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泥自动水力掺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767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选煤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煤泥自动水力掺搅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掺搅单元,掺搅单元包括渣浆泵、掺搅主阀和掺搅支管,煤泥暂存装置的底部设有出料口,煤泥暂存装置的侧壁设有进料口,渣浆进料管的输入端通过出料口与煤泥暂存装置的内部,渣浆进料管的输出端连接渣浆泵,渣浆进料管上设有进料阀,渣浆出料管的输入端连接渣浆泵,渣浆出料管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掺搅主阀,掺搅主阀连接掺搅支管的输入端,掺搅支管的输出端与煤泥暂存装置的内部连通,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渣浆泵、进料阀、掺搅主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煤泥暂存装置中无法及时进行压滤或妥当处理时,容易出现煤泥堆积、压实等状况的问题。压实等状况的问题。压实等状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泥自动水力掺搅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选煤
,具体的,涉及一种煤泥自动水力掺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洗煤厂煤泥水沉降、煤泥压滤、煤泥浮选等煤泥水系统问题一直是选煤行业的难点,在洗煤厂系统运行过程中,煤种变化及洗选能力扩大,但煤泥水系统没有相应扩能会导致煤泥量增加,此外现有煤泥水浓缩池、煤泥水事故池和煤泥浓缩缓存池等煤泥暂存装置由于大部分采用人工维护,缺乏及时有效的防煤泥沉积和清理机制,也容易导致煤泥沉积问题。当煤泥暂存装置中沉积的煤泥无法及时进行压滤或妥当处理时,容易出现煤泥堆积、压实等状况,严重时甚至需要停产进行事故处理和系统恢复操作,工作量大、处理难度高,并且会直接影响洗煤厂正常生产运行,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一种煤泥自动水力掺搅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煤泥暂存装置中无法及时进行压滤或妥当处理时,容易出现煤泥堆积、压实等状况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煤泥自动水力掺搅系统,用于掺搅煤泥暂存装置内的煤泥,包括控制单元和掺搅单元,所述掺搅单元包括渣浆进料管、渣浆泵、渣浆出料管、掺搅主阀和掺搅支管,所述煤泥暂存装置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煤泥暂存装置的侧壁设有进料口,所述渣浆进料管的输入端通过所述出料口与煤泥暂存装置的内部连通,所述渣浆进料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渣浆泵,所述渣浆进料管上设有进料阀,所述渣浆出料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渣浆泵,所述渣浆出料管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掺搅主阀连接所述掺搅支管的输入端,所述掺搅支管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进料口与煤泥暂存装置的内部连通,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渣浆泵、进料阀、掺搅主阀。
[0006]进一步,本技术中所述进料口包括四个,所述掺搅支管包括四个,且每个所述掺搅支管上均设有掺搅支阀,四个所述进料口依次间隔80
°
~100
°
螺旋上升排列在所述煤泥暂存装置的侧壁,四个所述掺搅支管分别通过四个进料口与煤泥暂存装置的内部连通。
[0007]进一步,本技术中所述进料口中心线与水平面存在向下的夹角a,所述夹角a的取值范围为10
°
至35
°

[0008]进一步,本技术中还包括出料阀和出料分管,所述渣浆出料管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出料阀和所述出料分管排出煤泥。
[0009]进一步,本技术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单元、检测单元、阀门驱动电路和渣浆泵驱动电路,所述检测单元、所述阀门驱动电路和所述渣浆泵驱动电路均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煤泥暂存装置底部的煤泥层厚度,所述阀门驱动电路用于控制所述进料阀、所述掺搅支阀、所述出料阀和所述掺搅主阀,所述渣浆泵驱动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渣浆泵。
[0010]进一步,本技术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超声波发射电路和超声波接收电路,所述超声波发射电路包括反相器U1、反相器U2、反相器U3、反相器U4、反相器U5、电阻R1、电阻R2和超声波发射探头U6,所述超声波发射探头U6设置于掺搅煤泥暂存装置内部上端的侧壁上,所述反相器U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反相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相器U2的输入端,所述反相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相器U3的输入端,所述反相器U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连接6V电源,所述反相器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相器U3的输出端,所述反相器U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超声波发射探头U6的第一端,所述反相器U4的输入端和所述反相器U5的输入端均连接所述反相器U1的输入端,所述反相器U5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2连接6V电源,所述反相器U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相器U4的输出端,所述反相器U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超声波发射探头U6的第二端。
[0011]进一步,本技术中所述超声波接收电路包括放大滤波电路和比较电路,所述放大滤波电路包括超声波接收探头U7、电容C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运放U8、电阻R6、电阻R8、电容C2、电阻R7、电容C3和运放U9,所述超声波接收探头U7设置于掺搅煤泥暂存装置内部上端的侧壁上,所述运放U8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4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超声波接收探头U7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3接地,所述超声波接收探头U7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运放U8的同相输入端接地,所述运放U8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5连接所述运放U8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8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6连接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电容C2连接所述运放U9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9的同相输入端接地,所述运放U9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7连接所述运放U9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9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容C3连接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所述运放U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入端。
