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P探针多点定位的乘客违规路径检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704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AP探针多点定位的乘客违规路径检测方法及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多个区域在地铁站点的实景模型中的分布信息;S2、不间断地获得同一乘客在实景模型中的定位信息,形成所述乘客的定位集合,所述定位信息包括定位的时间点;S3、根据时间点的先后,在所述实景模型中连接定位集合中定位信息,获得所述乘客的移动轨迹;S4、根据所述乘客的移动轨迹判断所述乘客出入站是否合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AP探针定位乘客在站外区域和站内区域的移动轨迹,从而根据移动轨迹判定乘客是否存在违规操作,避免了乘客携带包裹从不合规通道进入的行为,减少逃避合理合规的安全检查要求的行为,增强了公共安全秩序及运营秩序。增强了公共安全秩序及运营秩序。增强了公共安全秩序及运营秩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P探针多点定位的乘客违规路径检测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安检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P探针多点定位的乘客违规路径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高铁、地铁等场景,车站都分为了站外区域和站内区域,站外区域进入站内区域需要经过安检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在站内区域和站外区域之间,除了安检通道,通常由栅栏或者铁马等障碍物进行隔断,防止乘客在未经过安检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就随意穿越站内区域和站外区域。但是乘客可以通过跨栏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违规的从站外区域进入站内区域,或者从站内区域进入站外区域,从而逃脱掉了安检通道的检票、安检等操作。而由于人手限制,这些行为通常很难被发现,所以需要一些技术手段进行辅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AP探针多点定位的乘客违规路径检测方法及装置,AP探针是无线路由器对乘客的UE终端的探测连接,能够对开启了WIFI的UE终端进行发现,而且能够判断乘客的UE终端距离无线路由器的距离,通过在地铁站点搭建三个及以上的无线路由器,通过三点定位和多点定位的方式,能够确定乘客的UE终端的实际位置,从而确定了携带UE终端的乘客的实际位置。从而通过在时间轴上持续不断的定位,确定一个人的行动轨迹。
[0004]一种基于AP探针多点定位的乘客违规路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多个区域在地铁站点的实景模型中的分布信息,所述多个区域包括站内区域、联通区域、站外区域,所述站内区域与站外区域之间相邻接的部分形成有用于联通的联通区域;S2、不间断地获得同一乘客在地铁站点的实景模型中的定位信息,形成所述乘客的定位集合,所述定位信息包括定位的时间点;S3、根据时间点的先后,在所述实景模型中连接定位集合中定位信息,获得所述乘客的移动轨迹;S4、根据所述乘客的移动轨迹判断所述乘客出入站是否合规。
[0005]进一步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若所述乘客的所有移动轨迹与站内区域与站外区域之间的邻接线不相交,则判定所述乘客出入站为合规。
[0006]即若所述乘客的所有移动轨迹不存在直接跨越站内区域、站外区域之间的轨迹,则判定所述乘客出入站为合规。
[0007]进一步地,步骤S3还包括:判定所述乘客是否处于出入站状态;当所述定位集合包括乘客分别在站内区域、联通区域、站外区域的至少一个定位
信息时,判定所述乘客为出入站状态,获得所述乘客的移动轨迹。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区域为人为的可配置可变的区域。
[0009]进一步地,所述乘客的移动轨迹为预设时间段内,按照时间点的先后将各个定位信息依次连接形成的轨迹。
[0010]进一步地,所述地铁站点的实景模型为预先建立的实景三维模型,所述多个区域通过以下步骤获得:在预设的时间点,获得地铁站点各个角度对应的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根据图像,进行三维实景BIM建模,更新所述地铁站点的实景三维模型;根据更新后的地铁站点的实景三维模型,分别获得站内区域、联通区域、站外区域的分布信息。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信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AP探针扫描乘客UE终端获得的乘客在站点中的实际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实际位置信息,将所述实际位置信息映射在所述地铁站点的实景三维模型中,获得对应的定位信息。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实景模型为预先建立的地铁站点的CAD竣工图纸,所述定位信息通过以下步骤获得:S1:在地铁站点的初始的CAD设计图纸上标记每个WIFI探针初始坐标,现场根据CAD设计图纸的标记施工安装WIFI探针,所述WIFI探针CAD设计图纸包括实际场景中已竣工的特定目标的实际坐标;S2:在实际场景中对每个WIFI探针初始坐标进行更正,得到每个WIFI探针的实际坐标;S21:在CAD设计图纸上标记实际场景中每个位置固定不变的特定目标作为参考点,并记录参考点的位置坐标;S22:在实际场景中使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每个WIFI探针到参考点的距离;S23:根据参考点的坐标和WIFI探针到参考点的距离,利用三角定位法计算出每个WIFI探针的实际坐标,将计算出的每个WIFI探针的实际坐标导入WIFI探针CAD设计图纸上得到CAD竣工图纸;S3:根据检测到的乘客的UE终端信号强度测定每个WIFI探针与乘客的UE终端之间的距离;S4:根据每个WIFI探针的实际坐标和对应的每个WIFI探针与乘客的UE终端之间的距离,利用三角定位法计算乘客的UE终端的位置坐标,得到乘客的UE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为定位信息。
