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叠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8045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为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叠合板。包括水泥基的底板、以及多根设置在底板上方的肋梁配筋,所述肋梁配筋在底板上沿横向和纵向方向纵横交错分布,从而分隔出多个格槽,在每个格槽中均设置有中空的箱体,所述箱体与底板之间通过可拆装分体连接的方式设置,且底板和/或箱体上预设有用于方便走水或走电的预埋盒、预埋管或孔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叠合板,用于解决现有装配箱空心楼盖板,安装工序繁琐和施工周期长的问题。长的问题。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叠合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为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叠合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装配箱空心楼盖底板为外露的1米
×
1米预制水泥板。该板重量大,施工安装需要单块安装费时耗工,且需要满铺底板模板,不符合装配式构件要求。安装完底板又要等四周肋梁安装完及水电预埋、上部中空箱体等安装工序,繁琐又复杂,工期长,配合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叠合板,用于解决现有装配箱空心楼盖板,安装工序繁琐和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基的底板、以及多根设置在底板上方的肋梁配筋,所述肋梁配筋在底板上沿横向和纵向方向纵横交错分布,从而分隔出多个格槽,在每个格槽中均设置有中空的箱体,所述箱体与底板之间通过可拆装分体连接的方式设置,且底板和/或箱体上预设有用于方便走水或走电的预埋盒、预埋管或孔源。
[0005]在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叠合板中,采用水泥基的底板,这样在建筑上可以直接使用,无需配备底部木模板进行现场浇筑,而且在底板上设置肋梁配筋,在施工时直接浇筑即可形成肋梁,用于加强底板,并且在底板上设置分体的中空箱体,用于形成中空结构满足空心楼盖板需要,采用分体结构安装方便,而且在底板,箱体上预设所需的预埋盒、预埋管或孔源,方便水电安装方便,从而实现底板模块化,可在工厂将上述配备完成,配备完成后运输吊装至现场,吊装完毕执行面层混凝土,安装配筋水电等安装浇捣程序,即可完成整体装配箱空心楼盖整体工序,这样模块化的装配式空心楼盖叠合板可以解决现场安装工序繁琐和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000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板上还竖直固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高度高于箱体且位于各肋梁配筋纵横交错的位置上方。在运输过程中底板逐层叠加,为了避免压坏箱体,设置支撑柱可以将底板很好的分隔开。
[000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板的内部设有多根底板筋条,各底板筋条露出底板的各相应侧壁并形成呈钩状的拉接筋。从底板内部延伸的拉接筋在现场安装时可以与旁侧的肋梁进行钩连,形成多个方向受力,安装方便。
[000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所述箱体包括顶板、以及多块分设在顶板各边的侧板,每块侧板顶部均通过转动结构与顶板侧边以能相互折叠或展开的方式连接,所述箱体通过侧板底部与底板之间进行可拆装分体连接。箱体中的顶板与侧板之间是转动折叠设置的,展开时呈平板状,在运输过程中可进行堆叠,运输方便;折叠后整体呈箱体的形状,在与底板安装对接时操作方便。
[0009]作为优选方式,所述侧板底部与底板之间的可拆装分体连接方式是通过分体结构
来实现,所述分体结构是卡扣结构、螺栓结构、或磁吸结构。
[0010]所述分体结构是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侧板的底部的卡扣件,所述底板在与各卡扣件相应位置设有与各卡扣件对应配合连接的卡槽,所述卡扣件包括向下凸出设置用于插入卡槽中的卡体、以及两组分别设置在卡体两相对侧且向外凸出设置的弹性卡齿,所述卡槽在与两组弹性卡齿相对应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均设有向外凸出的固定卡齿,所述弹性卡齿跟随卡体下压进入卡槽时,可被固定卡齿顶压形变,从而使弹性卡齿越过固定卡齿置于固定卡齿的下方,以限制卡扣件向上脱出。通过底板与侧板的卡扣连接方式,安装速度快,大大节约了工时,有效提高了安装速度。
[0011]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转动结构是转轴、合页或铰链。
