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膜膜泡内气体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5367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膜膜泡内气体冷却装置,属于吹膜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吹膜机模头与冷却循环装置,所述吹膜机模头上安装有冷却支架,所述冷却支架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棒;所述冷却支架包含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于吹膜机模头的顶部,所述安装座的内侧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冷却棒安装于固定块的顶部,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一套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控制降低膜泡里面的空气及膜坯料温度,并且带来薄膜的表面光泽度更好、透明度更高、手感更好、韧性度更强、拉伸度更高以及膜面不易起纹等诸多问题,带来吹膜工艺的实质性改变,解决吹膜膜泡里面的空气及膜坯料温度,是至今吹膜工艺的技术难点。术难点。术难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吹膜膜泡内气体冷却装置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吹膜冷却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吹膜膜泡内气体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3]吹膜是一种塑料薄膜制品加工方法,将塑料颗粒通过螺杆加热熔融,使塑料处于完全均匀塑化状态,在螺杆的推力下经过模芯挤出,将聚合物通过膜口挤出成管状膜坯,在较好的熔体流动状态下通过空压机气体,将管膜吹胀到所的直径及牵引夹棍拉伸到所的厚度,经过风机外部冷却定型后成为薄膜。
[0004]现有的工艺是吹膜膜泡内气体固定,气体无法进行循环冷却,为了保证薄膜的直径及厚度,牵引夹辊阻止了膜泡里的空气不外泄,使膜泡里面的空气不能产生循环冷却,以及高温聚合物不断从模口挤出所带来的温度,促使膜泡里面的空气及膜坯料温度高,造成生产出来的薄膜质量低下、韧性度差、拉伸强度低、透明度低、生产效率低、手感差及膜面易起纹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膜膜泡内气体冷却装置,以克服
技术介绍
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吹膜膜泡内气体冷却装置,包括吹膜机模头与冷却循环装置,所述吹膜机模头上安装有冷却支架,所述冷却支架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棒;所述冷却支架包含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于吹膜机模头的顶部,所述安装座的内侧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冷却棒安装于固定块的顶部,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一套管,所述冷却棒位于第一套管的内侧并与第一套管的内壁之间存有缝隙;所述冷却棒包含有双螺道螺杆,所述双螺道螺杆的底部与固定块插接,所述双螺道螺杆上套接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套接有稳定棒,所述双螺道螺杆上套接有散热块,所述第二套管的顶部延伸至散热块的内侧,所述散热块与双螺道螺杆之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配液板,所述双螺道螺杆的内部为中空,所述双螺道螺杆的底部安装有排气口配气块;所述排气口配气块上穿插有两个通气管与两个通液管并通过胶水密封与通气管及通液管之间的缝隙,所述排气口配气块的顶部设置有配气块,两个所述通液管的顶端依次贯穿配气块与配液板,并通过配液板分别与双螺道螺杆上的两个螺道相连通,两个所述通气管均与配气块连接,其一通气管通过配气块与双螺道螺杆的中空部相连通,另一通气管通过配气块上的通孔与双螺道螺杆上的气孔相连通,两个所述通气管与两个通液管的另一端贯穿吹膜机模头并与冷却循环装置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冷却循环装置包含有制冷箱与PLC控制器,所述制冷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制冷机,所述制冷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换热器,两个通液管的一端均与制冷箱固定连接并与制冷箱的内部相连通,且其一通液管上固定安装有冷却液循环泵,两个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均贯穿制冷箱并与换热器固定连接,且与双螺道螺杆上的气孔相连同的通气管上安装有真空泵,另一通气管的一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与流量控制阀,所述换热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真空泵、制冷机与冷却液循环泵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双螺道螺杆包含有换热螺杆,换热螺杆位于第二套管与散热块的内侧且紧密接触,所述换热螺杆上开设有两个螺道,两个螺道分别为进液螺道与出液螺道,所述换热螺杆的底部开设有与两个螺道相连通的冷却液转向口,所述换热螺杆的底部安装有杆固定头,所述杆固定头安装于固定块上。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杆固定头的顶部与第二套管插接且紧密接触,所述杆固定头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气孔。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配气块上开设有穿孔与两个透气孔,所述穿孔用于穿插通过通液管,两个所述透气孔用于与两个通气管相连通,所述配气块上开设有环形槽与连通孔,其一透气孔通过连通孔与环形槽相连通,所述环形槽与杆固定头上的气孔相连通。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配液板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用于通液管的穿过,且方便空气通过双螺道螺杆的中空部。