[0013]一种基于AP探针多点定位的乘客违规路径检测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能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所述的一种基于AP探针多点定位的乘客违规路径检测方法。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对安检通道的监控视频,进行智能分析判断,将携带包裹或物品的人员检测并识别出来,并通过物联网感知技术,将信息发送给安检人员及管理人员,通
知安检人员及时处理,通知管理人员查看并管理事件的处理,将符合“人员携带包裹或物品,从无包通道通过”的信息,以消息的形式推送至智慧安检消息中心;由智慧安检的消息存储服务,将报警消息存储至系统中,由智慧安检消息分发服务将消息推送至指定的手检终端,此种方法需要加装地铁站点的监控硬件系统,从而获得监控视频进而进行智能分析,本方法脱离了监控硬件,通过AP探针定位乘客在站外区域和站内区域的移动轨迹,从而根据移动轨迹判定乘客是否存在违规操作,避免了乘客携带包裹从不合规通道进入的行为,减少逃避合理合规的安全检查要求的行为,增强了公共安全秩序及运营秩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理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乘客出入站不合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乘客出入站合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8]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0019]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了对公知的结构、功能和配置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描述的示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0020]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P探针多点定位的乘客违规路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多个区域在地铁站点的实景模型中的分布信息,所述多个区域包括站内区域、联通区域、站外区域,所述站内区域与站外区域之间相邻接的部分形成有用于联通的联通区域;S2、不间断地获得同一乘客在地铁站点的实景模型中的定位信息,形成所述乘客的定位集合,所述定位信息包括定位的时间点;S3、根据时间点的先后,在所述实景模型中连接定位集合中定位信息,获得所述乘客的移动轨迹;S4、根据所述乘客的移动轨迹判断所述乘客出入站是否合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P探针多点定位的乘客违规路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若所述乘客的所有移动轨迹不存在直接跨越站内区域、站外区域之间的轨迹,则判定所述乘客出入站为合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P探针多点定位的乘客违规路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还包括:判定所述乘客是否处于出入站状态;当所述定位集合包括乘客分别在站内区域、联通区域、站外区域的至少一个定位信息时,判定所述乘客为出入站状态,获得所述乘客的移动轨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P探针多点定位的乘客违规路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区域为人为的可配置可变的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AP探针多点定位的乘客违规路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的移动轨迹为预设时间段内,按照时间点的先后将各个定位信息依次连接形成的轨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P探针多点定位的乘客违规路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站点的实景模型为预先建立的实景三维模型,所述多个区域通过以下步骤获得:在预设的时间点,获得地铁站点各个角度对应的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根据图像,进行三维实景BIM建模,更新所述地铁站点的实景三维模型;根据更新后的地铁站点的实景三维模型,分别获得站内区域、联通区域、站外区域的分布信息。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旭拜正斌刘杰赵玲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