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建筑吊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5560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弧形建筑吊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主龙骨、多条吊杆和多个条形板,多条吊杆沿主龙骨间隔设置,吊杆一端通过膨胀螺丝与建筑体连接,另一端与主龙骨连接,主龙骨下面设置条形板,多个条形板沿主龙骨等距离间隔设置且通过自攻螺栓固定于主龙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条形板,每个条形板的长度不同,以便条形板板边与建筑的弧形线条相配合,保证多个条形板安装后的弧线成型效果,不需要在矩形面板中进行弧形切割。多个条形板沿主龙骨等距离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条形板之间存在间隙,间隙便于检修吊顶,在使用时期进行检修时,不需要对条形板进行拆卸。要对条形板进行拆卸。要对条形板进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弧形建筑吊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领域,并且具体涉及一种弧形建筑吊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建筑的布局和发展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综合水平,然而吊顶是影响建筑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传统材料相比,铝合金吊顶具有色泽优雅多样、立体感强、装饰效果好,材质轻,强度高,不易老化等特点。
[0003]常规吊顶一般是用封闭式方形板进行面板安装。中国专利CN105804309A公开一种吊顶扣板及吊顶,包括方形板体或长方体板。但在弧形建筑中,规整的矩形面板反而不太适宜使用,在安装过程弧形线条中还要进行大量的面板材料切割,造成材料损耗率过高,在使用时期进行检修时还需要对面板进行拆卸,增加人工的同时也难以保证铝合金面板进行多次安拆后的质量,影响使用效果。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弧形建筑吊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弧形建筑吊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设置多根条形板,条形板根据不同顶棚宽度制作成不同长度的条形面板,不需要在矩形面板中进行弧形切割。
[0006]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弧形建筑吊顶结构,包括主龙骨、多条吊杆和多个条形板,多条吊杆沿主龙骨间隔设置,吊杆一端通过膨胀螺丝与建筑体连接,另一端与主龙骨连接,主龙骨下面设置条形板,多个条形板沿主龙骨等距离间隔设置且通过自攻螺栓固定于主龙骨。
[0008]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弧形建筑吊顶结构的施工工法,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吊顶内部涂料:在吊顶内部进行三次涂料,第一、第二次涂料均使用排笔刷进行刷涂,并应用细砂纸将涂料面打磨平滑;第三次涂料采用喷枪进行喷涂;
[0010]2)放线定位:根据楼层标高1m水平控制线,按照设计标高,沿墙顶四周,弹出顶棚标高水平线,并沿顶棚的标高水平线,在墙上划好龙骨分档位置线;
[0011]3)膨胀螺栓吊杆安装:根据定位顶棚标高水平线及龙骨位置线,确定吊杆下端头的标高,吊杆通过膨胀螺钉固定在建筑顶棚上,相邻两个吊杆之间的间距控制在1200mm范围内;
[0012]4)主龙骨安装:将若干段龙骨吊挂在吊杆上,相邻两段龙骨通过连接件对接;
[0013]5)铝合金条形面板安装:将若干铝合金条形面板沿着主龙骨间隔设置,铝合金条形面板双手托起,把铝合金条形板的一边卡入龙骨的卡槽内,再顺势将另一边压入龙骨的
卡槽内;
[0014]6)L型铝合金条板包边:L型铝合金条板对外弧线铝合金条形板边缘进行包边处理。
[0015]本专利技术至少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条形板,每个条形板的长度不同,以便条形板板边与建筑的弧形线条相配合,保证多个条形板安装后的弧线成型效果,不需要在矩形面板中进行弧形切割。多个条形板沿主龙骨等距离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条形板之间存在间隙,间隙便于检修吊顶,在使用时期进行检修时,不需要对条形板进行拆卸。
[0017]2、本工法通过将封闭式吊顶改为开放式吊顶,现场可根据不同建筑顶棚宽度制作成不同长度的条形板,工法简单。外弧线采用铝合金L型包边条,不仅增加吊顶的外观美感,而且具有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0018]现在将参考附图仅通过示例的方式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附图中: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0]图2为图1实施例的A的放大图。
[0021]图3是图1实施例的条形板与L型板连接状态图。
[0022]图4是图1实施例的主龙骨的立体图。
[0023]图5是图1实施例的条形板的立体图。
[0024]图6是图1实施例的吊顶龙骨操作扳手的结构图。
