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紧凑型板式蒸发空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67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26
一种改进的紧凑板式蒸发空冷器,它包括:风机、捕雾器、预冷板束、布水系统、蒸发板束、百叶窗、水泵、水箱;空冷器采用卧式引风结构,捕雾器设置在风机与预冷板束之间,自上而下依次布置风机、捕雾器、预冷板束、布水系统、蒸发板束、百叶窗、水泵和水箱,水泵安装在空冷器短边侧,各部件之间固接;或者自上而下依次布置风机、捕雾器、布水系统、蒸发板束、百叶窗、水泵和水箱,水泵安装在空冷器短边侧,各部件之间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传热效率高、流阻性能好、易检维修等优点。检维修等优点。检维修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紧凑型板式蒸发空冷器


[0001]本技术属于空冷器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空冷系统中的改进的紧凑型板式蒸发空冷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已应用的品字形板式蒸发空冷器采用不锈钢波纹片作为传热元件,虽然该设备传热效率高、设备投资省,但预冷板束与蒸发板束高低肩布置,两板束轴线平行使得设备宽度大、占地面积大,在一些装置扩能改造项目中受布置空间限制无法采用。
[0003]专利(201220148403.7)一种紧凑型板式蒸发空冷器在品字形板式蒸发空冷器基础上,改变了预冷板束与蒸发板束的布置位置,预冷板束与蒸发管束同轴布置,减小了设备占地面积,提高了设备紧凑性。但在使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捕雾器设置在预冷板束与布水管线之间,喷淋在蒸发板束上的喷淋水部分水滴随空气自下而上运动,被捕雾器捕捉而重新滴落,蒸发板束布膜面积有限,滴落的喷淋水使蒸发板束上水膜厚度增大,不利于蒸发板束蒸发效率提高。蒸发板束沿短边垂直布置,由于水流动方向与传热板片布置方向平行,水在传热板片上流动快,也容易集结成较大的水股流,减少了水膜表面,影响冷却效果。紧凑型板式蒸发空冷器采用树枝状布水管路,树枝状布水管路进口压力高出口压力低,整个管路压力分布不均匀,喷淋水在布水管线中存在偏流现象,蒸发管束上喷淋水分布有的区域多有的区域少,从而影响蒸发板束的水膜均匀性和空冷器的冷却效果。紧凑型板式蒸发空冷器的布水系统采用的螺旋离心喷嘴,由于喷淋水长时间循环使用、水质差,螺旋离心喷嘴孔径小,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堵塞,不但影响空冷器的冷却效果还产生了空冷器喷嘴拆卸、清洗、更换等一系列检修维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传热效率更高、占地面积更小、设备性能可靠性更好、易于维护的改进的紧凑型板式蒸发空冷器。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改进的紧凑型板式蒸发空冷器,它包括:风机、捕雾器、预冷板束、布水系统、蒸发板束、百叶窗、水泵、水箱;空冷器采用卧式引风结构,捕雾器设置在风机与预冷板束之间,自上而下依次布置风机、捕雾器、预冷板束、布水系统、蒸发板束、百叶窗、水泵和水箱,水泵安装在空冷器短边侧,各部件之间固接;或者自上而下依次布置风机、捕雾器、布水系统、蒸发板束、百叶窗、水泵和水箱,水泵安装在空冷器短边侧,各部件之间固接。
[0007]所述预冷板束、蒸发板束采用圆柱形波纹板片,板管外空气侧为圆柱形直流道,板管内介质侧为圆柱形人字型流道。
[0008]蒸发板束在短边方向采用人字屋檐斜坡布置,板片短边与垂直方向布置角度不大于5
°

[0009]所述布水系统采用环式布水管路,预冷板束、蒸发板束的板片长超过6m时,设置2
个布水系统。
[0010]所述布水系统的喷嘴采用大孔径溅水式喷嘴。
[0011]本技术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2]本技术经济性好:采用圆柱形波纹板片,板管内人字形通道,传热效率高,板管外近直通道,有利于喷淋水和空气介质分布,增加水膜蒸发效率。直通道阻力降小,风机电功率低,蒸发空冷器经济性好。
[0013]本技术水膜分布均匀、传热效率高、易维护:除雾器设置在预冷板束上方,过滤的水滴滴落到预冷板束上,水滴在预冷板式上可以成膜蒸发,增加了预冷板束的利用率;蒸发管束在短边方向采用人字斜坡布置,板管与垂直方向设置小于5
°
