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翠云专利>正文

一种电泳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5967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泳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底座和封盖,底座上端面固定有主箱体,主箱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沉淀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动分料盘,使得沉淀腔内的电泳废水及其沉淀物分次进入分料腔内,而后通过下连接腔进入过滤腔内,利用U形滤网将废水中的沉淀物过滤出来,上清液通过排液口以及排液腔排出,通过过滤盘的转动使得沉淀物转动至球形刷左侧,并利用转动球形刷将沉淀物扫落至储料箱内,在加热管的加热下将沉淀物烘干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同时避免沉淀物在U形滤网上积聚,确保U形滤网的过滤效果,如此分次过滤使得沉淀腔内的废水能够连续沉淀,提高了电泳废水的处理效率。提高了电泳废水的处理效率。提高了电泳废水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泳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泳废水相关
,具体为一种电泳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泳是电泳现象的简称,现在多数用于电泳涂装、电泳喷涂等技术上,电泳废水主要是工件的脱脂及清洗水,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及悬浮物,COD高、色度大、含重金属等等。
[0003]传统的电泳废水处理方式主要是在其中加入混凝剂,使其内的有害物质沉淀,而后将絮状沉淀物过滤出来,例如公开号为CN212954618U的中国专利技术中公开的一种电泳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依次被分隔为混凝池、沉淀池、过滤池和消毒池,所述混凝池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所述混凝池顶部分别通过混凝剂加药管设有混凝剂药箱、通过助凝剂加药管设有助凝剂药箱,其主要通过在过滤池中部可拆卸的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层,使得经沉淀后的上层清液从下至上经过滤网层的过滤,提高了对废水的处理效果。
[0004]但是该技术中的沉淀池在絮状物沉淀时需要静止,故导致废水无法连续处理,待沉淀池中的上清液与沉淀物分离后,后续的废水才可重新进入沉淀池中沉淀,降低了电泳废水的处理效率,同时该技术中的过滤网层在过滤上清液中的沉淀物时,沉淀物会不断积聚在过滤网中,若不及时清理会影响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泳废水处理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泳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底座和封盖,所述底座上端面固定有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沉淀腔,所述沉淀腔内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下侧设置有分液组件,所述分液组件下侧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下侧设置有储料箱;
[0007]所述分液组件用于分次抽吸电泳废水内沉淀的絮状物,所述过滤组件用于过滤絮状物;
[0008]其中,所述分液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主箱体内的分料盘,所述分料盘内固定有电机轴,所述分料盘内设有三个开口向外的分料腔,三个所述分料腔以所述电机轴为中心周向分布,三个所述分料腔内均滑动配合有滑动板,三个所述分料腔分别和对应侧的所述分料腔底壁之间固定有分料弹簧;
[0009]其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盘,所述过滤盘内转动配合有排液管,所述过滤盘内设有三个开口向外的过滤腔,三个所述过滤腔以所述排液管为中心周向分布,三个所述过滤腔内壁上均固定有U形滤网。
[0010]有益地,所述沉淀腔下侧连通设有锥形腔,所述锥形腔下侧连通设有上连接腔,所述上连接腔下侧连通设有分料盘腔,所述电机轴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分料盘腔后侧壁内,其前侧部分向前延伸贯穿所述分料盘腔至前侧的所述分料盘腔前侧壁内,所述分料盘位于所述分料盘腔内,所述分料盘外周与所述分料盘腔内侧壁抵接,通过所述滑动板向靠近所
述下连接腔一侧方向运动时能够使得所述沉淀腔内的废水通过所述上连接腔进入所述分料腔内。
[0011]有益地,所述分料盘腔下侧设有过滤盘腔,所述分料盘腔和所述过滤盘腔之前连通设有下连接腔,所述过滤盘腔下侧连通设有烘干腔,所述排液管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烘干腔后侧壁内,所述排液管前侧部分向前延伸至所述烘干腔内,所述过滤盘位于所述烘干腔内,所述过滤盘上侧部分位于所述过滤盘腔内,所述过滤盘外周与所述过滤盘腔内侧壁抵接。
[0012]有益地,所述排液管内设有排液腔,所述排液腔后端开口设置,所述排液腔上侧连通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上端开口设置,三个所述过滤腔靠近所述排液管一侧均连通设有排液口,三个所述排液口能够与所述进液口连通设置,经过滤后的废水能够通过所述排液口和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排液腔内,并通过所述排液腔排出。
[0013]有益地,所述分料盘腔后侧设有皮带腔,所述皮带腔位于所述烘干腔后侧,所述电机轴和所述排液管后侧部分均向后延伸贯穿所述皮带腔至所述主箱体外,所述电机轴外周上和所述排液管外周上均固定有带轮,二个所述带轮均位于所述皮带腔内,二个所述带轮之间动力配合有皮带,所述主箱体后端面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轴后端和所述电机前端动力连接。
[0014]有益地,所述烘干腔右侧壁内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伸缩杆腔,所述伸缩杆腔左上端开口设置,所述伸缩杆腔内滑动配合有磁性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腔底壁上固定有电磁铁,所述磁性伸缩杆和所述电磁铁之间固定有伸缩弹簧,所述磁性伸缩杆内固定有刷料电机,所述刷料电机左上端动力连接有毛刷轴,所述毛刷轴左上侧部分向左上侧延伸至所述磁性伸缩杆外,所述毛刷轴左上端固定有球形刷,所述球形刷能够与所述U形滤网内侧壁抵接,利用所述球形刷的转动,能够将所述U形滤网表面的沉淀物刮落。
