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麻醉开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73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麻醉开口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支撑架展板等,左支架柱与右支架柱交叉布置形成支架,支架下端支撑在支撑架展板上,支撑架展板上方与支架之间形成供患者头部平躺的空间;压舌拉钩的一端设置挂钩用于钩在支架的交叉处,压舌拉钩的另一端设置压舌板用于压制患者舌头,挂钩与压舌板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滑动安装在压舌拉钩固定器上,压舌拉钩固定器上远离压舌板的一侧滑动安装有上齿固定器,用于固定患者上排牙齿,上齿固定器和压舌板相对反向布置从而共同撑开患者口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手术时长,避免对口咽部组织反复牵拉,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及不舒适感,降低了气管导管、麻醉管移位、滑脱的风险。滑脱的风险。滑脱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麻醉开口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腔麻醉开口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口腔麻醉开口器,又称张口器,是在呼吸困难、扁桃体手术或患者神志不清需洗胃等情况时用的撑开口腔的器械。适用于昏迷,须张口的特殊检查及呼吸道阻塞引起的窒息,能够在紧急情况时打开患者牙关紧闭的上下颚。现有的口腔麻醉开口器呈“U”形,开口器本体的两个端部分别固接有一个手柄。开口器本体具有弹性,开口器本体的两个侧臂在受到由外界压力的压迫时可以向开口器本体的内部或外部中弯曲,当外部压力消失时,开口器本体的两个侧臂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0003]然而,目前的口腔麻醉开口器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0055958U)公开了一种口腔麻醉开口器,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内部开设有支撑座槽,支撑座槽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导轨,导轨的内部开设有导轨槽,导轨槽的内部设有支柱,支柱的两端均与支撑座槽固定连接,导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开口臂,开口臂远离导轨的一端外侧套接有保护套,保护套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开口挡臂,开口挡臂远离保护套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倒刺,开口臂的内侧设有LED灯。
[0004]由于口腔麻醉开口器普遍采用半开口结构,不能方便安全的使患者保持开口状态。在患者开口后,仅具有限位装置,不能自由调节开口张开大小程度,不具备锁定装置,不能稳定的保持开口状态,不能按照患者年龄大小、体型大小随意更换压舌拉钩。没有设计使用支撑架展板和支架柱,幼儿患者使用胸部支撑架展板固定,容易压坏胸腔,同时通过手力提拉开口的大小状态,既费力又易脱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此外,在使用中通过压舌拉钩将舌体及气管导管、麻醉管压向另一侧,待一侧手术操作完毕,调整压舌拉钩与气管导管位置暴露另一侧扁桃体,这一过程中由于开口器的来回调整,增加了手术时长,且增大了不必要的口咽部组织反复牵拉操作,加剧患者术后的疼痛及不舒适感,也增加了气管导管移位、滑脱的风险,不能有效的保护患者。
[0005]小舌头(又称作悬雍垂),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鼾症的常用手术,术中切除部分悬雍垂、扁桃体和部分软腭,能够扩大咽腔并减少睡眠时上呼吸道阻力,改善通气。现有的口腔麻醉开口器尤其缺少对患者小舌头进行牵引的装置,在对小舌头进行手术时,需要借助额外的牵拉器械实现牵引,不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口腔麻醉开口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维持患者开口稳定、无法自由调节开口张开程度的问题,不再依靠医护人员的手臂力量来维持开口,减少了手术时长,避免不必要的口咽部组织反复牵拉而加剧患者术后的疼痛及不舒适感的发生,降低了气管导管、麻醉管移位、滑脱的风险。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口腔麻醉开口器,包括支撑架
展板、左支架柱、右支架柱、压舌拉钩固定器和压舌拉钩,所述左支架柱与右支架柱交叉布置形成支架,所述支架下端支撑在支撑架展板上,支撑架展板上方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供患者头部平躺的空间;所述压舌拉钩的一端设置挂钩用于钩在所述支架的交叉处,压舌拉钩的另一端设置压舌板用于压制患者舌头,挂钩与压舌板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滑动安装在压舌拉钩固定器上,压舌拉钩固定器上远离压舌板的一侧滑动安装有上齿固定器,用于固定患者上排牙齿,所述上齿固定器和压舌板相对反向布置从而共同撑开患者口腔。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压舌拉钩固定器包括滑轨和连接在滑轨末端的支撑架,滑轨上贯穿开设通孔,滑轨背部设置压舌固定锁卡,沿所述连接部的表面设置若干卡位凹槽,压舌固定锁卡的头部穿过通孔并与卡位凹槽配合。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轨背部设置推拉手柄,用于带动压舌拉钩固定器相对连接部滑动,以调整所述上齿固定器与压舌板之间的距离。