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稳定棒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气槽与固定螺纹孔,其中固定螺纹孔用于螺纹连接一个螺丝,并通过螺丝与稳定棒内侧第二套管的接触固定稳定棒的高度。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套管由圆管、冷却部与扁平部组成,所述扁平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换热块。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把膜泡内空气及膜坯料温度快速冷却降温,结合冷却循环装置,有效的控制降低膜泡里面的空气及膜坯料温度,大大降低了塑料拉伸膨胀点高度,使得塑料高温聚合快速成膜,在成膜速度加快的同时,可带来薄膜表面瞬间光滑亮丽,促使生产中可加大塑料挤出量,增加挤出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因其塑料高温聚合物的物理特性,有效的控制降低膜泡里面的空气及膜坯料温度,并且带来薄膜的表面光泽度更好、透明度更高、手感更好、韧性度更强、拉伸度更高以及膜面不易起纹等诸多问题,带来吹膜工艺的实质性改变,解决吹膜膜泡里面的空气及膜坯料温度,是至今吹膜工艺的技术难点。
[0016](2)可通过双螺道螺杆中空部及配液板回流至另一通气管,并导入冷却循环装置内部进行降温,形成一个空气封闭循环,保证了吹膜机在工作时所产生的膜泡里面空气压
力不变,从而膜泡大小均匀薄膜尺寸不受改变,膜泡内的空气循环流动,提高了双螺道螺杆、散热块、套管、稳定棒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冷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冷却支架与冷却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冷却棒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冷却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换热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稳定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配气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排气口配气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冷却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说明:1、吹膜机模头;2、冷却支架;21、安装座;22、固定块;23、第一套管;231、圆管;232、冷却部;233、扁平部;234、换热块;3、冷却循环装置;31、制冷箱;32、制冷机;33、温度传感器;34、压力传感器;35、换热器;36、冷却液循环泵;37、真空泵;38、PLC控制器;4、冷却棒;41、双螺道螺杆;411、换热螺杆;412、螺道;413、冷却液转向口;414、杆固定头;42、第二套管;43、稳定棒;431、通气槽;432、固定螺纹孔;44、散热块;45、配液板;451、圆孔;46、排气口配气块;47、通气管;48、通液管;49、配气块;491、穿孔;492、透气孔;493、环形槽;494、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10,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吹膜膜泡内气体冷却装置,包括吹膜机模头1与冷却循环装置3,吹膜机模头1上安装有冷却支架2,冷却支架2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棒4;冷却支架2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膜膜泡内气体冷却装置,包括吹膜机模头(1)与冷却循环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吹膜机模头(1)上安装有冷却支架(2),所述冷却支架(2)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棒(4);所述冷却支架(2)包含有安装座(21),所述安装座(21)安装于吹膜机模头(1)的顶部,所述安装座(21)的内侧安装有固定块(22),所述冷却棒(4)安装于固定块(22)的顶部,所述安装座(21)上安装有第一套管(23),所述冷却棒(4)位于第一套管(23)的内侧并与第一套管(23)的内壁之间存有缝隙;所述冷却棒(4)包含有双螺道螺杆(41),所述双螺道螺杆(41)的底部与固定块(22)插接,所述双螺道螺杆(41)上套接有第二套管(42),所述第二套管(42)套接有稳定棒(43),所述双螺道螺杆(41)上套接有散热块(44),所述第二套管(42)的顶部延伸至散热块(44)的内侧,所述散热块(44)与双螺道螺杆(41)之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配液板(45),所述双螺道螺杆(41)的内部为中空,所述双螺道螺杆(41)的底部安装有排气口配气块(46);所述排气口配气块(46)上穿插有两个通气管(47)与两个通液管(48)并通过胶水密封与通气管(47)及通液管(48)之间的缝隙,所述排气口配气块(46)的顶部设置有配气块(49),两个所述通液管(48)的顶端依次贯穿配气块(49)与配液板(45),并通过配液板(45)分别与双螺道螺杆(41)上的两个螺道相连通,两个所述通气管(47)均与配气块(49)连接,其一通气管(47)通过配气块(49)与双螺道螺杆(41)的中空部相连通,另一通气管(47)通过配气块(49)上的通孔与双螺道螺杆(41)上的气孔相连通,两个所述通气管(47)与两个通液管(48)的另一端贯穿吹膜机模头(1)并与冷却循环装置(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膜膜泡内气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装置(3)包含有制冷箱(31)与PLC控制器(38),所述制冷箱(3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制冷机(32),所述制冷箱(3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换热器(35),两个通液管(48)的一端均与制冷箱(31)固定连接并与制冷箱(31)的内部相连通,且其一通液管(48)上固定安装有冷却液循环泵(36),两个所述通气管(47)的一端均贯穿制冷箱(31)并与换热器(35)固定连接,且与双螺道螺杆(41)上的气孔相连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炎成
申请(专利权)人:海纳智能控制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