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层厚度可控的钢筋混凝土深孔结构植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5114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护层厚度可控的钢筋混凝土深孔结构植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设于模板(1)之间的竖向主筋(2),其包括中位主筋(201)和侧位主筋(202);设于模板(1)之间的植筋主模块(3),植筋主模块(3)包括对称设置的主筋定位部(302);与植筋主模块(3)匹配设置的植筋副模块(4),植筋副模块(4)包括与所述主筋定位部(302)匹配的部件基体(401);设于所述套筒连接部(301)内的预埋套筒(5),所述预埋套筒(5)内设有防堵螺钉(6),取出所述防堵螺钉(6)并插入植筋(7),完成钢筋混凝土深孔结构植筋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预埋植筋安装套筒的方式解决了模板钻孔与模板拆卸困难造成的大量消耗的技术问题。耗的技术问题。耗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护层厚度可控的钢筋混凝土深孔结构植筋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筋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保护层厚度可控的钢筋混凝土深孔结构植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业技术快速发展,规模扩大,工艺要求和工业连续性提高,使得工业厂房的结构使用功能与工艺包工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设备选型无法避免地存在后期变动,对原混凝土基础存在较大改动。这就使得结构深孔植筋的施工技术必须达到生产工艺要求。现阶段使用的后期植筋方式为:在柱体、楼板面上按规定进行钻孔

用毛刷和气筒对钻孔进行清空

对A、B组分分别搅拌均匀

按规定比例配置植筋胶并充分搅拌混合

用专用工具将胶液注入孔中

将钢筋或者螺杆旋转入孔中

静置48h~72h使其充分固化

检测单位对其进行拉拔试验检验其强度。
[0003]然而针对以上要求与操作流程,现阶段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主筋与模板之间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难以保证。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层厚度可控的钢筋混凝土深孔结构植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模板(1)之间的竖向主筋(2),其包括中位主筋(201)和侧位主筋(202);设于模板(1)之间的植筋主模块(3),所述植筋主模块(3)包括对称设置的主筋定位部(302),设于所述主筋定位部(302)之间实现二者固定连接的套筒连接部(301),所述套筒连接部(301)设有用于实现所述中位主筋(201)精确定位的第一定位卡槽(303);与所述植筋主模块(3)匹配设置的植筋副模块(4),所述植筋副模块(4)包括与所述主筋定位部(302)匹配的部件基体(401)、设于所述部件基体(401)之间用于实现所述侧位主筋(202)精确定位的第二定位卡槽(402),所述主筋定位部(302)、部件基体(401)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二定位卡槽(402)和第一定位卡槽(303),实现对所述中位主筋(201)和侧位主筋(202)锁止定位;设于所述套筒连接部(301)内的预埋套筒(5),所述预埋套筒(5)内设有防堵螺钉(6),所述竖向主筋(2)、植筋主模块(3)、植筋副模块(4)以及模板(1)共同构成腔体,向该腔体内注入混凝土形成混凝土保护层(8),继而取出所述防堵螺钉(6)并插入植筋(7),完成钢筋混凝土深孔结构植筋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层厚度可控的钢筋混凝土深孔结构植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连接部(301)内部设有安装通孔(305),所述预埋套筒(5)设于该安装通孔(305)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护层厚度可控的钢筋混凝土深孔结构植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定位部(302)侧边均布设有第一对设螺杆通孔(30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护层厚度可控的钢筋混凝土深孔结构植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基体(401)一端部设有端部插入口(40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护层厚度可控的钢筋混凝土深孔结构植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栋杨煕黄式龙冯建桥王士晓宋扬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