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板输送机用可升降电缆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67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6
一种刮板输送机用可升降电缆槽,包括电缆槽主体、活挡板、升降组件,电缆槽主体的一侧与刮板输送机的中部槽固定,活挡板设在电缆槽本体远离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一侧,活挡板的左右两端与电缆槽本体形成插接槽,使相邻的两个电缆槽对接在一起后,形成整体式内嵌四层搭接结构,升降组件设在电缆槽本体远离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一侧,升降组件有两个,升降组件的下端与电缆槽本体的下部固定连接,升降组件的上端与活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升降组件能够带动活挡板沿电缆槽本体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整体内嵌四层搭接结构,提高了电缆槽强度,保证相邻电缆槽在输送机溜槽水平、垂直弯曲时,依然能够顺利升高降低电缆槽至所需高度。然能够顺利升高降低电缆槽至所需高度。然能够顺利升高降低电缆槽至所需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刮板输送机用可升降电缆槽


[0001]本技术涉及刮板输送机
,尤其涉及一种刮板输送机用可升降电缆槽。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刮板输送机升降电缆槽,由于单层搭接、单油缸支撑,在较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时,挡板升高会导致挡板左右晃动,对连接销轴不断进行扭转剪切,连接销轴产生屈服疲劳会变形甚至断裂的情况,若连接销轴发生断裂,挡煤板瞬间落下,给井下人员操作支架和设备维护均带来了安全隐患,对矿井生产也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采用普通单油缸,无法具有高度保持功能,一段时间后,电缆槽在重力作用下液压系统溃液,高度自行降低,井下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该种传统升降电缆槽在大采高工作面中使用,无法较好地适应工作面的变化,导致设备运行能力较差,电缆槽强度较低,在人员维护和操作上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刮板输送机用可升降电缆槽。
[0004]一种刮板输送机用可升降电缆槽,包括电缆槽主体、活挡板、升降组件,所述电缆槽主体的一侧与刮板输送机的中部槽固定,所述活挡板设置在电缆槽本体远离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一侧,活挡板与电缆槽本体滑动连接,活挡板的左右两端与电缆槽本体形成插接槽,使相邻的两个电缆槽对接在一起后,形成整体式内嵌四层搭接结构,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电缆槽本体远离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一侧,升降组件有两个,升降组件的下端与电缆槽本体的下部固定连接,升降组件的上端与活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升降组件能够带动活挡板沿电缆槽本体上下滑动。
[0005]优选的,所述活动板及电缆槽本体上均设置有网格窗,所述网格窗位于两个升降组件之间。
[0006]优选的,所述电缆槽本体远离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沿电缆槽本体的纵向方向设置,并且滑道位于网格窗的两侧。
[0007]优选的,所述活挡板上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滑道相匹配,使导向板能够沿滑道上下滑动。
[0008]优选的,所述滑道呈“L”形,滑道与电缆槽本体靠近活挡板的一侧表面之间留有能够使活挡板插入的间隙。
[0009]优选的,所述电缆槽本体的下部设置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与升降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升降组件的上端固定连接。
[001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刮板输送机用可升降电缆槽,包括电缆槽主体、活挡板、升降组件,电缆槽主体的一侧与刮板输送机的中部槽固定,活挡板设置在电缆槽本体远离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一侧,活挡板与电缆槽本体滑动连接,活挡板的左右两端与电缆槽本体形成插接槽,使相邻的两个电缆槽对接在一起后,形成整体式内嵌四层搭接结构,升降组件设置在电缆槽本体远离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一侧,升降组件有两个,升降组件的下端与电缆槽本体的下部固定连接,升降组件的上端与活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升降组件能够带动活挡板沿电缆槽本体上下滑动;本技术采用整体内嵌四层搭接结构,提高了电缆槽强度,保证相邻电缆槽在输送机溜槽水平、垂直弯曲时,依然能够顺利升高降低电缆槽至所需高度,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利用电液控制系统来实现双升降组件的升降,从而带动活挡板的升高和降低,从而适应大采高大倾角工作面的采煤需求。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活动板升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电缆槽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活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相邻的两个电缆槽连接在一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电缆槽主体01、活挡板02、升降组件03、插接槽04、网格窗05、滑道06、导向板07、连接台08、连接座09、中部槽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下”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请参看图1至图7,一种刮板输送机用可升降电缆槽,包括电缆槽主体01、活挡板02、升降组件03,电缆槽主体01的一侧与刮板输送机的中部槽固定,活挡板02设置在电缆槽本体远离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一侧,活挡板02与电缆槽本体滑动连接,活挡板02的左右两端与电缆槽本体形成插接槽04,使相邻的两个电缆槽对接到对应的插接槽04内后,形成整
体式内嵌四层搭接结构,采用整体内嵌四层搭接结构,提高了电缆槽强度,并且经过验证计算,保证相邻电缆槽在输送机溜槽水平、垂直弯曲时,依然能够顺利升高降低电缆槽至所需高度,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结构无缝搭接,防溢煤效果好;而以往电缆槽采用螺栓连接板活搭接形式,不适用大采高工作面使用,难维护、人员劳动强度大,结构不可靠;比单层搭接电缆槽大幅度提升电缆槽强度。升降组件03设置在电缆槽本体远离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一侧,升降组件03有两个,其中,升降组件03采用带单向锁的液压油缸。升降组件03的下端与电缆槽本体的下部固定连接,升降组件03的上端与活挡板02的上端固定连接,升降组件03能够带动活挡板02沿电缆槽本体上下滑动。升降组件03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控制,来实现电缆槽的高度变化,满足电缆槽升高后稳定在某一高度,不因回液造成电缆槽高度变化;并且该系统可接入设备电液控制系统中,与采煤机、液压支架协同工作,更加符合未来煤矿井下无人工作面的发展趋势和需求。而以往电缆槽无法调整,必须需要人员现场操作。
[0024]活动板及电缆槽本体上均设置有网格窗05,网格窗05位于两个升降组件03之间。而且该网格窗05的开窗位置适配采煤机的操作面板及信号接收器,即电缆槽在升高和降低的变化范围内均保证了采煤机的面板操作和遥控信号穿过与接收。
[0025]电缆槽本体远离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滑道06,滑道06沿电缆槽本体的纵向方向设置,并且滑道06位于网格窗05的两侧。活挡板02上设置有导向板07,导向板07与滑道06相匹配,使导向板07能够沿滑道06上下滑动。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刮板输送机用可升降电缆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槽主体、活挡板、升降组件,所述电缆槽主体的一侧与刮板输送机的中部槽固定,所述活挡板设置在电缆槽本体远离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一侧,活挡板与电缆槽本体滑动连接,活挡板的左右两端与电缆槽本体形成插接槽,使相邻的两个电缆槽对接在一起后,形成整体式内嵌四层搭接结构,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电缆槽本体远离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一侧,升降组件有两个,升降组件的下端与电缆槽本体的下部固定连接,升降组件的上端与活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升降组件能够带动活挡板沿电缆槽本体上下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板输送机用可升降电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挡板及电缆槽本体上均设置有网格窗,所述网格窗位于两个升降组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刮板输送机用可升降电缆槽,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超朱永年田振国冯勇波郭建军张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