[00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板中还铺设有碳纤维层,所述箱体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底板中内设碳纤维层,用于减轻底板的重量。并箱体采用高分子材料成型,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能减轻箱体的重量,使得方便箱体进行折叠,以及方便与底板形成对接安装。
[0013]较之前技术而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叠合板中,采用水泥基的底板,这样在建筑上可以直接使用,无需配备底部木模板进行现场浇筑,而且在底板上设置肋梁配筋,在施工时直接浇筑即可形成肋梁,用于加强底板,并且在底板上设置分体的中空箱体,用于形成中空结构满足空心楼盖板需要,采用分体结构安装方便,而且在底板,箱体上预设所需的预埋盒、预埋管或孔源,方便水电安装方便,从而实现底板模块化,可在工厂将上述配备完成,配备完成后运输吊装至现场,吊装完毕执行面层混凝土,安装配筋水电等安装浇捣程序,即可完成整体装配箱空心楼盖整体工序,这样模块化的装配式空心楼盖叠合板可以解决现场安装工序繁琐和施工周期长的问题。实现了装配箱空心板模块化、工厂化生产要求,提高了装配率,简化了工地生产安装的繁琐过程,保证了质量提高了工程效率,实现绿色节能减排的要求,符合装配式建筑的要求。
[0015]2.本技术在运输过程中底板逐层叠加,为了避免压坏箱体,设置支撑柱可以将底板很好的分隔开。
[0016]3.本技术从底板内部延伸出拉接筋,在现场安装时可以与旁侧的肋梁进行钩连,形成多个方向受力,安装方便。
[0017]4.本技术,箱体中的顶板与侧板之间是转动折叠设置的,展开时呈平板状,在运输过程中可进行堆叠,运输方便;折叠后整体呈箱体的形状,在与底板安装对接时操作方便。
[0018]5.本技术中的箱体通过底板与侧板的卡扣连接方式,安装速度快,大大节约了工时,有效提高了安装速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箱体与底板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箱体的展开图;
[0025]图7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箱体上孔源的示意图。
[0026]标号说明:1、底板;11、卡槽;111、固定卡齿;2、肋梁配筋;21、格槽;3、箱体;31、顶板;32、侧板;33、转动结构;4、孔源;5、支撑柱;6、拉接筋;7、卡扣件;71、卡体;72、弹性卡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0028]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叠合板,如图1

7所示,包括水泥基的底板1、以及多根设置在底板1上的肋梁配筋2,所述底板1呈方形,规格与尺寸可以按照需要来设置,所述肋梁配筋2在底板1上沿横向和纵向方向平行分布设置,从而分隔出多个格槽21,在每个格槽21中均设置有中空的箱体3,所述箱体3与底板1之间通过分体连接的方式设置,其中箱体3成四方形,或其它,如五边形、六边形等。
[0029]且底板1和/或箱体3上预设有用于方便走水或走电的预埋盒、预埋管或孔源4。其中孔源4可以是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基的底板(1)、以及多根设置在底板(1)上方的肋梁配筋(2),所述肋梁配筋(2)在底板(1)上沿横向和纵向方向纵横交错分布,从而分隔出多个格槽(21),在每个格槽(21)中均设置有中空的箱体(3),所述箱体(3)与底板(1)之间通过可拆装分体连接的方式设置,且底板(1)和/或箱体(3)上预设有用于方便走水或走电的预埋盒、预埋管或孔源(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还竖直固设有多个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高度高于箱体(3)且位于各肋梁配筋(2)纵横交错的位置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内部设有多根底板筋条,各底板筋条露出底板(1)的各相应侧壁并形成呈钩状的拉接筋(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空心楼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包括顶板(31)、以及多块分设在顶板(31)各边的侧板(32),每块侧板(32)顶部均通过转动结构(33)与顶板(31)侧边以能相互折叠或展开的方式连接,所述箱体(3)通过侧板(32)底部与底板(1)之间进行可拆装分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荣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和筑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