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横梁架和升降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92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框架、横梁架和升降桌,所述框架包括:第一连接块;两个横梁管,相互平行设置,且每一个横梁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第二连接块,连接于两个所述横梁管的相对面,且靠近所述横梁管的另一端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块限定每一个所述横梁管沿自身长度方向晃动,所述第二连接块限定每一个所述横梁管沿自身宽度方向晃动。通过设置两根横梁管相互平行设置,一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块,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块;且通过第一连接块限定两根横梁管沿自身长度方向晃动,第二连接块限定两根横梁管沿自身宽度方向晃动,增加了框架整体结构强度,使得升降桌的承载能力大大提升,升降过程中也更加稳定。升降过程中也更加稳定。升降过程中也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横梁架和升降桌


[0001]本技术涉及升降桌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框架、一种横梁架和一种升降桌。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坐着办公的时间越来越长,人们逐渐意识到久坐反而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人们开始尝试坐站交替式办公,渐渐的升降桌也就出现了,使用升降桌站式办公成为一种流行的健康办公方式。
[0003]目前,升降桌在安装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节省安装材料,其主要框架通常只采用单根横梁管来承载桌面板的安装,其结构强度低,使得桌面板在安装后,不够稳定,承重能力较薄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问题:升降桌的框架结构强度低、承载能力差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框架,应用于升降桌,包括:第一连接块;两个横梁管,相互平行设置,且每一个横梁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第二连接块,连接于两个所述横梁管的相对面,且靠近所述横梁管的另一端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块限定每一个所述横梁管沿自身长度方向晃动,所述第二连接块限定每一个所述横梁管沿自身宽度方向晃动。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两根横梁管相互平行设置,一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块,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块;且通过第一连接块限定两根横梁管沿自身长度方向晃动,第二连接块限定两根横梁管沿自身宽度方向晃动,增加了框架整体结构强度,使得升降桌的承载能力大大提升,升降过程中也更加稳定。
[0007]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块包括:本体;两个缺口,分别间隔开设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块一端;弯折板,设有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且形成于两个所述缺口之间;所述第一面板连接于所述本体;其中,所述第一面板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本体平行且不共面。
[0008]可以理解的,通过将第二连接块一侧设置两个缺口,缺口之间形成弯折板,且弯折板第一面板连接于第二连接块的本体,第二面板与本体平行且不共面,增加了第二连接块的结构强度,使得其安装于两横梁管相对面,进行限制横梁管沿自身宽度方向晃动的同时,增加了两横梁管来自自身宽度方向的撞击力,提高了受外力撞击时的碰撞能力,防止运输过程中晃动造成的撞击至框架变形。
[0009]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横梁架,应用于升降桌,包括:两个连接管,相互平行布置;如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框架,所述框架设置有两个,且沿所述连接管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两端;其中,每一个所述框架分别通过所述横梁管套接于所述连接管的表面,每一个所述框架可相对所述横梁管伸缩。
[0010]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两根相互平行设置连接管以及对称设置在两根连接管两端的框架,组成的横梁架,大大增加了整体安装强度,使升降桌板安装于横梁架后,承载力大大增加,升降过程中更加稳定;且框架分别通过横梁管套接于连接管的表面,每一个框架可相对连接管伸缩,来调整横梁架的整体长度,以便适应不同长度的桌面板安装。
[0011]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每一个连接管与其两端连接的所述横梁管呈一条直线设置。
[0012]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每一个所述横梁管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孔,设于所述横梁管的一侧,且凸起于所述横梁管的内壁;至少一个凸块,凸起于所述横梁管的内壁;且与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横梁的同一侧;其中,所述凸块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凸起高度。
[0013]通过在横梁管的内壁设置凸块,且与安装孔位于横梁的同一侧,并设置凸块的凸起高度大于安装孔的凸起高度;使得两个对称设置在连接管两端的横梁管在相对连接管伸缩过程中,凸块能够率先与连接管的表面接触,增加了连接管与横梁管内壁之间的间距,避免了与凸块位于同一侧的安装孔的凸起侧与连接管表面接触,使得伸缩过程中连接管表面不易被磨损刮花,保持表面的光滑度与美观度。
[0014]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每一个所述凸块为一体按压成型,所述横梁管外表面的一侧部分下沉,形成凸起于所述横梁管内壁的所述凸块。
