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模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5890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跨度模板支撑装置,包括第一立杆,所述第一立杆上端为第二外螺纹杆,所述第一立杆与所述第二外螺纹杆的交接处连接有第三圆环,所述第二外螺纹杆上自下而上分别连接第一圆环组件和第二圆环组件,所述第一圆环组件两端分别各连接一组连接杆组件,所述第二圆环组件上连接方钢管的中部,两组所述连接杆组件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方钢管的两端,所述方钢管的上端面设置有顶托组件;所述第一立杆的下端连接底座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直接支撑在下部梁上,既能保持整个架体的稳定性,又能够达到支撑上部梁的目的。具有节约立杆使用和保证框架结构梁稳定支撑的优点。框架结构梁稳定支撑的优点。框架结构梁稳定支撑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模板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跨度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施工现场模板支撑立杆密集,耗材多,费用多,影响施工效率;框架结构在进行梁模板支撑时,梁底部支撑最低需要两根立杆支撑来保持稳定性,而高层框架结构进行支撑时,其下部梁宽度不足,现场往往会缩小两根立杆间距以达到两根立杆全部支撑在下部梁上的目的,导致其稳定性不足,造成了极大的风险。因此需要一种可直接支撑在下部梁上,既能保持整个架体的稳定性,又能够达到支撑上部梁的目的,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大跨度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大跨度模板支撑装置,可直接支撑在下部梁上,既能保持整个架体的稳定性,又能够达到支撑上部梁的目的。具有节约立杆使用和保证框架结构梁稳定支撑的优点。
[000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跨度模板支撑装置,包括第一立杆,所述第一立杆上端为第二外螺纹杆,所述第一立杆与所述第二外螺纹杆的交接处连接有第三圆环,所述第二外螺纹杆上自下而上分别连接第一圆环组件和第二圆环组件,所述第一圆环组件两端分别各连接一组连接杆组件,所述第二圆环组件上连接方钢管的中部,两组所述连接杆组件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方钢管的两端,所述方钢管的上端面设置有顶托组件;所述第一立杆的下端连接底座组件,所述方钢管的上端面开设方钢管溜槽,所述方钢管的上端面两端连接有第一钢板;所述方钢管的两端各开设一个第二孔洞。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圆环组件包括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外螺纹杆上,所述第一圆环的下端面连接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下端连接有紧固螺丝;所述第一圆环上端面两侧各连接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各开设一个第二预留孔;所述第一圆环上开设有第一孔洞,所述连接件下端穿过所述第一孔洞通过扣件和旋转螺杆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圆环组件包括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外螺纹杆上端,所述方钢管中部连接第七螺母,所述方钢管通过所述第七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外螺纹杆上;所述方钢管上端面所述第二外螺纹杆两侧各连接一块第二钢板。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杆件、第三连接杆件和套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件和所述第三连接杆件的相对端各连接一根第二螺杆;所述套杆的内壁两端分别各叠放式的连接第五螺母和第六螺母,两根所述第二螺杆从所述套杆的两端穿入所述套杆内部;所述第三连接杆件通过所述连接件上开设的所述第二预留孔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件上端通过第一连接杆件与所述方钢管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件上开设有第一预留孔,所述第一预留孔内设置有第三插销,所述第二连接杆件上端和所述第一连接杆件通过所述第三插销连接;所述第一连接
杆件与耳垫为一个整体,第三螺杆从所述方钢管内部穿出穿过所述耳垫至所述第一连接杆件,并通过第四螺母紧固,所述第三螺杆的两端与所述方钢管和所述耳垫接触的侧壁都设置有垫片。
[0009]优选的,所述顶托组件包括各设置在所述方钢管上端面两端的支撑杆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方钢管上端面中部的顶托螺杆,所述顶托螺杆下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外螺纹杆内壁,顶托的下端连接第一外螺纹杆,所述第一外螺纹杆螺纹连接在所述顶托螺杆上端内壁。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壁下端连接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内连接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端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杆下端穿过所述方钢管溜槽连接第三螺母;所述支撑杆上端内壁螺纹连接第一外螺纹杆,所述第一外螺纹杆上端连接顶托。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组件包括第二立杆,所述第一立杆下端套接所述第二立杆,所述第二立杆下端套接在套筒内;铁块上开设有十字交叉的预留拉杆口,所述预留拉杆口内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套筒下端连接;所述铁块内部设置有两根轴杆,所述轴杆上设置有卡扣齿轮,所述轴杆上设置有轴承卡齿;所述铁块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三预留孔;两根所述轴杆的两端各设置有一根第一插销,所述第一插销通过折杆连接在所述轴杆上。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立杆,第一立杆上端设置第二外螺纹杆,第一立杆与第二外螺纹杆的交接处设置第三圆环,第二外螺纹杆上自下而上分别连接第一圆环组件和第二圆环组件,第一圆环组件两端分别各连接一组连接杆组件,两组连接杆组件的上端设置在方钢管的两端,方钢管的上端面设置顶托组件;第一立杆的下端设置底座组件,通过应用本装置,盘口立杆的使用减少了2/3,节省了大量的材料,扩大了施工空间;解决了框架结构边梁立杆支撑不稳定问题,有效的减少了施工风险,为现场的施工高效安全的进行提供了有效保证。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大跨度模板支撑装置主视图;
[0014]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5]图3是图1中B处放大图;
[0016]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大跨度模板支撑装置卡扣齿轮位置细节图;
[0017]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大跨度模板支撑装置铁块内部细节图;
[0018]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大跨度模板支撑装置第三螺杆连接细节图;
[0019]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大跨度模板支撑装置方钢管上视图;
[0020]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大跨度模板支撑装置第一圆环细节图;
[0021]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大跨度模板支撑装置连接件细节图。
[0022]图中:1、顶托;2、第一外螺纹杆;2