[0025]图中标号为:1、主龙骨;2、吊杆;3、条形板;4、建筑体;5、自攻螺栓;6、L型板;11、卡槽;12、凸耳;13、通孔;21、螺母;31、连接部;61、竖直部;62、平板部;71、手柄板;72、第一操作板;73、第二操作板;74、凹槽;75、第一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文将参照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但应当知道的是,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该被理解为限制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在此提供这些实施例旨在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为完整,并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完全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吊顶的规整的矩形面板不适用弧形建筑,在安装过程弧形线条中还要进行大量的面板材料切割,在使用时期进行检修时还需要对面板进行拆卸,增加人工的同时也难以保证铝合金面板进行多次安拆后的质量,影响使用效果。专利技术人进行仔细分析后发现,出现上述技术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现有的吊顶采用的是封闭式的面板,相邻两个面板之间不存在间隙,需要检修吊顶时,需要将其拆卸下来。同时,现有吊顶安装在弧
形建筑时,还需要对规整的矩形面板进行弧形切割。基于以上分析,专利技术人主要对面板进行结构改进,将矩形面板改成条形板,利用每个条形板的长度不同,以便条形板板边与建筑的弧形线条相配合,不需要进行弧形切割。同时,相邻两个条形板之间存在间隙,间隙便于检修吊顶。
[0029]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弧形建筑吊顶结构包括主龙骨1、L型板6、多条吊杆2和多个条形板3,多条吊杆2沿主龙骨1间隔设置,吊杆2一端通过膨胀螺丝与建筑体4连接,另一端与主龙骨1连接,主龙骨1下面设置条形板3,多个条形板3沿主龙骨1等距离间隔设置且通过自攻螺栓5固定于主龙骨1。L型板6包括竖直部61和平板部62,竖直部61一侧与建筑体4连接,另一侧与平板部62连接,平板部62位于条形板3下方且通过自攻螺栓5与条形板3连接。条形板3与L型板6均采用铝合金材质。每个条形板3长度不同,厚度相同且优先0.8mm,板宽相同且优先为100mm。膨胀螺丝优选φ8膨胀螺丝,吊杆优选φ6圆钢。L型板6对外弧线条形板3边缘进行包边处理,达到防水效果,也能美化外边缘弧形线条。
[0030]可选地,主龙骨1间隔设有多个卡槽11,条形板3卡入卡槽11内。条形板3的横截面呈U型,条形板3开口两侧向内弯折延伸而出形成连接部31,条形板3开口一侧卡入一卡槽11内且连接部31拦挡于该卡槽11内,条形板3开口另一侧卡入另一卡槽11内且连接部31拦挡于该卡槽11内。主龙骨1设有凸耳12,凸耳12与条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弧形建筑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龙骨(1)、多条吊杆(2)和多个条形板(3),多条吊杆(2)沿主龙骨(1)间隔设置,吊杆(2)一端通过膨胀螺丝与建筑体(4)连接,另一端与主龙骨(1)连接,主龙骨(1)下面设置条形板(3),多个条形板(3)沿主龙骨(3)等距离间隔设置且通过自攻螺栓(5)固定于主龙骨(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建筑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1)间隔设有多个卡槽(11),条形板(3)卡入卡槽(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弧形建筑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板(3)的横截面呈U型,条形板(3)开口两侧向内弯折延伸而出形成连接部(31),条形板(3)开口一侧卡入一卡槽(11)内且连接部(31)拦挡于该卡槽(11)内,条形板(3)开口另一侧卡入另一卡槽(11)内且连接部(31)拦挡于该卡槽(1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弧形建筑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1)设有凸耳(12),凸耳(12)与条形板(3)通过自攻螺栓(5)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建筑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型板(6),L型板(6)包括竖直部(61)和平板部(62),竖直部(61)一侧与建筑体(4)连接,另一侧与平板部(62)连接,平板部(62)位于条形板(3)下方且通过自攻螺栓(5)与条形板(3)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弧形建筑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板(3)与L型板(6)均采用铝合金材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建筑吊顶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凤飞张润芳马小云曾刚彭永彬李文龙黄文胜于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