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707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12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异常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与设备当前所处的使用阶段对应的检测频率及待检测内存空间,所述待检测内存空间为所述设备的部分内存空间;基于所述检测频率,对所述待检测内存空间进行检测,以获取检测结果;响应于所述检测结果中包括异常问题,将与所述异常问题对应的关联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由此,由于设备在对设备的内存空间进行监测时,仅需对设备中的部分内存空间进行监测,从而使得监测更加快捷、高效,避免对设备的硬件性能增添不利的影响,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对设备进行异常检测时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进而改善用户体验,提高设备质量口碑。提高设备质量口碑。提高设备质量口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常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异常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Heap(堆内存)异常通常指HeapBufferleak、HeapBufferOverflow、UseAfterFree、DoubleFree等内存异常问题。
[0003]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Adan、heapTrack、Valgrind等内存检测工具检测异常问题,但是这些工具往往只能在出现问题之后进行使用,而且占用的资源和计算复杂度非常大,十分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0004]因而,如何及时、高效地检测内存异常问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异常检测方法,包括:确定与设备当前所处的使用阶段对应的检测频率及待检测内存空间,所述待检测内存空间为所述设备的部分内存空间;基于所述检测频率,对所述待检测内存空间进行检测,以获取检测结果;响应于所述检测结果中包括异常问题,将与所述异常问题对应的关联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
[0007]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异常检测方法,包括:接收设备发送的异常问题对应的关联信息;根据预设的映射表,确定所述设备对应的检测频率及待检测内存空间;根据所述检测频率、待检测内存空间及所述异常问题对应的关联信息,确定所述设备的第一内存异常结果。
[0008]本公开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异常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设备当前所处的使用阶段对应的检测频率及待检测内存空间,所述待检测内存空间为所述设备的部分内存空间;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检测频率,对所述待检测内存空间进行检测,以获取检测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检测结果中包括异常问题,将与所述异常问题对应的关联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
[0009]本公开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异常检测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设备发送的异常问题对应的关联信息;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映射表,确定所述设备对应的检测频率及待检测内存空间;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频率、待检测内存空间及所述异常问题对应的关联信息,确定所述设备的第一内存异常结果。
[0010]本公开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或者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异常检测方法。
[0011]本公开第六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或者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异常检测方法。
[0012]本公开第七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或者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异常检测方法。
[0013]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异常检测方法,存在如下有益效果:本公开实施例中,设备首先确定与设备当前所处的使用阶段对应的检测频率及待检测内存空间,所述待检测内存空间为所述设备的部分内存空间,然后基于所述检测频率,对所述待检测内存空间进行检测,以获取检测结果,之后响应于所述检测结果中包括异常问题,将与所述异常问题对应的关联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由此,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阶段调整设置不同的检测频率,及时地发现设备的异常问题,从而进行预警,由于设备在对设备的内存空间进行监测时,仅需对设备中的部分内存空间进行监测,从而使得监测更加快捷、高效,避免对设备的硬件性能增添不利的影响,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对设备进行异常检测时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进而改善用户体验,提高设备质量口碑。
[0014]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异常检测方法,存在如下有益效果:本公开实施例中,云服务器首先接收设备发送的异常问题对应的关联信息,然后根据预设的映射表,确定所述设备对应的检测频率及待检测内存空间,之后根据所述检测频率、待检测内存空间及所述异常问题对应的关联信息,确定所述设备的第一内存异常结果。由此,云服务器可以根据关联信息,以及设备对应的检测频率和待检测内存空间,及时地分析与当前的关联信息对应的异常问题,从而可以确定与设备对应的内存异常结果,发现异常问题。
[0015]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本公开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异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异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异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异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第五实施例所提供的异常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图6为本公开第六实施例所提供的异常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0018]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0019]本公开实施例以该异常检测方法被配置于异常检测装置中来举例说明,该异常检测装置可以应用于任一电子设备中,以使该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异常检测功能。以下将电子设备简称为“设备”,并以“设备”作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和本公开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异常检测方法的执行主体,来进行说明。
[0020]图1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异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1]如图1所示,该异常检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确定与设备当前所处的使用阶段对应的检测频率及待检测内存空间,所述待检测内存空间为所述设备的部分内存空间。
[0022]其中,设备可以为任一电子设备,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设备(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可以是具备通信功能的汽车、智能汽车、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智慧城市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家庭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比如,智能电视、智能台灯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0023]本公开中,设备的使用阶段可以包括而限于开发阶段、发行阶段、维修阶段,其中开发阶段还可以包括调试阶段和试运行阶段,发行阶段还可以包括销售阶段、售后阶段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00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与设备当前所处的使用阶段对应的检测频率及待检测内存空间,所述待检测内存空间为所述设备的部分内存空间;基于所述检测频率,对所述待检测内存空间进行检测,以获取检测结果;响应于所述检测结果中包括异常问题,将与所述异常问题对应的关联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阶段至少包含开发阶段和发行阶段,其中,所述发行阶段的检测频率低于所述开发阶段的检测频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异常问题的类型为内存异常的情况下,所述异常问题对应的关联信息包含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调用栈;处理器属性信息;日志信息;所述待检测内存的内存地址和内存大小;与所述待检测内存对应的关联内存信息;所述异常问题出现时设备中运行的进程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检测频率对待检测内存空间进行检测,包括:基于所述检测频率对所述待检测内存空间进行检测;和/或,基于所述检测频率对所述待检测内存空间关联的使用记录信息进行检测。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所述设备的使用阶段发生变更,对所述检测频率和/或待检测内存空间进行更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与所述异常问题对应的关联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之后,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更新文件,基于所述更新文件对所述设备当前的所述异常问题进行修复。7.一种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设备发送的异常问题对应的关联信息;根据预设的映射表,确定所述设备对应的检测频率及待检测内存空间;根据所述检测频率、待检测内存空间及所述异常问题对应的关联信息,确定所述设备的第一内存异常结果。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的异常问题对应的关联信息之前,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设备发送的检测协议,基于预设的规则,确定所述设备在不同使用阶段对应的检测频率及待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学忠杨冬东董红光董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