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牛面部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7900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奶牛面部识别装置,涉及奶牛识别技术领域,包括斜支撑板,所述斜支撑板的前表面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软垫,且斜支撑板的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半圆形板,所述斜支撑板的前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外壳,通过两个U型卡块卡在人员的两个肩膀上,并且软垫抵住人员的身体表面,通过绑带的一端绕过人员的腰部,并且绑带的两端系紧,便于实现装置的位置固定,使用时,人员移动至奶牛的前方,并且手持着调节杆推动滑块带动摄像头移动,通过摄像头实现奶牛面部图像的获取,通过参照人脸识别的技术方法实现每一头奶牛的信息分类,保证识别效率的同时,避免对奶牛造成伤害,保证了奶牛的健康。的健康。的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奶牛面部识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奶牛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奶牛面部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奶牛是乳用品种的黄牛,经过高度选育繁殖的优良品种,我国的奶牛主要以黑白花奶牛为主,从1980年山东省畜牧局牛羊养殖基地开始引进此品种,此品种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产奶量高、耐粗饲。
[0003]为了便于对奶牛进行标识,参照人类打耳钉的方法,通常会在奶牛的耳朵位置打上标签,但是在打标签的过程中,由于对奶牛的耳朵打通,造成奶牛耳朵的内部组织接触空气,因此容易因为养殖环境中的细菌造成打孔的位置感染,需要人员定期的对打孔位置进行消毒,养殖的量过多,并且奶牛的乱动导致消毒过程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了便于对奶牛进行标识,参照人类打耳钉的方法,通常会在奶牛的耳朵位置打上标签,但是在打标签的过程中,由于对奶牛的耳朵打通,造成奶牛耳朵的内部组织接触空气,因此容易因为养殖环境中的细菌造成打孔的位置感染,需要人员定期的对打孔位置进行消毒,养殖的量过多,并且奶牛的乱动导致消毒过程较为麻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奶牛面部识别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奶牛面部识别装置,包括斜支撑板,所述斜支撑板的前表面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软垫,且斜支撑板的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半圆形板,所述斜支撑板的前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设置有储蓄电源,所述半圆形板的外弧面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横杆,且半圆形板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半圆形导轨,所述半圆形导轨的顶部粘合连接有发射电路模块,所述半圆形导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接收电路模块,且滑块的后侧外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摄像头。
[0006]优选的,所述软垫的后表面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方形框,所述方形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绑带。
[0007]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外表面顶部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调节杆,且滑块的内表面与半圆形导轨的表面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接收电路模块呈弧形设置,且接收电路模块的底部与发射电路模块的顶部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横杆的底部前侧位置固定连接有U型卡块。
[0010]优选的,所述储蓄电源电性连接有输电线,所述输电线的一端贯穿外壳和半圆形板的表面,且输电线的一端与发射电路模块电性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接收电路模块与摄像头之间电性连接有导电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中,通过两个U型卡块卡在人员的两个肩膀上,并且软垫抵住人员的身体表面,通过绑带的一端绕过人员的腰部,并且绑带的两端系紧,便于实现装置的位置固定,使用时,人员移动至奶牛的前方,并且手持着调节杆推动滑块带动摄像头移动,通过摄像头实现奶牛面部图像的获取,通过参照人脸识别的技术方法实现每一头奶牛的信息分类,保证识别效率的同时,避免对奶牛造成伤害,保证了奶牛的健康。
[0014]2、本技术中,通过输电线保证储蓄电源对发射电路模块实现供电,并且当滑块滑动时,通过设置的接收电路模块和导电线便于实现对摄像头的持续供电,进而保证摄像头的持续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奶牛面部识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奶牛面部识别装置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奶牛面部识别装置图1的后剖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例说明:1、半圆形板;2、横杆;3、U型卡块;4、外壳;5、斜支撑板;6、绑带;7、软垫;8、摄像头;9、输电线;10、发射电路模块;11、半圆形导轨;12、调节杆;13、储蓄电源;14、滑块;15、方形框;16、接收电路模块;17、导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一种奶牛面部识别装置,包括斜支撑板5,斜支撑板5的前表面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软垫7,且斜支撑板5的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半圆形板1,斜支撑板5的前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外壳4,外壳4的内表面设置有储蓄电源13,半圆形板1的外弧面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横杆2,且半圆形板1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半圆形导轨11,半圆形导轨11的顶部粘合连接有发射电路模块10,半圆形导轨1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14,滑块14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接收电路模块16,且滑块14的后侧外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摄像头8。
[0023]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软垫7便于在抵住人体表面时,保证接触面的舒适性,储蓄电源13为现有的蓄电池,便于实现电量的储存,滑块14整体呈弧形设置,保证滑块14可以沿着半圆形板1的表面实现位置移动,设置的发射电路模块10和接收电路模块16均为现有的无线充电的组成部分,便于实现电量的传输,摄像头8便于对奶牛的面部进行全方位扫描。
[0024]实施例2,如图1

4所示,软垫7的后表面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方形框15,方形框1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绑带6,滑块14的外表面顶部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调节杆12,且滑块14的
内表面与半圆形导轨11的表面滑动连接,接收电路模块16呈弧形设置,且接收电路模块16的底部与发射电路模块10的顶部滑动连接,横杆2的底部前侧位置固定连接有U型卡块3,储蓄电源13电性连接有输电线9,输电线9的一端贯穿外壳4和半圆形板1的表面,且输电线9的一端与发射电路模块10电性连接,接收电路模块16与摄像头8之间电性连接有导电线17。
[0025]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便于通过方形框15实现绑带6的位置固定,并且通过绑带6绕过人员的腰部并且系紧,进而实现软垫7与人体的相对位置固定,调节杆12便于人员拿住并且操控滑块14滑动,进而实现摄像头8移动,并且通过与半圆形导轨11的滑动连接,保证滑块14只能在板圆形板1的顶部滑动,通过接收电路模块16与发射电路模块10的接触,便于发射电路模块10的电量传输至接收电路模块16中,设置的输电线9便于对发射电路模块10进行供电,而设置的导电线17便于接收电路模块16对摄像头8进行供电。
[0026]工作原理,通过两个U型卡块3卡在人员的两个肩膀上,并且软垫7抵住人员的身体表面,通过绑带6的一端绕过人员的腰部,并且绑带6的两端系紧,便于实现装置的位置固定,使用时,人员移动至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奶牛面部识别装置,包括斜支撑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板(5)的前表面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软垫(7),且斜支撑板(5)的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半圆形板(1),所述斜支撑板(5)的前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外壳(4),所述外壳(4)的内表面设置有储蓄电源(13),所述半圆形板(1)的外弧面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横杆(2),且半圆形板(1)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半圆形导轨(11),所述半圆形导轨(11)的顶部粘合连接有发射电路模块(10),所述半圆形导轨(1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接收电路模块(16),且滑块(14)的后侧外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摄像头(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牛面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7)的后表面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方形框(15),所述方形框(1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绑带(6)。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宗维冯灵清杨华刘宇晶杨旭辉王治郁瑞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