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穿戴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680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穿戴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包括氟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结晶性聚氨酯、光引发剂和硅烷偶联剂。通过氟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结晶性聚氨酯的协同作用,使得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制得的试样具有优良的粘结强度和3m防水性能,可以用于智能穿戴领域。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穿戴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熔胶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穿戴用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湿固化聚氨酯(PUR)热熔胶不含有水和溶剂,固含量为100%,是一种高性能环保型胶黏剂。它兼有普通热熔胶无溶剂、初粘性高、装配时定位迅速等特性,又具有反应型液态胶黏剂粘接强度高的优点,施胶温度却又低于普通热熔胶,近些年已被广泛应用于家电、消费电子等领域。
[0003]目前我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呈现高速、稳定发展态势,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本身无溶剂,安全环保无毒,满足智能穿戴要求。但由于智能穿戴电子产品需要长期与人体皮肤接触,对胶黏剂的防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亟待寻求一种具有良好粘结强度和防水性能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以适应智能穿戴领域长期接触皮肤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穿戴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智能穿戴领域热熔胶粘结强度和防水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用于智能穿戴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包括如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
[0008]氟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30

60%;
[0009]结晶性聚氨酯30

60%;
[0010]光引发剂0.5

5%;
[0011]硅烷偶联剂0.5

5%;
[0012]所述氟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是由含氟二醇、二异氰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羟基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制备得到。
[0013]所述结晶性聚氨酯是由结晶性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制备得到。
[0014]所述含氟二醇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2,2,3,3

四氟

1,4

丁二醇、2,2,3,3,4,4

六氟

1,5

戊烷二醇、2,2,3,3,4,4,5,5

八氟

1,6

己二醇、十二氟

1,8

辛二醇、全氟

1,9

壬烷二醇、全氟

1,10

癸二醇、六氟双酚A、全氟聚醚二醇。
[0015]所述二异氰酸酯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萘1,5

二异氰酸酯(NDI)、亚甲基双环己基异氰酸酯、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氢化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四甲基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3,3'

二甲基二苯基

4,4'

二异氰酸酯(DDDI)、2,2,4

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DI)、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NDI)、4,4'

二苄基二异氰酸酯(DBDI)。
[0016]所述(甲基)丙烯酸羟基酯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甲基)丙烯酸羟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
[0017]所述结晶性聚酯多元醇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聚己二酸己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聚十二烷二酸己二醇酯、聚己二酸

对苯二甲酸

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聚己内酯二元醇。
[0018]所述催化剂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乙酸二丁烯、三乙烯二胺、双吗啉基二乙基醚。
[0019]基于二异氰酸酯的量,催化剂优选以0.005至3.5重量%的量存在。
[0020]所述含氟二醇、二异氰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羟基酯的摩尔比为1:2:2。
[0021]所述结晶性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1。
[0022]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

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0023]所述光引发剂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苄基缩酮、羟基酮、胺酮和酰基氧化膦诸如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1‑
丙酮、二苯基(2,4,6

三苯基苯甲酰基)

氧化膦、2

苄基

二甲基氨基
‑1‑
(4

吗啉基苯基)


‑1‑
酮、苯偶姻二甲基缩酮二甲氧基苯乙酮、α

羟基苄基苯基酮、1

羟基
‑1‑
甲基乙基苯基酮、寡
‑2‑
羟基
‑2‑
甲基
‑1‑
(4

(1

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二苯甲酮;邻苄基苯甲酸甲酯;苯甲酰甲酸甲酯、2

二乙氧基苯乙酮、2,2

二仲丁氧基苯乙酮、对苯基二苯甲酮、2

异丙基噻吨酮、2

甲基蒽酮、2

乙基蒽酮、2

氯蒽酮、1,2

苯并蒽酮、苯甲酰醚、苯偶姻醚、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异丙基醚、α

苯基苯偶姻、噻吨酮、二乙基噻吨酮、1,5

萘乙酮、1

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这些光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或彼此组合使用。
[002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光引发剂是双(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

苯基氧化膦或Irgacure 819。
[0025]进一步地,所述氟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具体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0026]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的容器中,加入含氟二醇,在100

110℃真空脱水后,温度降为70

90℃,再加入二异氰酸酯和催化剂,70

90℃反应2

6h;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羟基酯,降温至80

85℃下反应2

5h,得到氟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
[0027]进一步地,所述结晶性聚氨酯具体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0028]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的容器中,加入结晶性聚酯多元醇,在100

130℃真空脱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穿戴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氟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30

60%;结晶性聚氨酯30

60%;光引发剂0.5

5%;硅烷偶联剂0.5

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是由含氟二醇、二异氰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羟基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制备得到;所述结晶性聚氨酯是由结晶性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制备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二醇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2,2,3,3

四氟

1,4

丁二醇、2,2,3,3,4,4

六氟

1,5

戊烷二醇、2,2,3,3,4,4,5,5

八氟

1,6

己二醇、十二氟

1,8

辛二醇、全氟

1,9

壬烷二醇、全氟

1,10

癸二醇、六氟双酚A、全氟聚醚二醇;所述二异氰酸酯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萘1,5

二异氰酸酯(NDI)、亚甲基双环己基异氰酸酯、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氢化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四甲基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3,3'

二甲基二苯基

4,4'

二异氰酸酯(DDDI)、2,2,4

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DI)、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NDI)、4,4'

二苄基二异氰酸酯(DBDI);所述(甲基)丙烯酸羟基酯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甲基)丙烯酸羟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所述结晶性聚酯多元醇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聚己二酸己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聚十二烷二酸己二醇酯、聚己二酸

对苯二甲酸

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一缩二乙二醇酯、聚己内酯二元醇;所述催化剂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乙酸二丁烯、三乙烯二胺、双吗啉基二乙基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其特征在于,基于二异氰酸酯的量,催化剂优选以0.005至3.5重量%的量存在;所述含氟二醇、二异氰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羟基酯的摩尔比为1:2:2;所述结晶性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

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光引发剂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苄基缩酮、羟基酮、胺酮和酰基氧化膦诸如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盛昌李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威高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