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量子阱的外延片、Micro-LED阵列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589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有量子阱的外延片、Micr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量子阱的外延片、Micro

LED阵列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
,具体涉及一种含有量子阱的外延片、Micro

LED阵列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Micro

LED作为第三代显示技术具有高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宽色域以及低功耗和长寿命等优点,被认为是实现AR/VR的理想显示技术。GaN基Micro

LED理论上可以实现全可见光波长的辐射,是制备全彩色Micro

LED显示器的理想材料。但随着LED发光波长的增加,GaN中In含量增加,这会导致发光有源区的量子阱与量子垒之间发生晶格失配,从而产生多种结构缺陷,如点缺陷、杂质、位错、V形缺陷等,且In浓度越高,缺陷数目越多。这些缺陷会充当SRH复合的复合中心,增加非辐射复合几率,从而降低了绿光波段GaN LED的内量子效率。过且高的In含量不仅带来了更多的缺陷,还在量子阱内引入了更大的极化电场,导致量子阱能带被拉伸变形,减少了空穴与电子的复合几率,这种现象被称为量子受限斯塔克效应(QCSE)。此外,由于InN和GaN之间的混溶性差,In成分的增加也导致InGaN阱层的化学不均匀性。相分离使得难以实现均匀的InGaN合金,甚至导致InGaN/GaN MQW有源区的退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量子效率GaN基蓝光与绿光Micro

LED阵列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可以生长出含有阶梯结构的量子阱,相比与常规结构的量子阱其具有更高Mciro

LED的量子效率和发光功率,且阵列结构的Micro

LED显示芯片也具有更好的光电、波长以及亮度一致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有量子阱的外延片,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蓝宝石衬底、第一掺杂层、多量子阱层和第二掺杂层;其中,所述蓝宝石衬底上设置有若干个阵列分布的岛状结构,相邻的岛状结构之间形成凹陷结构,所述第一掺杂层、多量子阱层和第二掺杂层设置在所述凹陷结构内。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多量子阱层包括十个周期的量子阱,前三个所述周期的量子阱为低温量子阱,后七个所述周期的量子阱用于负责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其中,每个所述周期的量子阱的阱宽为3.5nm,垒宽为15nm。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掺杂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低温GaN缓冲层、无掺杂GaN层和N型掺杂N

GaN层;第二掺杂层包括P型掺杂P

GaN层。
[0008]进一步的,所述岛状结构在垂直于蓝宝石衬底所在平面上的高度为1.5mm~1.7mm,所述岛状结构的包底部长度为2.4mm~2.8mm;相邻的两个岛状结构的中心距离为3mm,且相邻的两个岛状结构的边缘的底部距离为0.6mm~0.2mm;所述低温GaN缓冲层的厚度为10nm~20nm,所述无掺杂GaN层的厚度为2μm~5μm,所述N型掺杂N

GaN层的厚度为1μm~3μm,Si掺杂浓度为2.6
×
10
19
cm
‑3;所述P型掺杂P

GaN层的厚度为100nm~200nm,Mg掺杂
浓度为2.2
×
10
20
cm
‑3。
[000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含有量子阱的外延片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蓝宝石衬底:对蓝宝石衬底进行打磨处理和抛光处理,之后在所述蓝宝石衬底进行图形化处理,以形成若干个阵列分布的所述岛状结构;生长第一掺杂层:在所述蓝宝石衬底上生长所述第一掺杂层;生长多量子阱层:以蓝光量子阱的In组分掺杂含量为17%,绿光量子阱的In组分掺杂含量为28%,多量子阱层的周期数为10,其中前三周期量子阱为低温量子阱,后七周期量子阱负责电子与空穴的复合的参数,在所述所述第一掺杂层上生长所述多量子阱层;生长第二掺杂层:在所述多量子阱层上生长所述第二掺杂层,得到所述含有量子阱的外延片。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蓝宝石衬底上生长所述第一掺杂层的步骤中,具体包括:先在所述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低温GaN缓冲层,之后提高温度至1000℃~1100℃,在低温GaN缓冲层上生长无掺杂GaN层,再利用SiH4作为MO源、在1100℃的温度下,在所述无掺杂GaN层上生长N型掺杂N