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压舌板上开设吸引管通道,供吸引管伸入,所述吸引管的一端向上倾斜并开设吸引口,吸引口的外缘开设“V”字形的刃口,用于切除患处组织,吸引管的另一端安装手柄,手柄上开设用于外接负压设备的吸引接口。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沿所述吸引管通道两侧的压舌板表面设置若干防滑凹槽用于卡紧吸引管。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左支架柱上端开设若干左支架柱穿孔,右支架柱上端开设若干右支架柱穿孔,各左支架柱穿孔中的一个叠放在各右支架柱穿孔中的一个上,形成交叉相叠的支架柱穿孔,供挂钩钩入。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展板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固定圆孔,左支架柱、右支架柱的下端插入固定圆孔内,所述空间的大小根据左支架柱、右支架柱插入固定圆孔的位置进行调节。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齿固定器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上齿固定器包括至少一个左上齿固定器和至少一个右上齿固定器;所述支撑架呈“C”字形,根据“C”字形开口方向的不同,所述支撑架具有左弯支撑架和右弯支撑架二种结构。
[00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压舌拉钩具有至少三种大小规格,供口腔大小不同的患者使用。
[00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上滑动安装小舌拉钩组件,该小舌拉钩组件包括滑动座和滑动板,滑动座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滑动板沿垂直于所述支撑架的方向滑动连接在滑动座上,滑动板顶端设置拉钩手柄,滑动板另一端设置小舌拉钩用于钩住患者小舌。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1、通过上齿固定器钩住患者上排牙齿,同时借助相对反向布置的压舌板压制患者舌头,从而共同撑开患者口腔,保证医护人员获得足够的手术视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0019]2、压舌拉钩固定器的滑轨与压舌拉钩通过卡位凹槽实现自锁紧,手术时通过推拉手柄即可调整张口大小(即压舌板与上齿固定器的距离),避免了由于患者口腔大小不同而来回调整及更换压舌拉钩的困扰;
[0020]3、压舌板上设置吸引通道,便于手术时同步进行麻醉或吸引操作,吸引管的头部
设置“V”字形的刃口,便于切除患处组织;
[0021]4、压舌板表面设置防滑凹槽,可以有效的将吸引管固定在舌根的中部,避免其出现滑脱以及移位的情况;
[0022]5、支架可通过左、右支架柱上的支架柱穿孔来调节高度、撑开大小,配合设置在支撑架展板上的固定圆孔,可适应不同患者头部、背部大小;
[0023]6、提供左弯支撑架和右弯支撑架二种结构,以满足不同医护人员的操作习惯或特定手术的需求;
[0024]7、针对不同年龄段或口腔大小的患者,提供至少三种以上的压舌拉钩规格,便于根据手术需求进行替换;
[0025]8、在支撑架上增加能够自锁紧的小舌拉钩组件,方便在口腔撑开时,对患者的小舌进行牵拉。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压舌拉钩固定器与压舌拉钩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麻醉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展板(1)、左支架柱(2)、右支架柱(3)、压舌拉钩固定器(4)和压舌拉钩(5),所述左支架柱(2)与右支架柱(3)交叉布置形成支架,所述支架下端支撑在支撑架展板(1)上,支撑架展板(1)上方与所述支架之间形成供患者头部平躺的空间(7);所述压舌拉钩(5)的一端设置挂钩(54)用于钩在所述支架的交叉处,压舌拉钩(5)的另一端设置压舌板(55)用于压制患者舌头,挂钩(54)与压舌板(55)之间通过连接部(56)连接,连接部(56)滑动安装在压舌拉钩固定器(4)上,压舌拉钩固定器(4)上远离压舌板(55)的一侧滑动安装有上齿固定器,用于固定患者上排牙齿,所述上齿固定器和压舌板(55)相对反向布置从而共同撑开患者口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麻醉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舌拉钩固定器(4)包括滑轨(46)和连接在滑轨(46)末端的支撑架,滑轨(46)上贯穿开设通孔(48),滑轨(46)背部设置压舌固定锁卡(45),沿所述连接部(56)的表面设置若干卡位凹槽(53),压舌固定锁卡(45)的头部穿过通孔(48)并与卡位凹槽(53)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麻醉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46)背部设置推拉手柄(47),用于带动压舌拉钩固定器(4)相对连接部(56)滑动,以调整所述上齿固定器与压舌板(55)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腔麻醉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舌板(55)上开设吸引管通道(51),供吸引管(6)伸入,所述吸引管(6)的一端向上倾斜并开设吸引口(64),吸引口(64)的外缘开设“V”字形的刃口(63),用于切除患处组织,吸引管(6)的另一端安装手柄(61),手柄(61)上开设用于外接负压设备的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屠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索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