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581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见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装置,包括灯罩,所述灯罩的内部设置有LED通信组件,所述LED通信组件包括安装基座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两侧的LED灯体板和驱动电路板,所述灯罩内还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驱动电路板的同侧并用于驱动所述LED通信组件相对于所述灯罩前后移动,所述灯罩的后侧设置有安装盒,所述灯罩与所述安装盒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安装盒内开设有安装腔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LED通信组件和驱动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装置的通信范围可灵活调节,以适应多种可见光通信场景。通信场景。通信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可见光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可见光通信技术是指利用半导体(LED)器件高速点灭的发光响应特性,将LED发出的用肉眼察觉不到的高速速率调制的光载波信号来对信息进行调制和传输,然后利用光电二极管等光电转换器件接收光载波信号,并获得信息使可见光通信与LED照明相结合构建出LED照明和通信两用基站灯,它是一种在白光LED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的无线光通信技术。
[0003]室内无线光通信系统的链路方式有多种,一般可分为定向和不定项通信。所谓定向与不定向通信的区别,主要在于发射角度问题。对发射机来讲,如果其发射的光束发散角很小,发出光束近乎平行,则称其为定向发射机。同样,如果接收机的视场角范围很小,则称其为定向接收机。若发射机和接收机均为定向,接发两端对准时就建立了一条链路,这条链路就称为定向链路。相反,非定向链路使用的是大角度的接收机和发射机。而现有技术中的可见光通信发射装置的LED灯条与灯罩的角度相对固定不可调节,从而导致该种发射装置的通信范围固定不可调节,在灯体安装完成后不易再进行调试,因此,还需要对该种发射装置进行一定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装置,所述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装置的通信范围可灵活调节,以适应多种可见光通信场景。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装置,包括灯罩,所述灯罩的内部设置有LED通信组件,所述LED通信组件包括安装基座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两侧的LED灯体板和驱动电路板,所述灯罩内还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驱动电路板的同侧并用于驱动所述LED通信组件相对于所述灯罩前后移动,所述灯罩的后侧设置有安装盒,所述灯罩与所述安装盒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安装盒内开设有安装腔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LED通信组件和驱动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灯罩两侧的第一丝杆轴和第二丝杆轴,所述第一丝杆轴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丝杆轴上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基座铰接,所述第二滑块上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基座铰接,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杆轴和第二丝杆轴转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的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所述第一丝杆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
杆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第二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在第一丝杆轴与第二丝杆轴之间开设有出风通孔,所述安装盒的截面为圆环状且所述安装盒的内部设置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出风通孔同轴设置,且所述出风通道内设置有微型引风机,所述微型引风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灯罩上还设置有进风通道。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通道包括第一进风通孔和第二进风通孔,所述LED通信组件的外侧设置有聚光灯杯且所述聚光灯杯固定安装在所述灯罩的内部,所述聚光灯杯的前端与所述灯罩之间设置有环状进风板,所述第一进风通孔间隔均匀地开设在所述进风板上,所述第二进风通孔设置在所述聚光灯杯靠近所述进风板的一端,且沿所述聚光灯杯的周向均匀分布。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进风板与所述灯罩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进风通孔的内侧设置有除尘滤网。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基座包括与所述驱动电路板抵接的第一散热板和与所述LED灯体板抵接的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与第二散热板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板与第二散热板上相对地设置有第一散热鳍和第二散热鳍,所述第一散热鳍与第二散热鳍交错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板靠近所述分隔板的一侧还对称地设置有两个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分别位于第一散热板的两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装置通过在灯罩内设置LED通信组件,并设置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该LED通信组件在所述灯罩内前后移动,从而改变该LED通信组件的发射角范围,以实现对通信范围的调节,可同时适用于定向通信和不定向通信。同时,该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装置通过在LED通信组件通过设置安装基座用于安装LED灯体板和驱动电路板,并通过在安装盒上设置出风通道、在分隔板上设置出风通孔对所述安装基座进行散热,有利于该LED通信组件的热量快速排出,从而降低该LED通信组件在工作时的环境温度,保证通信稳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装置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为:10,灯罩,20,LED灯体板,201,LED灯珠,21,驱动电路板,30,第一散热板,31,第一散热鳍,32,第一气流通孔,33,铰接座,40,第二散热板,41,第二散热鳍,42,第二气流通孔,43,连接柱,50,安装盒,51,安装腔,52,分隔板,521,出风通孔,53,控制器,60,安装板,61,第一丝杆轴,611,第一滑块,612,第一连杆,62,第二丝杆轴,621,第二滑块,622,第二连杆,63,第一马达,64,第二马达,70,出风通道,71,微型引风机,72,防护网板,80,进风板,81,第一进风通孔,82,除尘滤网,90,聚光灯杯,91,第二进风通孔,92,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装置,包括灯罩10,所述灯罩10的内部设置有LED通信组件,所述LED通信组件包括安装基座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两侧的LED灯体板20和驱动电路板21,所述LED灯体板20设置在所述灯罩10的开口侧且所述LED灯体板20上设置有若干LED灯珠201。所述灯罩10内还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驱动电路板21的同侧并用于驱动所述LED通信组件相对于所述灯罩10前后移动,所述灯罩10的后侧还设置有安装盒50,所述灯罩10与所述安装盒50之间设置有分隔板52,所述安装盒50内开设有安装腔51且所述安装腔51内设置有控制器53,所述LED通信组件和驱动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53电连接。在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10),所述灯罩(10)的内部设置有LED通信组件,所述LED通信组件包括安装基座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两侧的LED灯体板(20)和驱动电路板(21),所述灯罩(10)内还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驱动电路板(21)的同侧并用于驱动所述LED通信组件相对于所述灯罩(10)前后移动,所述灯罩(10)的后侧设置有安装盒(50),所述灯罩(10)与所述安装盒(50)之间设置有分隔板(52),所述安装盒(50)内开设有安装腔(51)且所述安装腔(51)内设置有控制器(53),所述LED通信组件和驱动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53)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灯罩(10)两侧的第一丝杆轴(61)和第二丝杆轴(62),所述第一丝杆轴(61)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611),所述第二丝杆轴(62)上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621),所述第一滑块(611)上铰接有第一连杆(612),所述第一连杆(612)远离所述第一滑块(61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基座铰接,所述第二滑块(621)上铰接有第二连杆(622),所述第二连杆(622)远离所述第二滑块(62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基座铰接,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杆轴(61)和第二丝杆轴(62)转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控制器(53)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腔(51)内的第一马达(63)和第二马达(64),所述第一丝杆轴(6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51)内并与所述第一马达(6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轴(6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51)内并与所述第二马达(6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马达(63)和第二马达(64)均与所述控制器(53)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L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同成杜勇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