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纸防双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268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纸防双张机构,包括吸附分离传送带、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固定架,所述吸附分离传送带的传送带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吸附分离传送带与第一传送带之间安装有第一超声波检测结构,所述吸附分离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之间安装有第二超声波检测结构;且下负压吸附定位结构的顶部开口与吸附分离传送带带体的顶部内表面相贴合;所述固定架底部安装有上负压吸附剥离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对称式的两组超声波检测结构,并结合负压吸力剥离结构,可以在进纸过程中对纸张进行超声波检测和纸张的自动剥离,无需停机操作,不仅大大降低了停机次数,同时也保证了印刷效率。时也保证了印刷效率。时也保证了印刷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纸防双张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进纸防双张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纸张在印刷过程中,由于纸张的不整齐或是机器调整不合理等原因,在进纸的时候就容易出现纸张双张的情况,一旦出现双张情况,如果设备不及时停下,就会出现印刷纸张重叠问题,很容易导致生产线卡模,进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因此印刷机基本都设计有防双张机构。
[0003]专利号为ZL201420230250.X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波单双张检测传感器,包括探头外壳、螺母、安装支架、第一航空插头、电源板、铜柱、信号板、塑料外壳、螺钉、第二航空插头、塑料隔套和表膜。该技术采用超声波进行物位测量时利用声波发射接收原理,通过一体探头发射超声波,另一个探头接收超声波,然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判断无纸、单张或多张状态判断,避免超声波传感器直接与介质接触,实现非接触测量,该技术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利用超声波传感器进行纸张状态的快速检测和状态判断,但其整体的结构设计过于简单,而且是单纯是依靠超声波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双张的通过的情况会自动控制设备停机,虽然可以避免印刷出错的情况,但每次自动停机后,都需要由人工进行手动纠错,整理完成后再重新启动设备,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同时也增加了停机次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印刷的整体加工效率。
[000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进纸防双张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大多数防双张机构都是单纯是依靠超声波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双张的通过的情况会自动控制设备停机,虽然可以避免印刷出错的情况,但每次自动停机后,都需要由人工进行手动纠错,整理完成后再重新启动设备,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同时也增加了停机次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印刷的整体加工效率。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进纸防双张机构,包括吸附分离传送带、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固定架,所述吸附分离传送带的传送带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吸附分离传送带与第一传送带之间安装有第一超声波检测结构,所述吸附分离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之间安装有第二超声波检测结构;
[0007]所述吸附分离传送带的中心设置有下负压吸附定位结构,且下负压吸附定位结构的顶部开口与吸附分离传送带带体的顶部内表面相贴合;
[0008]所述固定架底部安装有上负压吸附剥离结构,所述固定架上还安装有与第一超声波检测结构、第二超声波检测结构、下负压吸附定位结构和上负压吸附剥离结构相对应的主控制器。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超声波检测结构和第二超声波检测结构在吸
附分离传送带的两端呈对称式安装分布。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吸附分离传送带的两端呈对称式安装分布的第一超声波检测结构和第二超声波检测结构可以对传送中的纸张进行两次超声波检测,第一超声波检测结构在纸张经第一传送带向吸附分离传送带过渡时进行第一次检测,当第一超声波检测结构检测到纸张为双张时,会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并闪烁,同时将检测信号通过导线传输至主控制器,由主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控制上负压吸附剥离结构工作,产生负压吸力,使上层的纸张被吸起,实现与底层纸张的自动剥离,当单层纸张正常通过吸附分离传送带时,由第二超声波检测结构对纸张进行第二次超声波检测,检测正常设备正常工作,异常时控制整个设备停机,并由操作人员进行手动纠错。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超声波检测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上分别安装有超声波信号接收端和超声波信号发射端。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超声波信号接收端和超声波信号发射端可以根据印刷纸张的厚度设计检测标准值,当有纸张通过超声波信号接收端和超声波信号发射端之间时,超声波信号接收端会向超声波信号发射端发出超声波信号,并产生检测数值,若数值在单层纸张厚度误差的允许范围内,则纸张正常通过,反之则自动报警,并向主控制器发出异常信号。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超声波信号接收端和超声波信号发射端的中心轴线为同一垂直轴线。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负压吸附定位结构包括下罩体,所述下罩体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下负压吸管,下负压吸管的后端连接负压发生设备。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负压发生设备持续工作产生负压吸力,使得纸张在跟随吸附分离传送带移动时,其底部能被稳定吸附固定在吸附分离传送带的上表面。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罩体通过连接架与吸附分离传送带的支撑架固定,所述下罩体底端开设有通风孔,并与下负压吸管相贯通。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负压吸附剥离结构包括上罩体,所述上罩体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上负压吸管,所述上罩体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吸附板,所述吸附板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圆孔。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负压吸管的后端也连接有独立的负压发生设备,由负压发生设备间歇性工作,工作时产生负压吸力,使得双层的纸张在跟随吸附分离传送带移动时,其上层的纸张能够被上罩体产生的负压吸力吸起,从而实现与下层纸张的分离,以便后续工作人员可以直接从吸附板取下叠加的纸张,无需停机操作。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罩体固定在固定架的底部。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1.本技术通过设计对称式的两组超声波检测结构,并结合负压剥离结构,可以在进纸过程中对纸张进行超声波检测和纸张的自动剥离,无需停机操作,不仅大大降低了停机次数,同时也保证了印刷效率;
[0022]2.本技术通过设计对称式的超声波检测结构,可以对纸张进行两次检测,配合负压剥离结构,大大降低因纸张重叠而造成印刷失误的概率,同时也保证了检测效率,降低了出错率;
[0023]3.本技术通过设计负压剥离结构,可以自动完成双张纸张的自动剥离,无需人工停机纠错,不仅节省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同时也降低了印刷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超声波检测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上负压吸附剥离结构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0029]图6为本技术上负压吸附剥离结构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0030]图中:1、吸附分离传送带;2、第一传送带;3、第二传送带;4、第一超声波检测结构;401、第一安装架;402、第二安装架;403、超声波信号接收端;404、超声波信号发射端;5、第二超声波检测结构;6、下负压吸附定位结构;601、下罩体;602、下负压吸管;7、固定架;8、上负压吸附剥离结构;801、上罩体;802、上负压吸管;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纸防双张机构,包括吸附分离传送带(1)、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3)和固定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分离传送带(1)的传送带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吸附分离传送带(1)与第一传送带(2)之间安装有第一超声波检测结构(4),所述吸附分离传送带(1)与第二传送带(3)之间安装有第二超声波检测结构(5);所述吸附分离传送带(1)的中心设置有下负压吸附定位结构(6),且下负压吸附定位结构(6)的顶部开口与吸附分离传送带(1)带体的顶部内表面相贴合;所述固定架(7)底部安装有上负压吸附剥离结构(8),所述固定架(7)上还安装有与第一超声波检测结构(4)、第二超声波检测结构(5)、下负压吸附定位结构(6)和上负压吸附剥离结构(8)相对应的主控制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纸防双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声波检测结构(4)和第二超声波检测结构(5)在吸附分离传送带(1)的两端呈对称式安装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纸防双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声波检测结构(4)包括第一安装架(401)和第二安装架(402),所述第一安装架(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红亮
申请(专利权)人:沃瑞智能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