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中义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节能降噪商用燃气炉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8437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09:55
一种新型节能降噪商用燃气炉灶,包括炉头和灶盆,灶盆上端面的形状与锅体底部的形状相对应,在灶盆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隔热层,在灶盆的开口端设有灶盆盖,在炉头、灶盆、隔热层和灶盆盖结合体的上端面与锅体底部围合成一个燃烧加热腔,在灶盆与灶盆盖之间设有消音腔,消音腔的内侧与燃烧加热腔相通,消音腔的外侧与外界之间设有泄压孔,灶盆盖上端的载锅孔与锅体之间为密封对接。它结构设计巧妙,拆装方便,理想地克服了现有产品存在的缺陷,极大地提高了商用炉灶的节能降噪效果,与现有产品相比,节能30%~50%,降低噪声10dB~15dB,使用该产品能极大的改善现有厨房的高温、噪声大的恶劣工作环境条件。劣工作环境条件。劣工作环境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节能降噪商用燃气炉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酒店、食堂、餐饮行业等厨房用炉灶,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节能降噪商用燃气炉灶。

技术介绍

[0002]在中餐酒店、食堂、饭店等餐饮行业的厨房中都配有炒菜商用燃气炉灶,目前,所使用的商用炉灶的结构形状虽然多种多样,但其结构原理相同,使用最为普遍的炒菜燃气炉灶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炉头1和灶盆2,其原理是炉头1将压力燃气与风机提供高速空气通过进行混合后经点火装置点火后充分燃烧,火焰在灶盆2上端面与锅体5之间的空间燃烧,对锅体5的底部进行加热,由于锅体5的底部与灶盆2之间是通过多个支撑脚21支撑锅体的,在炒菜的过程中,位于灶盆2上端面与锅体5的底部之间的燃烧腔内的带压热气流通过锅体5的底部弧面与灶盆2上端面之间形成的热气流沿锅体5的底部弧面的切线方向从排气缺口22以直喷的方式排向厨房室内,表现方式为火苗沿锅体5的周围上窜,窜出的火苗会对厨师造成意外伤害,存在安全隐患,这种炉灶结构虽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燃气热能利用率很低,燃料消耗大,在炒菜过程中,热量被锅体5吸收的比例过低,带压的高温气体没有经过任何降噪处理就直排,这是导致厨房内温度过高、噪声过大的主要因素。厨房内噪音大,厨师与工作人员之间交流都要高分贝讲话,否则就听不见,工作人员之间交流很费劲,嗓门吃不消,在夏季厨房的温度可能高达40~55度,恶劣的工作环境是不少人不愿意做厨师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现有商用炉灶的热量利用率,降低厨房的工作温度和噪声,改善厨房工作条件,实现商用炉灶的节能降噪,申请人对现有商用炉灶进行了改进,以适应节能、环保、降噪的要求,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节能降噪商用燃气炉灶,它节能、降噪,结构设计巧妙,拆装方便,是高效节能,降噪环保的新型商用炉灶。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新型节能降噪商用燃气炉灶,包括炉头和灶盆,炉头安装在灶盆的下端内孔中,灶盆上端面的形状与锅体底部的形状相对应,其特征是:在灶盆的内侧面上设有隔热层,在灶盆的开口端设有灶盆盖,在炉头、灶盆、隔热层和灶盆盖结合体的上端面与锅体底部围合成一个燃烧加热腔,在灶盆与灶盆盖之间设有消音腔,消音腔的内侧与燃烧加热腔相通,消音腔的外侧与外界之间设有泄压孔,灶盆盖上端的载锅孔与锅体之间为密封对接。
[0006]进一步,为了提高节能效果,在隔热层上端面设置热能反射体,热能反射体的上端面能将热能反射给锅体。
[0007]更进一步,为了进一步提高节能效果,在热能反射体的上端面增设蜂窝陶瓷聚能片,蜂窝陶瓷聚能片能将燃烧加热腔内的余热储存在其中,实现对锅体的缓慢加热,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0008]进一步,灶盆盖上端的载锅孔与锅体之间为线密封对接或面密封对接。
[0009]进一步,泄压孔设置在灶盆上端的外侧面上或设置在灶盆盖的外侧面上。
[0010]进一步,泄压孔的设置位置偏移厨师操作的位置。
[0011]更进一步,泄压孔的设置位置为分布在厨师操作的位置沿周向向外180~270度范围内。
[0012]进一步,泄压孔的直径为3~6毫米,泄压孔的数量为6~20。
[0013]进一步,热能反射体的倾斜角度为30
°
~40
°
,实现蜂窝陶瓷聚能片的最佳反射聚能效果。
[0014]进一步,所述隔热层为隔热棉,隔热棉填充在炉头、灶盆和热能反射体之间的整个型腔中,这样就减少燃烧加热腔内热量的散失。
[0015]进一步,蜂窝陶瓷聚能片为高密度细微通孔蜂窝陶瓷组合件。
[0016]进一步,所述热能反射体的上端面热反射材质,背面设有隔热涂层。
[0017]进一步,灶盆和灶盆盖均为整体式铸造件,优选QT350材料铸造件,耐高温,不易脆裂。
[0018]本专利技术由于在灶盆的内侧面上设置了隔热层,在灶盆的开口端设有灶盆盖,使得燃烧加热腔内的高温气流通过灶盆释放的热量大幅度减少,提高了燃气的热利用率,在灶盆与灶盆盖之间设有消音腔,消音腔的内侧与燃烧加热腔相通,消音腔的外侧与外界之间设有泄压孔,灶盆盖上端的载锅孔与锅体之间为密封对接。这样带压的高温气流从燃烧加热腔进入消音腔,通过减压消音后从泄压孔排出,这样既能将燃烧加热腔内的热量保存在其内,便于对锅体的缓慢加热吸收,同时又能大幅度降低噪声,实现商用燃气炉灶的节能和降噪。
[0019]在隔热层上端面设置热能反射体,热能反射体的上端面能将热能反射给锅体,更利于锅体对热量的吸收。
[0020]若在热能反射体的上端面增设蜂窝陶瓷聚能片,蜂窝陶瓷聚能片能将燃烧加热腔内的余热储存在其中,这样就能实现对锅体的缓慢加热,热利用率更高,节能效果更明显。
[0021]将灶盆盖上端的载锅孔设计成与锅体之间为线密封对接或面密封对接,这样能防止燃烧加热腔内高温气流沿锅体的底部圆弧面喷出,消除火苗对厨师造成的意外烧伤,减少高温热气流向厨房内释放热量,有利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厨房内的工作温度。
[0022]将泄压孔设置在灶盆或灶盆盖的上端外侧面上,既阻止了燃烧加热腔内高温气流沿锅体的底部圆弧面喷出,引导热气流沿垂直于锅体中心轴线方向泄压,消除高温热气流对厨师意外伤害的隐患,更利于延长燃烧加热腔内高温气流的停留时间,提高锅体对热量的吸收,消音腔和泄压孔的组合决定消音效果,消音腔的形状和大小,泄压孔的孔径及数量设置根据不同的节能和降噪技术要求来决定。
[0023]改变热能反射体的安装倾斜角度能改变蜂窝陶瓷聚能片的反射聚能效果,设计为30
°
~40
°
是优选范围。
[0024]所述隔热层为隔热棉,隔热棉填充在炉头、灶盆和热能反射体之间的整个型腔中,这样就减少燃烧加热腔内热量的散,蜂窝陶瓷聚能片为高密度细微通孔蜂窝陶瓷组合,灶盆和灶盆盖均为整体式铸造件,优选QT350材料铸造件,耐高温,不易脆裂;所述热能反射体的上端面热反射材质,背面设有隔热涂层。这些方案都是本专利技术实施的优选方案,节能降噪
效果会更佳。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现有炉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灶盆的俯视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图3中灶盆的俯视图;
[0029]图中:1