1、支撑杆;3、第一钢板;4、第一螺母;5、第一螺杆;6、第二螺母;8、第三螺母;8

1、方钢管;9、耳垫;9

1、第三螺杆;10、第四螺母;10

1、垫片;11、第一预留孔;12、第一连接杆件;13、第二连接杆件;13

1、第三连接杆件;14、第五螺母;15、第六螺母;16、第二螺杆;16

1、套杆;17、紧固螺丝;18、定位块;19、第一圆环;19

1、第一孔洞;20、第二预留孔;20

1、旋转螺杆;21、连接件;21

1、扣件;22、第二圆环;22

1、第
二孔洞;23、第七螺母;24、第二钢板;25、第二外螺纹杆;26、顶托螺杆;28、第三圆环;29、第一立杆;30、第二立杆;30

1、套筒;32、方钢管溜槽;35、铁块;36、轴杆;37、预留拉杆口;38、卡扣齿轮;39、轴承卡齿;39

1、折杆;39

2、第一插销;40、第三预留孔;41、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杆(29),所述第一立杆(29)上端为第二外螺纹杆(25),所述第一立杆(29)与所述第二外螺纹杆(25)的交接处连接有第三圆环(28),所述第二外螺纹杆(25)上自下而上分别连接第一圆环组件和第二圆环组件,所述第一圆环组件两端分别各连接一组连接杆组件,所述第二圆环组件上连接方钢管(8

1)的中部,两组所述连接杆组件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方钢管(8

1)的两端,所述方钢管(8

1)的上端面设置有顶托组件;所述第一立杆(29)的下端连接底座组件,所述方钢管(8

1)的上端面开设方钢管溜槽(32),所述方钢管(8

1)的上端面两端连接有第一钢板(3);所述方钢管(8

1)的两端各开设一个第二孔洞(22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组件包括第一圆环(19),所述第一圆环(19)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外螺纹杆(25)上,所述第一圆环(19)的下端面连接定位块(18),所述定位块(18)下端连接有紧固螺丝(17);所述第一圆环(19)上端面两侧各连接一个连接件(21),所述连接件(21)上各开设一个第二预留孔(20);所述第一圆环(19)上开设有第一孔洞(19

1),所述连接件(21)下端穿过所述第一孔洞(19

1)通过扣件(21

1)和旋转螺杆(20

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环组件包括第二圆环(22),所述第二圆环(22)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外螺纹杆(25)上端,所述方钢管(8

1)中部连接第七螺母(23),所述方钢管(8

1)通过所述第七螺母(23)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外螺纹杆(25)上;所述方钢管(8

1)上端面所述第二外螺纹杆(25)两侧各连接一块第二钢板(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跨度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杆件(13)、第三连接杆件(13

1)和套杆(16

1),所述第二连接杆件(13)和所述第三连接杆件(13

1)的相对端各连接一根第二螺杆(16);所述套杆(16

1)的内壁两端分别各叠放式的连接第五螺母(14)和第六螺母(15),两根所述第二螺杆(16)从所述套杆(16

1)的两端穿入所述套杆(16

1)内部;所述第三连接杆件(1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完颜斗劲滕志鹏张绍强许晓春胡彬彬陈伟刘楠胡兴源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