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制食品用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5748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包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烤制食品用包装盒,包括下壳体,其内设有开口朝上的下腔体;上壳体,其盖装在所述下壳体上,且所述上壳体内设有开口朝下的上腔体,所述下腔体和所述上腔体共同构成用于容置装载物的空腔;所述下腔体的底部设有向上凸起的抬升部,所述抬升部为所述装载物在所述下壳体中的底部支撑结构,且所述抬升部与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水滴的容置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选的烤制食品用包装盒,能够将火鸡(或相似的烤制食品)进行抬升,以避免在下壳体底部汇聚的水滴对火鸡造成侵蚀,以保持火鸡整体口感均衡。口感均衡。口感均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烤制食品用包装盒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包装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烤制食品用包装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节日的国际化和多样化,例如圣诞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在中国日渐流行。其中感恩节作为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烤火鸡”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特色名菜,为了迎合市场和大众需求,“烤火鸡”也会在感恩节,甚至日常生活中出现在部分超市的商品栏中。
[0003]传统火鸡的打包包装方式就是将火鸡放在一个塑料盒上,然后用保鲜膜将其覆盖,交给采购者携带,或是采用例如申请号为CN201720981971.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火鸡盒,来对火鸡进行携带。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刚做好的火鸡(或者与火鸡相似的烤制食品)有一定的热量,会产生热量蒸汽,若是将其放在火鸡盒中进行携带,容易在盒体内壁上凝结形成水滴,这个水滴会顺着盒体侧壁流至盒体底部进行汇聚,汇聚的水滴会对火鸡的下表面造成侵蚀,导致火鸡受侵蚀部分的口感变软、变差。因此,大多数人会在进食火鸡时会对该部分进行切除并抛弃,十分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烤制食品用包装盒,能够将火鸡(或相似的烤制食品)进行抬升,以避免在下壳体底部汇聚的水滴对火鸡造成侵蚀,以保持火鸡整体口感均衡。
[0005]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0006]一种烤制食品用包装盒,包括:
[0007]下壳体,其内设有开口朝上的下腔体;
[0008]上壳体,其盖装在所述下壳体上,且所述上壳体内设有开口朝下的上腔体,所述下腔体和所述上腔体共同构成用于容置装载物的空腔;
[0009]所述下腔体的底部设有向上凸起的抬升部,所述抬升部为所述装载物在所述下壳体中的底部支撑结构,且所述抬升部与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水滴的容置槽。
[0010]进一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抬升部上设置有托载所述装载物的隔水件,所述隔水件从上至下地遮盖所述抬升部,且所述隔水件的边缘与所述侧壁之间形成有流通间隙,该流通间隙为所述侧壁上的水滴流至所述容置槽中的流动通道。
[0011]进一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抬升部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抬升部、以及围绕该第一抬升部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二抬升部,且所述第二抬升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抬升部的高度。
[0012]进一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水件的外缘上间隔地设有若干缺口,该缺口为所述流动通道的一部分。
[0013]进一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壳体的两侧设有提拉带,两个所述提拉带可相靠近
地相对于所述下壳体转动,以共同构成所述下壳体上的受力提拉结构。
[0014]进一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提拉带为所述下壳体的壳沿经切割形成的带状结构,且所述提拉带的两端均与所述壳沿的剩余部分相连。
[0015]进一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提拉带包括:
[0016]提拉部,其上设有让位孔;
[0017]连接部,其构成所述提拉部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连接结构。
[0018]进一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壳体上围绕其外周地设有凸轨部,所述上壳体上围绕其外周地设有卡装槽,且所述凸轨部与所述卡装槽适配相嵌接。
[0019]进一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卡装槽的一侧内壁上设有凸起的卡扣部,所述凸轨部的与该内壁相对的一侧壁上设有扣接槽,所述卡扣部与所述扣接槽适配相扣接。
[0020]进一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壳体的边缘处设有下壳体捏持部,所述上壳体的边缘处设有上壳体捏持部,所述下壳体捏持部和所述上壳体捏持部相靠近,且所述下壳体捏持部和/或所述上壳体捏持部上设有若干凸起的防滑部。
[0021]上述技术方案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
[0022]1、设置抬升部作为装载物,特别是烤火鸡,在下壳体中的底部支撑结构,能够对火鸡进行抬升,同时在抬升部与下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水滴的容置槽,以避免在容置槽中汇聚的水滴对火鸡造成侵蚀,以保持火鸡整体口感均衡。
[0023]2、在抬升部上设置隔水件,使抬升部通过隔水件来对装载物进行托载,可以将装载物与下壳体底部的水滴之间进行阻隔,来更好地避免在容置槽中汇聚的水滴对装载物造成侵蚀。
[0024]3、保持第二抬升部的高度低于第一抬升部的高度,可以使隔水件保持中部高、边缘低的放置状态,进而能够在重力作用下使隔水件上表面的水滴向两侧落下、并经流通间隙导流至容置槽中,避免水滴在隔水件上堆积。
[0025]4、在隔水件的外缘上间隔地设有若干缺口,使缺口也构成流动通道的一部分,能够有效避免水滴堆积在隔水件的边缘与下壳体的侧壁相接形成的夹角中。
[0026]5、通过设置能够形成下壳体上受力提拉结构的提拉带,改变了采购者对包装盒的携带方式,即采购者能够单手来对包装盒进行提拉携带;这样一方面提高便携性,另一方面,避免采购者托拿包装盒以被包装盒中的高热量物品烫伤。
[0027]6、通过设置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的嵌接、扣接结构,能够提高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的安装稳固性,降低上壳体脱落的可能,保证携带稳定。
[0028]进一步地或者更细节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0]图1为上下壳体装配示意图。
[0031]图2为下壳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隔水件装配示意图。
[0033]图4为隔水件装配剖视示意图。
[0034]图5为提拉带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提拉带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上下壳体扣接示意图。
[0037]图中所示:下壳体1、抬升部101、第一抬升部1011、第二抬升部1012、侧壁102、提拉带103、提拉部1031、让位孔1031a、连接部1032、壳沿104、凸轨部105、扣接槽1051、下壳体捏持部106、凹槽107、卡位部1071、限位缺口108、上壳体2、卡装槽201、卡扣部2011、上壳体捏持部202、隔水件3、缺口301、流通间隙x、防滑部b。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术语“竖直”、“水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描述中的
ꢀ“
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烤制食品用包装盒,包括:下壳体(1),其内设有开口朝上的下腔体;上壳体(2),其盖装在所述下壳体(1)上,且所述上壳体(2)内设有开口朝下的上腔体,所述下腔体和所述上腔体共同构成用于容置装载物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的底部设有向上凸起的抬升部(101),所述抬升部(101)为所述装载物在所述下壳体(1)中的底部支撑结构,且所述抬升部(101)与所述下壳体(1)的侧壁(102)之间形成有水滴的容置槽;所述抬升部(101)上设置有托载所述装载物的隔水件(3),所述隔水件(3)从上至下地遮盖所述抬升部(101),且所述隔水件(3)的边缘与所述侧壁(102)之间形成有流通间隙(x),该流通间隙(x)为所述侧壁(102)上的水滴流至所述容置槽中的流动通道。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制食品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部(101)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抬升部(1011)、以及围绕该第一抬升部(1011)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二抬升部(1012),且所述第二抬升部(1012)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抬升部(1011)的高度。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制食品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件(3)的外缘上间隔地设有若干缺口(301),该缺口(301)为所述流动通道的一部分。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制食品用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两侧设有提拉带(103),两个所述提拉带(103)可相靠近地相对于所述下壳体(1)转动,以共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子栋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环球新亿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