炉头;2

灶盆;3

隔热层;4

灶盆盖;5

锅体;6

燃烧加热腔;7

消音腔;8

泄压孔;9

热能反射体;10

蜂窝陶瓷聚能片;21

支撑脚;22

排气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1]实施例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节能降噪商用燃气炉灶,包括炉头(1)和灶盆(2),炉头(1)安装在灶盆(2)的下端内孔中,灶盆(2)上端面的形状与锅体(5)底部的形状相对应,其特征是:在灶盆(2)的内侧面上依次设有隔热层(3)、热能反射体(9)和蜂窝陶瓷聚能片(10),在灶盆(2)的开口端设有灶盆盖(4),在炉头(1)、灶盆(2)、隔热层(3)、热能反射体(9)、蜂窝陶瓷聚能片(10)和灶盆盖(4)结合体的上端面与锅体(5)底部围合成一个燃烧加热腔(6),在灶盆(2)与灶盆盖(4)之间设有消音腔(7),消音腔(7)的内侧与燃烧加热腔(6)相通,消音腔(7)的外侧与外界之间设有泄压孔(8),灶盆盖(4)上端的载锅孔与锅体(5)之间为密封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节能降噪商用燃气炉灶,其特征是:灶盆盖(4)上端的载锅孔与锅体(5)之间密封对接形式为线密封对接或面密封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节能降噪商用燃气炉灶,其特征是:泄压孔(8)设置在灶盆(2)或灶盆盖(4)的上端的外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节能降噪商用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越任丰毅刘中义
申请(专利权)人:刘中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