[0012]进一步,本技术中所述比较电路包括电阻R9、电阻R10、变阻器RP1、变阻器RP2、电容C4、电容C5、运放U10和运放U11,所述运放U10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容C4连接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放U1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放大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运放U10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变阻器RP1连接5V电源,所述运放U10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9接地,所述运放U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运放U1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变阻器RP2连接5V电源,所述运放U1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0接地,所述运放U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
[0013]进一步,本技术中所述阀门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3、三极管Q1、电阻R14、电容C8、二极管Q2、电阻R15、稳压源U12、电阻R16、电阻R17和电阻R18,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13连接15V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容C8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14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15连接所述电阻R17的第一端,所述稳压源U12的输入端连接15V电源,所述稳压源U1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6连接所述电阻R17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7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稳压源U1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8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8的第二端作为所述阀门驱动电路第一输出端,所述阀门驱动电路第二输出端接地。
[0014]进一步,本技术中所述渣浆泵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9、光耦U13、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容C12和继电器K1,所述光耦U13的第一输入
端连接5V电源,所述光耦U13的第二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9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光耦U13的第一输出端连接9V电源,所述光耦U13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20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光耦U13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泥自动水力掺搅系统,用于掺搅煤泥暂存装置(1)内的煤泥,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和掺搅单元,所述掺搅单元包括渣浆进料管(2)、渣浆泵(3)、渣浆出料管(4)、掺搅主阀(5)和掺搅支管(6),所述煤泥暂存装置(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煤泥暂存装置(1)的侧壁设有进料口,所述渣浆进料管(2)的输入端通过所述出料口与煤泥暂存装置(1)的内部连通,所述渣浆进料管(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渣浆泵(3),所述渣浆进料管(2)上设有进料阀(7),所述渣浆出料管(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渣浆泵(3),所述渣浆出料管(4)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掺搅主阀(5)连接所述掺搅支管(6)的输入端,所述掺搅支管(6)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进料口与煤泥暂存装置(1)的内部连通,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渣浆泵(3)、进料阀(7)、掺搅主阀(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泥自动水力掺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包括四个,所述掺搅支管(6)包括四个,且每个所述掺搅支管(6)上均设有掺搅支阀(8),四个所述进料口依次间隔80
°
~100
°
螺旋上升排列在所述煤泥暂存装置(1)的侧壁,四个所述掺搅支管(6)分别通过四个进料口与煤泥暂存装置(1)的内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泥自动水力掺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中心线与水平面存在向下的夹角a,所述夹角a的取值范围为10
°
至35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泥自动水力掺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阀(9)和出料分管(10),所述渣浆出料管(4)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出料阀(9)和所述出料分管(10)排出煤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泥自动水力掺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单元、检测单元(14)、阀门驱动电路和渣浆泵驱动电路,所述检测单元(14)、所述阀门驱动电路和所述渣浆泵驱动电路均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所述检测单元(14)用于检测所述煤泥暂存装置(1)底部的煤泥层厚度,所述阀门驱动电路用于控制所述进料阀(7)、所述掺搅支阀(8)、所述出料阀(9)和所述掺搅主阀(5),所述渣浆泵驱动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渣浆泵(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泥自动水力掺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14)包括超声波发射电路和超声波接收电路,所述超声波发射电路包括反相器U1、反相器U2、反相器U3、反相器U4、反相器U5、电阻R1、电阻R2和超声波发射探头U6,所述超声波发射探头U6设置于掺搅煤泥暂存装置(1)内部上端的侧壁上,所述反相器U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反相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相器U2的输入端,所述反相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相器U3的输入端,所述反相器U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连接6V电源,所述反相器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相器U3的输出端,所述反相器U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超声波发射探头U6的第一端,所述反相器U4的输入端和所述反相器U5的输入端均连接所述反相器U1的输入端,所述反相器U5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2连接6V电源,所述反相器U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相器U4的输出端,所述反相器U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超声波发射探头U6的第二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泥自动水力掺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接收电路包括放大滤波电路和比较电路,所述放大滤波电路包括超声波接收探头U7、电容C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运放U8、电阻R6、电阻R8、电容C2、电阻R7、电容C3和运放U9,所述超声波接收探头U7设置于掺搅煤泥暂存装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洲张海青金伟富剑英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口瑞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