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质溶液的补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8161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电解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质溶液的补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铜、镍等工业电解过程中,由于采用将电解质补液直接由液面滴入电解槽中,出现电解槽中上下溶液浓度不均的现象,从而导致铜、镍等板材镀层厚度不均匀,影响电解板材生产质量的问题。该装置包括集液盒,集液盒两侧安装有连接卡扣,底部连接有方形插口,方形插口的底部连接有方管,方管的底部安装有堵头,方管上还开设有多个漏水孔。电解槽中的电解液循环补充,集液盒将电解液进行收集,通过方管上的漏水孔均匀地充入到铜、镍等板材的电镀溶液中,使得相较于直接将电解质溶液滴入液面的补液方式,所获得的板材厚度更加均匀平整,产品质量更加优良。优良。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质溶液的补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电解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质溶液的补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工业生产过程中,镍、铜等电解工艺过程中均需要给电解槽中不断补充相应的电解质溶液,以此来确保电解溶液中的浓度保持稳定,从而获得镀层均匀的板材。传统的补液方式中,通常将滴液管直接搭设在电解槽上方的导电横梁上,根据电解槽中种板和母板的间距,在滴液管上进行打孔,使循环中的补给电解质溶液直接自由地注入液面,这种方式通常使电解槽中存在着上层下层溶液浓度分布不均的情况,从而导致镍板、铜板镀层的厚度不均,影响板材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解质溶液的补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铜、镍等工业电解过程中,由于采用将电解质补液直接由液面滴入电解槽中,出现电解槽中上下溶液浓度不均的现象,从而导致铜、镍等板材镀层厚度不均匀,影响电解板材生产质量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电解质溶液的补液装置,包括集液盒,所述集液盒的底部设置有方形插口,方形插口的底部连接有方管,所述方管的底部设置有堵头,所述集液盒上设置有连接卡扣,且连接卡扣与设置在电解槽内的导电横梁卡装连接,所述方管上还开设有多个漏水孔,且方管悬空设置在电解槽内,电解槽的出液口连接有滴液管,所述滴液管的出液口设置在所述集液盒的上方。
[0006]进一步地,用PVC

C原料注塑成长105mm、宽25mm、厚度2mm的集液盒,用以收集补充电解质溶液。
[0007]进一步地,所述方管垂直向下布置在电解槽中,所述连接卡扣长度为20mm,分布在集液盒的两侧,且均呈折弯状态, 使用时卡装于母板与种板的导电横梁上,以便固定补液装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槽中竖直布置有种板和母板,且电解槽的出液口连接有滴液管,滴液管的出液口设置在所述集液盒的上方。
[0009]进一步地,集液盒底部正中间用PVC

C原料注塑成长36mm、宽20mm、高30mm、厚度2mm的方形插口,以此连接集液盒与方管。
[0010]进一步地,用PVC

C原料挤出成型为32mm*16mm、厚度2mm的方管,长度883mm,方管可定向打孔,保证电解液垂直注射在种板和母板之间。
[0011]进一步地,在方管的上面自下而上300mm处开始,正中间位置间隔100mm钻取直径3mm的漏水孔3个。
[0012]进一步地,用PVC

C原料注塑成长36mm、宽20mm、高20mm、厚度为2mm的堵头,以此封堵住方管,确保补充电解液均通过漏水孔均匀地进入种板和母板的位置。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解质溶液的补液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易维护,使用PVC

C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0015]本技术利用集液盒将自由注入液面的电解质溶液进行收集,再通过方管上的漏水孔均匀地注入电解槽中,使电解槽中的电解质溶液浓度保持均匀,从而保证铜板、镍板等的镀层厚度一直、成分均匀,提高了电镀板材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效果示意图和补充电解质溶液的流向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0019]1、集液盒;2、连接卡扣;3、方形插口;4、方管;5、堵头;6、漏水孔;7、导电横梁;8、种板;9、母板;10、滴液管;11、电解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对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

2所示,一种电解质溶液的补液装置,包括集液盒1,所述集液盒1上设置有连接卡扣2,连接卡扣2分布在集液盒1的两侧,且均呈折弯状态,连接卡扣2与设置在电解槽11内的导电横梁7卡装连接。所述集液盒1的底部还设置有方形插口3,方形插口3的底部连接有方管4,方管4悬空设置在电解槽11内,且方管4的底部设置有堵头5。方管4上还开设有多个漏水孔6,且多个漏水孔6依次均布在所述方管4的上面。所述电解槽11中竖直布置有种板8和母板9,所述电解槽11的出液口连接有滴液管10,且所述滴液管10的出液口设置在所述集液盒1的上方。所述补液装置的材料均为PVC

C材质。
[0022]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现将需要电镀过程用到的种板8和母板9依序置于电解槽11中,检查种板8和母板9上的导电横梁7安装就位以及该补液装置装配合格后,将所述连接卡扣2固定在导电横梁7上,以此将整个补液装置进行固定。电解工艺过程中,通过电解质溶液在滴液管10中的循环,补充电解溶液滴入到集液管1中收集,再通过方管4上的漏水孔6,均匀地充入到种板8与母板9之间,确保了电解槽11中电解溶液浓度的稳定,从而保证电解板材成分均匀、厚度一致,提高了产品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质溶液的补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集液盒(1),所述集液盒(1)的底部设置有方形插口(3),方形插口(3)的底部连接有方管(4),所述方管(4)的底部设置有堵头(5),所述集液盒(1)上设置有连接卡扣(2),且连接卡扣(2)与设置在电解槽(11)内的导电横梁(7)卡装连接,所述方管(4)上还开设有多个漏水孔(6),且方管(4)悬空设置在电解槽(11)内,电解槽(11)的出液口连接有滴液管(10),所述滴液管(10)的出液口设置在所述集液盒(1)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质溶液的补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桂梅杜金苏俊斌王斌成孟祥斌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