的夹角,相比无夹角布置方式,喷淋水在板片上的布膜更为均匀;采用环式布水系统相比树枝形布水系统,喷淋水在蒸发管束上的流量分布更为均匀;采用直流大通道的溅水型喷嘴,相比螺旋离心喷嘴不易堵塞,减少喷嘴拆卸、清洗、更换,降低了空冷器维修难度和维修费用。
[0014]通过上述措施手段,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紧凑型板式蒸发空冷器预冷板束利用率低、蒸发板束水膜分布不均传热效率不高、喷嘴易堵塞难检修等问题。
[0015]本技术蒸发强度可达到11000kcal/m2以上,在完成相同传热负荷情况下与专利(201220148403.7)紧凑型板式蒸发空冷器相比可以增加5%~10%传热效率;同时可以减少设备占地10~15%,解决了装置升级改造中空冷占地面积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外形简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波纹板片的外形简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蒸发板束短边切向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布水管路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溅水式喷嘴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风机1 ;捕雾器2;预冷板束3;布水系统4;蒸发板束5;百叶窗6;水箱7;水泵8;圆柱形直流道9;圆柱形人字型流道10;布水管路41;喷嘴42;管箱51 ;板管52;管板53;热流体进口A;热流体出口B。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参阅图1,一种改进的紧凑型板式蒸发空冷器,它包括:风机1、捕雾器2、预冷板束3、布水系统4、蒸发板束5、百叶窗6、水泵8、水箱7;该空冷器采用卧式引风结构,捕雾器2设置在风机1与预冷板束3之间,用于捕捉出风口空气中含有的喷淋水小液滴,防止喷淋水无效飘逸,污染环境和造成水资源浪费。自上而下依次布置风机1、捕雾器2、预冷板束3、布水系统4、蒸发板束5、百叶窗6、水泵8和水箱7,水泵8安装在空冷器短边侧,各部件之间通过紧固件或焊接连接;或者自上而下依次布置风机1、捕雾器2、布水系统4、蒸发板束5、百叶窗6、水泵8和水箱7,水泵8安装在空冷器短边侧,各部件之间通过紧固件或焊接连接。
[0024]综合考虑紧凑板式蒸发空冷器经济性,当热侧介质进口温度超过80℃可采用预冷板束与蒸发板束组合设备形式,当进口温度低于80℃可只采用仅有蒸发管束的设备形式。
[0025]参阅图2,所述预冷板束3和蒸发板束5采用圆柱形波纹板片,板管外空气侧为近直流道,板管内介质侧为人字型流道。
[0026]考虑板管外的空气和喷淋水流量较大、风压较高,为节省风机电机功率,采用大间距直通;板管内尽量增加介质扰流程度采用人字型通道。该板型中和考虑了蒸发空冷器特点,兼顾传热和阻力性能,优化了空冷器的整体效率。
[0027]预冷板束包括管箱、板管和管板等原件。管箱为平盖管箱,管箱上装有接管A为热介质进口;板管由两片波纹板片焊接而成。预冷板束对板管内热介质起到预热作用,板管外介质为空气和喷淋水雾状流,预冷板束外有来自捕雾器滴落的水滴和从下部蒸发板束来的水雾通过自己过滤的水滴,板管外的传热量包括空气带走的热量和板束上水滴蒸发带走的热量。
[0028]参阅图3,蒸发板束5在短边方向采用人字屋檐斜坡布置,板片短边与垂直方向布置角度不大于5
°
。蒸发板束5包括管箱51、板管52和管板53等元件,管箱51为平盖管箱,管箱上装有接管B为热介质出口;板管52由两片波纹板片焊接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紧凑型板式蒸发空冷器,它包括:风机(1)、捕雾器(2)、预冷板束(3)、布水系统(4)、蒸发板束(5)、百叶窗(6)、水泵(8)、水箱(7);其特征在于,空冷器采用卧式引风结构,捕雾器(2)设置在风机(1)与预冷板束(3)之间,自上而下依次布置风机(1)、捕雾器(2)、预冷板束(3)、布水系统(4)、蒸发板束(5)、百叶窗(6)、水泵(8)和水箱(7),水泵(8)安装在空冷器短边侧,各部件之间固接;或者自上而下依次布置风机(1)、捕雾器(2)、布水系统(4)、蒸发板束(5)、百叶窗(6)、水泵(8)和水箱(7),水泵(8)安装在空冷器短边侧,各部件之间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紧凑型板式蒸发空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波常春梅赵国栋马一鸣马金伟解德甲张富张向南赵明明侯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