一种防缠绕的钓竿导线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866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缠绕的钓竿导线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支架环圈、内置环、前支腿、后支腿、基脚,支架环圈与水平面之间设置有倾斜夹角,支架环圈上匹配设置有内置环,支架环圈的中部连接有前支腿、底部连接有后支腿,前支腿、后支腿的末端相背设置有基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缠绕功能,不仅出线更顺畅,避免了鱼线缠绕打结,而且还可装配金属铆接内置环,延长了使用寿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缠绕的钓竿导线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线支架,尤其涉及一种防缠绕的钓竿导线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钓竿导线支架大多数不具备防缠绕功能,在抛投时,鱼线很容易与导线支架发生缠绕打结,造成断线及抛投卡顿。可装配金属铆接内置环并具备防缠绕功能的导线支架,更是处于市场空白状态。
[0003]综上可知,传统的支架环圈与竿体呈垂直状态,优点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缺点是出线不顺畅,容易造成鱼线缠绕和损伤,同时还不能装配金属环,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缠绕的钓竿导线支架,通过设置倾斜式防缠绕的导线支架,以实现更顺畅和更精准的抛投,并实现装配多种内置环的同时兼具防缠绕功能。
[000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缠绕的钓竿导线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支架环圈、内置环、前支腿、后支腿、基脚,支架环圈与水平面之间设置有倾斜夹角,支架环圈上匹配设置有内置环,支架环圈的中部连接有前支腿、底部连接有后支腿,前支腿、后支腿的末端相背设置有基脚。
[0006]优选的,内置环为陶瓷环,内置环嵌置于支架环圈内并与支架环圈过盈配合。
[0007]优选的,内置环为金属环,内置环包裹住支架环圈并与支架环圈铆接相接。
[0008]优选的,支架环圈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夹角为110
°‑
130
°

[0009]优选的,前支腿与后支腿分别向支架环圈倾斜且二者的倾斜方向相反。
[0010]优选的,前支腿呈V型,前支腿的顶部分别与支架环圈的外圆周相连接。
[0011]优选的,基脚均沿水平方向设置。
[0012]本技术具有防缠绕功能,不仅出线更顺畅,避免了鱼线缠绕打结,而且还可装配金属铆接内置环,延长了使用寿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主视面结构图。
[0015]图3为图2的左视图。
[0016]图4为图2的俯视图。
[0017]图5为图2的仰视图。
[0018]图6为本技术的导环出线示意图。
[0019]图7为普通导线支架的出线示意图。
[0020]图8为本技术的防缠绕过程示意图。
[0021]图中:1、支架环圈;2、内置环;3、前支腿;4、后支腿;5、基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防缠绕的钓竿导线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支架环圈1、内置环2、前支腿3、后支腿4、基脚5,支架环圈1与水平面之间设置有倾斜夹角,支架环圈1上匹配设置有内置环2,支架环圈1的中部连接有前支腿3、底部连接有后支腿4,前支腿3、后支腿4的末端相背设置有基脚5。
[0024]相较于传统的支架环圈平面垂直于水平面的导线支架,本设计可有效减少抛投出线时的鱼线缠绕问题,使抛投更顺畅。
[0025]该导线支架即可以过盈配合的装配陶瓷内置环,又可以双面铆接金属内置环。相比于陶瓷内置环,金属内置环不仅重量轻,而且不易脱落,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
[0026]当内置环2为陶瓷环时,内置环2嵌置于支架环圈1内并与支架环圈1过盈配合。
[0027]当内置环2为金属环时,内置环2包裹住支架环圈1并与支架环圈1铆接相接。作为优选,金属环为不锈钢环。
[0028]作为优选,支架环圈1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夹角为110
°‑
130
°

[0029]其中,前支腿3与后支腿4分别向支架环圈1倾斜且二者的倾斜方向相反。前支腿3与后支腿4起到支撑的作用。
[0030]如图4所示,前支腿3呈V型,前支腿3的顶部分别与支架环圈1的外圆周相连接。
[0031]如图5所示,基脚5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使用时,将基脚5绑在竿体上,从而实现支架本体与竿体的连接。
[0032]本技术作为枪柄或远投直柄路亚竿的导线支架使用时,该导线支架的前支腿与竿体呈一定角度的倾斜夹角,同时支架环圈与竿体呈110
°‑
130
°
夹角,与普通导线支架环圈与竿体呈90
°
垂直状态相比,当鱼线自左至右高速通过时,倾斜式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鱼线缠绕在导线支架上的概率,如图6、图7所示。
[0033]本技术的防缠绕原理为:当鱼线因风阻或假饵落水瞬间,鱼线出线的牵引力受到干扰或减弱时,此时渔轮出线的初速度并未减速,即会造成多余的鱼线无法及时通过导线支架,导致鱼线越过导线支架上方形成冗余环绕或堆积(如图8a所示),向前的牵引力会进一步拉紧线结,进而造成鱼线和导线支架的缠绕(如图8b所示),此时,拉紧的线结会沿着导线支架的倾斜方向朝右上方滑出,缠绕自动解除(如图8c所示),从而实现鱼线的继续出线动作。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倾斜式的支架环圈,实现缠绕线结的自动解除,使鱼线快速顺畅准确地将鱼饵送达对象鱼标点,同时通过减少鱼线的打结,保持鱼线的设定拉力和使用寿命。此外,本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广泛适用于各钓竿导线支架。
[0035]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缠绕的钓竿导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支架环圈(1)、内置环(2)、前支腿(3)、后支腿(4)、基脚(5),所述支架环圈(1)与水平面之间设置有倾斜夹角,支架环圈(1)上匹配设置有内置环(2),支架环圈(1)的中部连接有前支腿(3)、底部连接有后支腿(4),所述前支腿(3)、后支腿(4)的末端相背设置有基脚(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的钓竿导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环(2)为陶瓷环,所述内置环(2)嵌置于支架环圈(1)内并与支架环圈(1)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的钓竿导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环(2)为金属环,内置环(2)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兴泰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