[0015]有益地,所述烘干腔前侧连通设有烘干座腔,所述烘干座腔前端开口设置,所述烘干座腔内滑动配合有烘干座,所述烘干座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储料箱槽,所述储料箱槽前端开口设置,所述储料箱和所述储料箱槽滑动配合,所述烘干座内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位于所述储料箱槽下侧,所述加热腔左右侧壁之间固定有均匀分布的加热管,通过所述加热管的加热,能够将所述储料箱内的沉淀烘干。
[0016]有益地,所述分料盘腔前侧设有锥齿轮腔,所述沉淀腔内壁内转动配合有环形转盘,所述环形转盘外侧设有环形齿轮腔,所述环形齿轮腔以所述环形转盘为中心环形设置,所述环形转盘外周固定有环形齿轮,所述环形齿轮以所述环形转盘环形设置,所述环形齿轮位于所述环形齿轮腔内,所述环形齿轮腔右侧连通设有齿轮腔,所述齿轮腔位于所述锥齿轮腔上侧,所述齿轮腔下侧壁内转动配合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上侧部分向上延伸至所述齿轮腔内,其下侧部分向下延伸至所述锥齿轮腔内,所述电机轴前侧部分向前延伸至所述锥齿轮腔内,所述电机轴前侧末端和所述齿轮轴下侧末端均固定有锥齿轮,二个所述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齿轮轴上侧末端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和所述环形齿轮啮合。
[0017]有益地,所述环形转盘内固定有搅拌轴,所述搅拌杆固定于所述搅拌轴外周上,所述封盖外侧面和所述主箱体上端面上均固定有连接板,二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能够抵接,并能够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封盖上侧面固定有进料口,利用所述搅拌杆的转动,能够将所述沉淀腔内的废水搅拌,使得废水与混凝剂混合均匀,提高沉淀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转动分料盘,使得沉淀腔内的电泳废水及其沉淀物分次进入分料腔内,而后通过下连接腔进入过滤腔内,利用U形滤网将废水中的沉淀物过滤出来,上清液通过排液口以及排液腔排出,通过过滤盘的转动使得沉淀物转动至球形刷左侧,并利用转动球形刷将沉淀物扫落至储料箱内,在加热管的加热下将沉淀物烘干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同时避免沉淀物在U形滤网上积聚,确保U形滤网的过滤效果,如此分次过滤使得沉淀腔内的废水能够连续沉淀,提高了电泳废水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泳废水处理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

A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分料盘部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泳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底座(10)和封盖(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端面固定有主箱体(17),所述主箱体(17)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沉淀腔(16),所述沉淀腔(16)内设置有搅拌杆(15),所述搅拌杆(15)下侧设置有分液组件(1),所述分液组件下侧设置有过滤组件(2),所述过滤组件(2)下侧设置有储料箱(53);所述分液组件(1)用于分次抽吸电泳废水内沉淀的絮状物,所述过滤组件(2)用于过滤絮状物;其中,所述分液组件(1)包括设置于所述主箱体(17)内的分料盘(18),所述分料盘(18)内固定有电机轴(35),所述分料盘(18)内设有三个开口向外的分料腔(38),三个所述分料腔(38)以所述电机轴(35)为中心周向分布,三个所述分料腔(38)内均滑动配合有滑动板(37),三个所述分料腔(38)分别和对应侧的所述分料腔(38)底壁之间固定有分料弹簧(39);其中,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盘(23),所述过滤盘(23)内转动配合有排液管(31),所述过滤盘(23)内设有三个开口向外的过滤腔(41),三个所述过滤腔(41)以所述排液管(31)为中心周向分布,三个所述过滤腔(41)内壁上均固定有U形滤网(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泳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腔(16)下侧连通设有锥形腔(21),所述锥形腔(21)下侧连通设有上连接腔(25),所述上连接腔(25)下侧连通设有分料盘腔(30),所述电机轴(35)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分料盘腔(30)后侧壁内,其前侧部分向前延伸贯穿所述分料盘腔(30)至前侧的所述分料盘腔(30)前侧壁内,所述分料盘(18)位于所述分料盘腔(30)内,所述分料盘(18)外周与所述分料盘腔(30)内侧壁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泳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盘腔(30)下侧设有过滤盘腔(40),所述分料盘腔(30)和所述过滤盘腔(40)之前连通设有下连接腔(24),所述过滤盘腔(40)下侧连通设有烘干腔(19),所述排液管(31)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烘干腔(19)后侧壁内,所述排液管(31)前侧部分向前延伸至所述烘干腔(19)内,所述过滤盘(23)位于所述烘干腔(19)内,所述过滤盘(23)上侧部分位于所述过滤盘腔(40)内,所述过滤盘(23)外周与所述过滤盘腔(40)内侧壁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泳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31)内设有排液腔(45),所述排液腔(45)后端开口设置,所述排液腔(45)上侧连通设有进液口(46),所述进液口(46)上端开口设置,三个所述过滤腔(41)靠近所述排液管(31)一侧均连通设有排液口(47),三个所述排液口(47)能够与所述进液口(46)连通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泳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盘腔(30)后侧设有皮带腔(32),所述皮带腔(32)位于所述烘干腔(19)后侧,所述电机轴(35)和所述排液管(31)后侧部分均向后延伸贯穿所述皮带腔(32)至所述主箱体(17)外,所述电机轴(35)外周上和所述排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翠云
申请(专利权)人:陈翠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