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卡夹式防水导沙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组件安装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卡夹式防水导沙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分布式户用光伏电站采用的是压块+螺丝固定的方式进行组装。由于组件之间空隙不大,压块+螺丝固定的安装方式相对麻烦,需要两人配合进行安装,无形中增加了安装施工难度以及人工成本。
[0003]传统的分布式户用光伏电站以居民民宅为建筑物,对防水防雨,甚至是导走雨水中的小沙石有更高要求。而普通的安装座防水槽虽然设计有导水槽,但设计之初忽略了雨水中夹带的小沙泥的清洁问题。常见的防水槽设计有与光伏组件铝边框底面直接接触的固定面。由于该固定面是通过螺丝固定与光伏组件铝边框底面安装在一起,两者之间几乎无间隙,雨水夹带的小泥沙无法及时排走。小泥沙随着时间积攒越多,不及时清理容易影响电站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水且将泥沙导流到外界,安装便捷的用于光伏组件的卡夹式防水导沙安装结构。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卡夹式防水导沙安装结构,包括光伏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安装座(3),所述光伏组件(1)的外周边设有安装边框(2),所述光伏组件(1)固定在所述安装边框(2)内,所述安装边框(2)与所述安装座(3)相互匹配并通过固定扣(4)进行固定,所述安装座(3)的中部设有与所述安装边框(2)相互匹配的安装台(34),所述安装台(34)的中部设有沉积槽(35),两个相邻的所述光伏组件(1)的所述安装边框(2)平行安装在所述安装台(34)位于所述沉积槽(35)的两侧并裸露出所述沉积槽(35),所述固定扣(4)将所述安装边框(2)与所述安装台(34)相互扣紧,所述安装台(34)的两侧分别设有导流槽(36),所述安装台(34)的边缘悬于所述导流槽(36)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光伏组件的卡夹式防水导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包括有底座(31)与支柱(33),所述支柱(33)直立于所述底座(31)的中心处,所述安装台(34)设置于所述支柱(33)的顶端,所述底座(31)的两侧设有侧壁(32),所述侧壁(32)、所述支柱(33)与所述底座(31)环绕成所述导流槽(3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光伏组件的卡夹式防水导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边框(2)包括用于固定光伏组件(1)的安装槽(21)以及向下延伸的安装面(22),所述安装面(22)与所述安装台(34)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群,李立勉,陈文辉,余新杰,芦永军,罗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源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