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的立体上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756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上料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的立体上料系统,包括风机、环形管、支架、集料斗和滤袋,所述集料斗外侧均套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测重模块,所述集料斗上方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集料斗上方设置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内壁均设置有等距分布的抽气嘴,所述集料斗后侧均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下方一侧设置有滤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砂料与石料由于惯性砸落导致外壁飘散的粉尘收集的功能,风机运作通过抽气嘴在集料斗开口处产生抽吸力,粉尘抽取到滤带内部得到存储,解决了现有的砂料与石料输送到集料斗内部侧重时,砂料与石料由于惯性砸落会使外壁粘附的粉尘激荡到环境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的立体上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上料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的立体上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搅拌站是由搅拌主机、物料称量系统、物料输送系统、物料贮存系统、控制系统五大组成系统和其他附属设施组成的建筑材料制造设备,其工作的主要原理是以水泥为胶结材料,将砂石、石灰、煤渣等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最后制作成混凝土,作为墙体材料投入建设生产。
[000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04604589U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的立体上料系统,包括呈立体分布的第一上料系统和第二上料系统;所述第一上料系统包括第一料斗、第一计量称、第一传送带和第一中转料斗,第二上料系统包括第二料斗、第二计量称、第二传送带和第二中转料斗;第一中转料斗的底部开口对应第二传送带,第二中转料斗的底部开口对应上料斜皮带,上料斜皮带的尾端连接混凝土搅拌站的搅拌机。本技术实现了多种砂石料的同时称量、混合,大大节约了称量时间和上料时间,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上料效率;上料时砂石料共进行三次混合,有利于砂石料的预均化,对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有明显改善;而且,本技术占地面积小,有利于大规模推广,现有的技术中CN204604589U在使用中虽然每个料斗、每个计量称的单独控制,可以根据盛装砂石料的具体颗粒大小来调整放料速度,保证称量的精度;而且可以随时根据混凝土的性能需求来调整某种砂石的比例,准确度高,操作方便。
[0004]但存在的缺陷是:现有的砂料与石料输送到料斗内部侧重时,砂料与石料由于惯性砸落会使外壁粘附的粉尘激荡,从而从料斗开口处排放到环境中,对环境造成污染,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的立体上料系统,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的立体上料系统。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的立体上料系统,包括风机、环形管、支架、集料斗和滤袋,所述集料斗外侧均套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测重模块,所述集料斗上方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集料斗上方设置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内壁均设置有等距分布的抽气嘴,所述集料斗后侧均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下方一侧设置有滤袋。
[0007]使用本方案中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的立体上料系统时,砂料与石料通过输送装置输送到集料斗中,通过测重模块对集料斗进行测重,砂料与石通过混凝土搅拌前的物料得到重量测量,风机运作负压传递到环形管,通过抽气嘴抽取砂料与石料输送到集料斗激荡飘散到外界的灰尘,灰尘进入到滤袋内部得到有效的收集,集料斗内部的砂料与石料通过排料口排出进行进一步的输送加工。
[0008]优选的,所述集料斗上端外壁设置有等距分布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位于测重模块上端。集料斗通过支撑块固定在测重模块上端。
[0009]优选的,所述环形管下端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与支架相连接。支撑杆对环形管底部进行支撑,环形管稳固在集料斗上方。
[0010]优选的,所述风机一端与环形管相连接。风机运作产生的负压通过环形得到进一步的传递。
[0011]优选的,所述滤袋上端设置有两个连接口,所述风机一端与连接口相连接,所述风机与连接口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法兰相对一端均设置有密封垫。连接口用于与风机出气端连接,通过法兰得到安装固定,法兰处的密封垫保障连接口与风机出气端连接的密封性,避免灰尘泄漏。
[0012]优选的,所述滤袋外侧设置有放置框。放置框用于对滤袋机械能承载。
[0013]优选的,所述集料斗相对设置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内部设置有阀门。排料口用于集料斗内部砂料与石料的排出,通过阀门控制出料口的开合。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5]1、本装置利用设置在集料斗上方边缘处的抽气嘴,风机运作时将通过环形管将抽吸力传递到抽气嘴,对砂料与石料坠落导致外壁激振飘散的灰尘进行抽取,灰尘通过滤袋得到收集,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0016]2、本装置设置的测重模块对集料斗内部的砂料和石料进行测重,了解砂料与石料的重量,保障混凝土搅拌物料混合的比重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集料斗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放置框;2、风机;3、环形管;4、输送装置;5、支架;6、支撑块;7、集料斗;8、测重模块;9、抽气嘴;10、排料口;11、连接口;12、滤袋;13、支撑杆;14、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
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的立体上料系统,包括风机2、环形管3、支架5、集料斗7和滤袋12,集料斗7外侧均套接有支架5,集料斗7上端外壁设置有等距分布支撑块6,支架5上端设置有测重模块8,支撑块6位于测重模块8上端,集料斗7上方设置有输送装置4,集料斗7上方设置有环形管3,环形管3内壁均设置有等距分布的抽气嘴9,环形管3下端均设置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下端与支架5相连接。
[0027]本实施例中:两个集料斗7上端的输送装置4分别输送砂料与石料,通过测重模块8对集料斗7进行测重,砂料与石通过混凝土搅拌前的物料得到重量测量,保障混凝土物料上料的均匀性。
[0028]实施例二: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的立体上料系统,相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的立体上料系统,包括风机(2)、环形管(3)、支架(5)、集料斗(7)和滤袋(1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斗(7)外侧均套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上端设置有测重模块(8),所述集料斗(7)上方设置有输送装置(4),所述集料斗(7)上方设置有环形管(3),所述环形管(3)内壁均设置有等距分布的抽气嘴(9),所述集料斗(7)后侧均设置有风机(2),所述风机(2)下方一侧设置有滤袋(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的立体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斗(7)上端外壁设置有等距分布支撑块(6),所述支撑块(6)位于测重模块(8)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砂石料的立体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3)下端均设置有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全生熊来明杨磊钟航王洪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萍乡南方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