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806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总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油道、第一出油道和第二出油道,所述第一出油道和所述第二出油道均与所述进油道连通;电机,所述电机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轴、定子和转子,所述电机轴和所述转子同轴且相对所述定子转动,所述第一出油道和所述转子连通,所述第二出油道和所述定子连通。电动总成上的进油道同时连通第一出油道和第二出油道,这样可以同时对定子和转子进行散热,并且进油道、第一出油道和第二出油道结构简单,与电动总成内部不产生干涉风险。生干涉风险。生干涉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导油管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的电动总成,通常用水冷的方式为电机散热,这样无法充分降低电机的热量。一些电动总成采用润滑油为电机散热,同时能够实现润滑的作用,但是由于电动总成的布局不合理,导致电动总成的结构复杂,空间利用率低。以及,管道结构复杂,管道折弯多,容易与壳体内部零件有干涉风险,同时从工艺角度来说,装配不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动总成,壳体的进油道同时连通第一出油道和第二出油道,这样可以同时对定子和转子进行散热,并且进油道、第一出油道和第二出油道结构简单,与电动总成内部不产生干涉风险。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总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油道、第一出油道和第二出油道,所述第一出油道和所述第二出油道均与所述进油道连通;电机,所述电机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轴、定子和转子,所述电机轴和所述转子同轴且相对所述定子转动,所述第一出油道和所述转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总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0),所述壳体(20)上设置有进油道(17)、第一出油道(18)和第二出油道(19),所述第一出油道(18)和所述第二出油道(19)均与所述进油道(17)连通;电机(30),所述电机(30)和所述壳体(20)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0)包括:电机轴(32)、定子(34)和转子(33),所述电机轴(32)和所述转子(33)同轴且相对所述定子(34)转动,所述第一出油道(18)和所述转子(33)连通,所述第二出油道(19)和所述定子(3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32)设置有第一输出油道(321)和多个第一出油口(322),所述第一输出油道(321)和多个所述第一出油口(322)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322)和所述转子(3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出油道(18)和所述第一输出油道(32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内设置有第一过渡油道(21),所述第一过渡油道(21)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输出油道(321)连通且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出油道(18)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总成(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轴(40)和主轴导油管(50),所述输入轴(40)套设在所述电机轴(32)上,所述主轴导油管(50)设置于所述输入轴(40)内,所述主轴导油管(50)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过渡油道(21)连通且另一端和所述第一输出油道(321)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34)设置有第二输出油道(341)和多个第二出油口(342),所述第二输出油道(341)和多个所述第二出油口(342)连通,所述第二出油道(19)和所述第二输出油道(341)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油道(341)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输出油道(341)在所述定子(34)的周向上间隔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上设置有第二过渡油道(311),所述第二过渡油道(31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全刘春磊景双红张春秋张振铎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