[0015]可以理解的,将凸块设置为横梁管表面一体按压成型,工艺简单,方便加工,且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大规模生产;且设置横梁管外表面的一侧部分下沉形成凸起于横梁管的内壁的凸块,一方面,通过凸块避免了安装孔的凸起侧对连接管表面造成刮花磨损;另一方面,增加了横梁管的整体结构强度。
[0016]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孔对应的所述横梁管外表面为方形的下沉槽。
[0017]可以理解的,横梁管外表面设置为方形的下沉槽,在按压形成过程中更易加工,不易造成下沉槽周边断裂,使得生成的凸块更加牢固,在横梁管相对连接管在伸缩过程中,凸块不易发生脱落。
[0018]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每一个所述安装孔与每一个所述凸块沿所述横梁管长度方向依次排布,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0019]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安装孔与每一个凸块沿横梁管长度方向依次排布,且位于同一直线上,在避免安装孔的凸起侧对连接管表面造成刮花磨损的同时,保证连接管与横梁管之间的伸缩空间,使得两者相对伸缩过程中更加顺畅,避免了因安装孔与凸块不在同一直线上造成伸缩空间减少,伸缩卡顿,影响装配横梁架的安装以及长度调节。
[0020]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凸块分别设有多个,且间隔分布。
[0021]可以理解的,通过间隔分布多个安装孔与凸块,使凸块对伸缩过程中起到导引作用,并对横梁管内的连接管进行伸缩定位,使得其相对横梁管伸缩过程中,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上,避免在伸缩过程中连接管在横梁管内左右晃动,进一步避免了安装孔凸起侧对横梁管表面造成磨损的可能。
[0022]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孔和所述凸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梁管靠近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且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横梁管之间。
[0023]可以理解的,将安装孔和凸块分别设置于横梁管靠近连接管的一端,便于连接管插接于横梁管内时,凸块第一时间撑起连接管和横梁管内壁之间的高度,避免在连接管安
装于横梁管内时,安装孔凸起侧对连接管表面造成刮花磨损。
[0024]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每一个所述凸块与所述连接管抵接的面为圆弧面。
[0025]可以理解的,设置凸块与连接管抵接的面为表面更加圆润的圆弧面,使得连接管表面与凸块接触时,不会造成表面刮擦,且有滑导作用,利于连接管相对横梁管内伸缩。
[0026]在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每一个所述横梁管还包括:挂耳,连接于所述横梁管的一侧,且与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横梁管的相邻面;其中,所述挂耳上设有所述安装孔。
[0027]可以理解的,在横梁管的一侧设置挂耳,便于通过设置在挂耳上设置的安装孔连接桌面板。
[0028]本技术还一种升降桌,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框架或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横梁架。
[002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0]1)通过设置两根横梁管相互平行设置,一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块,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应用于升降桌,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块(180);两个横梁管(110),相互平行设置,且每一个横梁管(11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80)连接;第二连接块(170),连接于两个所述横梁管(110)的相对面,且靠近所述横梁管(110)的另一端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块(180)限定每一个所述横梁管(110)沿自身长度方向晃动,所述第二连接块(170)限定每一个所述横梁管(110)沿自身宽度方向晃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70)包括:本体(171);两个缺口(173),分别间隔开设于所述本体(171)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块(180)一端;弯折板(172),设有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面板(1721)和第二面板(1722),且形成于两个所述缺口(173)之间;所述第一面板(1721)连接于所述本体(171);其中,所述第一面板(1721)连接于所述本体(171),所述第二面板(1722)与所述本体(171)平行且不共面。3.一种横梁架,应用于升降桌,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连接管(150),相互平行布置;如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框架(100),所述框架(100)设置有两个,且沿所述连接管(150)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管(150)两端;其中,每一个所述框架(100)分别通过所述横梁管(110)套接于所述连接管(150)的表面,每一个所述框架(100)可相对所述连接管(150)伸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梁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连接管(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钧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非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