GaN层;在所述多量子阱层上生长所述第二掺杂层的步骤中,具体包括:所述多量子阱层上先生长低Mg掺杂浓度的P

GaN层;然后保持高温高压的状态下通入三甲基铝,再在所述低Mg掺杂浓度的P

GaN层上生长4周期~9周期的AlGaN/P

GaN层;将温度升高至1000℃,在所述AlGaN/P

GaN层上生长高温P掺杂层(High Temperature p

doped layer,HTP);在所述高温P掺杂层上生长重掺杂P型GaN层,Mg离子的掺杂浓度量级为10
20
cm
‑3。
[0011]进一步的,在生长多量子阱层的步骤中,具体包括:生长常规结构的蓝光量子阱,在关闭TMIn气阀的情况下,控制生长温度为853℃,生长量子垒;之后降温至788℃时,打开TMIn气阀放出In源生长势阱层,此时载气流量为1300sccm;其中,3.5nm厚的量子阱需要生长240s,之后关闭TMIn阀并升高温度生长量子垒,完成一个周期的量子阱和量子垒生长;生长含有阶梯阱边的量子阱:通过稳定TMIn的流量,控制生长温度的方法来调控量子阱中的In组分,在量子垒生长完成后,降低温度的同时打开TMIn阀,生长In含量渐进的阶梯量子阱;其中,绿光势垒温度为796℃,势阱生长温度为746℃,载气流量为2000sccm,生长3nm量子阱需200s。
[0012]第三发面,本专利技术又一种Micro

LED阵列芯片该Micro

LED阵列芯片包括:如上述含有量子阱的外延片,以及TO光罩板、MESA光罩板、ISO光罩板、N

PAD光罩板、PV光罩板和P

PAD光罩板。
[0013]进一步的,该Micro

LED阵列芯片的分辨率为16
×
16,单颗像素尺寸为80μm
×
80μm,每颗所述像素采用正装结构;其中,发光有源区尺寸为50μm
×
60μm,像素间距为86μm,阵列尺寸为1.37mm
×
1.37mm。
[0014]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也提供Micro

LED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外延片前清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量子阱的外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蓝宝石衬底、第一掺杂层、多量子阱层和第二掺杂层;其中,所述蓝宝石衬底上设置有若干个阵列分布的岛状结构,相邻的岛状结构之间形成凹陷结构,所述第一掺杂层、多量子阱层和第二掺杂层设置在所述凹陷结构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量子阱的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量子阱层包括十个周期的量子阱,前三个所述周期的量子阱为低温量子阱,后七个所述周期的量子阱用于负责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其中,每个所述周期的量子阱的阱宽为3.5nm,垒宽为15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量子阱的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掺杂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低温GaN缓冲层、无掺杂GaN层和N型掺杂N

GaN层;第二掺杂层包括P型掺杂P

GaN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量子阱的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岛状结构在垂直于蓝宝石衬底所在平面上的高度为1.5mm~1.7mm,所述岛状结构的包底部长度为2.4mm~2.8mm;相邻的两个岛状结构的中心距离为3mm,且相邻的两个岛状结构的边缘的底部距离为0.6mm~0.2mm;所述低温GaN缓冲层的厚度为10nm~20nm,所述无掺杂GaN层的厚度为2μm~5μm,所述N型掺杂N

GaN层的厚度为1μm~3μm,Si掺杂浓度为2.6
×
10
19
cm
‑3;所述P型掺杂P

GaN层的厚度为100nm~200nm,Mg掺杂浓度为2.2
×
10
20
cm
‑3。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有量子阱的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蓝宝石衬底:对蓝宝石衬底进行打磨处理和抛光处理,之后在所述蓝宝石衬底进行图形化处理,以形成若干个阵列分布的所述岛状结构;生长第一掺杂层:在所述蓝宝石衬底上生长所述第一掺杂层;生长多量子阱层:以蓝光量子阱的In组分掺杂含量为17%,绿光量子阱的In组分掺杂含量为28%,多量子阱层的周期数为10,其中前三周期量子阱为低温量子阱,后七周期量子阱负责电子与空穴的复合的参数,在所述所述第一掺杂层上生长所述多量子阱层;生长第二掺杂层:在所述多量子阱层上生长所述第二掺杂层,得到所述含有量子阱的外延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量子阱的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蓝宝石衬底上生长所述第一掺杂层的步骤中,具体包括:先在所述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低温GaN缓冲层,之后提高温度至1000℃~1100℃,在低温GaN缓冲层上生长无掺杂GaN层,再利用SiH4作为MO源、在1100℃的温度下,在所述无掺杂GaN层上生长N型掺杂N

GaN层;在所述多量子阱层上生长所述第二掺杂层的步骤中,具体包括:所述多量子阱层上先生长低Mg掺杂浓度的P

GaN层;然后保持高温高压的状态下通入三甲基铝,再在所述低Mg掺杂浓度的P

GaN层上生长4周期~9周期的AlGaN/P

GaN层;将温度升高至1000℃,在所述AlGaN/P

GaN层上生长高温P掺杂层;在所述高温P掺杂层上生长重掺杂P型GaN层,Mg离子的掺杂浓度量级为10
20
cm
‑3。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量子阱的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长多量子阱层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生长常规结构的蓝光量子阱,在关闭TMIn气阀的情况下,控制生长温度为853℃,生长量子垒;之后降温至788℃时,打开TMIn气阀放出In源生长势阱层,此时载气流量为1300sccm;其中,3.5nm厚的量子阱需要生长240s,之后关闭TMIn阀并升高温度生长量子垒,完成一个周期的量子阱和量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设张纯苏萍吴逸凡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