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23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15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镜,其包括手柄、插入管、安装部、镜鞘、定位结构和连接结构;所述安装部连接在所述手柄上,所述插入管连接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镜鞘包括保护管、定位壳和连接壳;所述定位壳位于所述保护管与所述连接壳之间,且所述定位壳与所述保护管相对固定,所述连接壳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定位壳上;所述保护管套设在所述插入管外;所述连接壳和所述定位壳均与所述安装部配合;所述定位结构用于防止所述定位壳相对所述安装部在所述保护管的周向上转动;通过所述连接壳相对所述定位壳转动,所述连接结构能够将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壳连接。述连接壳连接。述连接壳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


[0001]本说明书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目前医疗检查常用的辅助器械之一,内窥镜可以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经手术切口进入人体内,以窥视有关部位的病变情况。内窥镜一般包括用于直接插入治疗对象体内的插入部分,以及用于医务人员控制操作的手柄部分。插入部分一般设置有较多元件,而且在医疗使用中需要严格消毒,插入操作和清洗操作都会对内窥镜造成磨损,导致内窥镜的性能降低和使用寿命缩短。
[0003]因此,对于插入部分的保护尤为重要,有必要对内窥镜的结构进行改进,以减小内窥镜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镜,其包括手柄、插入管、安装部、镜鞘、定位结构和连接结构;所述安装部连接在所述手柄上,所述插入管连接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镜鞘包括保护管、定位壳和连接壳;所述定位壳位于所述保护管与所述连接壳之间,且所述定位壳与所述保护管相对固定,所述连接壳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定位壳上;所述保护管套设在所述插入管外;所述连接壳和所述定位壳均与所述安装部配合;所述定位结构用于防止所述定位壳相对所述安装部在所述保护管的周向上转动;通过所述连接壳相对所述定位壳转动,所述连接结构能够将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壳连接。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均呈圆柱状,且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子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子部的直径;所述定位壳套设在所述第一子部外,所述连接壳套设在所述第二子部外。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壳具有圆柱状的第一内腔,所述连接壳具有圆柱状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二内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内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内腔的直径。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凹槽和能够嵌入所述定位凹槽内的定位凸起,定位凹槽设于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第一内腔的内壁中的一个上,所述定位凹槽设于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第一内腔的内壁中的另一个上。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凹槽的数量是多个,所述定位凸起的数量是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凸起与多个所述定位凹槽一一对应地布置;多个所述定位凹槽沿着所述第一子部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定位凹槽相对所述第一子部的轴线非旋转对称布置;或者,多个所述定位凹槽沿着所述第一内腔的内壁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定位凹槽相对所述第一内腔的轴线非旋转对称布置。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凹槽和能够插入所述连接凹槽内的连接
凸起,所述第二子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内腔的内壁中的一个上设有连接凹槽,所述第二子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内腔的内壁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凹槽包括插入段和螺旋段,所述连接凸起能够通过所述插入段进入所述螺旋段,并在所述连接壳相对所述保护管旋转时沿着所述螺旋段运动。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凸起的数量是两个,所述连接凹槽的数量是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凸起分别放入两个所述连接凹槽内。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凹槽设于所述安装部的第二子部上,所述插入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子部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螺旋段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子部的轴线方向平行;或者,所述连接凹槽设于所述连接壳的内壁上,所述插入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内腔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螺旋段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内腔的轴线方向平行。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环绕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外壁上;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部分无菌袋,所述无菌袋能够至少套设在所述手柄外。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入管的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设有镜头,所述镜头的光轴与所述插入管的轴线之间具有大于0
°
而小于90
°
的夹角;所述保护管包括设于安装部上的管体和设于所述保护管的远离所述定位壳的一端的透明的保护端面;所述保护端面与所述镜头的光轴垂直。
附图说明
[0014]本说明书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
[0015]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内窥镜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内窥镜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内窥镜的插入管、安装部以及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镜鞘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00、内窥镜;110、手柄;120、插入管;130、安装部;140、镜鞘;150、定位结构;160、连接结构;131、第一子部;132、第二子部;133、容纳槽;141、保护管;1411、保护端面;1412、管体;142、定位壳;1420、第一内腔;1421、卡环;143、连接壳;1430、第二内腔;151、定位凹槽;161、连接凹槽;162、连接凸起;1611、插入段;1612、螺旋段;170、镜头;180、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说明书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0022]本说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可以应用于检查和/或治疗各种不同部位的医疗操作中。例如,胃镜检查、肠镜检查、腹腔镜手术等。内窥镜的插入管可以插入人体或动物体内部,实现对体内病变部位的检查和治疗。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内窥镜的应用场景仅仅是一些示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例如,可以应用于非人体的其他动物体的内镜诊疗,也可以应用于工业上狭小空间内的探测和操作。
[0023]在医疗操作中,内窥镜需要严格消毒,尤其对于插入管的清洁度要求更高,反复消毒清洗和插入操作很容易导致内窥镜磨损(如插入管的磨损)。本说明一些实施例的内窥镜包括手柄、插入管、安装部和镜鞘,镜鞘包括保护插入管,通过设置镜鞘,镜鞘的保护管套设在插入管外,可以实现对插入管的保护。由于只有镜鞘与诊疗部位接触,清洗操作可以主要针对镜鞘进行,或者,直接更换一次性镜鞘,从而可以避免反复清洗对内窥镜造成磨损。通过镜鞘与安装部的连接配合,使得镜鞘与安装部能够方便、稳定地安装连接。
[0024]在一些应用中,本说明实施例的镜鞘与安装部的结构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医疗器械,以保护器械的易损部位和/或关键部位。
[0025]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插入管、安装部、镜鞘、定位结构和连接结构;所述安装部连接在所述手柄上,所述插入管连接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镜鞘包括保护管、定位壳和连接壳;所述定位壳位于所述保护管与所述连接壳之间,且所述定位壳与所述保护管相对固定,所述连接壳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定位壳上;所述保护管套设在所述插入管外;所述连接壳和所述定位壳均与所述安装部配合;所述定位结构用于防止所述定位壳相对所述安装部在所述保护管的周向上转动;通过所述连接壳相对所述定位壳转动,所述连接结构能够将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壳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均呈圆柱状,且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二子部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子部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子部的直径;所述定位壳套设在所述第一子部外,所述连接壳套设在所述第二子部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壳具有圆柱状的第一内腔,所述连接壳具有圆柱状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二内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内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内腔的直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凹槽和能够嵌入所述定位凹槽内的定位凸起,定位凹槽设于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第一内腔的内壁中的一个上,所述定位凹槽设于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第一内腔的内壁中的另一个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的数量是多个,所述定位凸起的数量是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凸起与多个所述定位凹槽一一对应地布置;多个所述定位凹槽沿着所述第一子部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定位凹槽相对所述第一子部的轴线非旋转对称布置;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海同张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思康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