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留地下管线通道的下立交顶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94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留地下管线通道的下立交顶板结构,涉及暗埋箱涵和管线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埋箱涵在与所述管线通道的相交区段内呈顶部敞口结构,所述管线通道横向固结于所述暗埋箱涵的顶部敞口区段上,所述管线通道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顶板梁以及设置于相邻所述顶板梁之间的贯通仓体,各所述贯通仓体内分别布设有管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结构形式解决了下立交纵断面受限区域横向管线问题,可避免大量管线绕行搬迁,减少相交道路空间资源,降低管线搬迁费用;结构覆土的减少,可减少引道的长度,大大降低了下立交工程的建安费,并可将出口处远离横向道路;避免了暗埋箱涵的顶板内预埋管,电气涡流对电缆的影响。电气涡流对电缆的影响。电气涡流对电缆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留地下管线通道的下立交顶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管线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预留地下管线通道的下立交顶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下立交又称下穿式立交,通俗地讲就是将相交叉的两条路中的一条的路面标高降低,以实现交通立体化。下穿式立交因其占地较少、对城市空间和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特点,主要被用于中心城区交叉口改造建设中,这种立交形式在国内外很多城市中都被采用过。
[0003]在下立交穿越路口时,通常都会影响到既有管线,需要绕行搬迁大量既有管线,这不仅提高了施工量,增加了搬迁费用,且极大地降低了相交道路的空间资源利用率。如果要达到避免既有管线搬迁的目的,通常需要将与既有管线相交处的暗埋箱涵的埋深增加2m左右,但是如果增加暗埋箱涵的埋深的话,那么不仅将会增加结构的覆土厚度,同时也会大大增加引道的长度。
[0004]因此,一种能够在下立交穿越路口时无需搬迁既有管线且无需增加埋深的地下管线过路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预留地下管线通道的下立交顶板结构,该下立交顶板结构通过将其与暗埋箱涵相交区段内的箱涵顶板取消,替换为若干间隔布设的顶板梁与梁间薄板从而形成U型箱槽结构,以提供贯通仓体供横向道路管线通行,避免管线绕行搬迁。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预留地下管线通道的下立交顶板结构,涉及暗埋箱涵和管线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埋箱涵在与所述管线通道的相交区段内呈顶部敞口结构,所述管线通道横向固结于所述暗埋箱涵的顶部敞口区段上,所述管线通道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顶板梁以及设置于相邻所述顶板梁之间的贯通仓体,各所述贯通仓体内分别布设有管线。
[0007]位于所述管线通道的所述顶板梁侧边留有台阶。
[0008]所述贯通仓体由位于下部的梁间薄板以及位于上部的预制盖板围合而成,所述梁间薄板下表面与所述顶板梁的下表面相齐平,所述预制盖板的两侧缘支撑架设于所述顶板梁的台阶上。
[0009]所述暗埋箱涵的顶板距道路整平设计标高40

100cm之间,所述管线通道的顶面距道路整平设计标高50

100cm之间。
[0010]所述暗埋箱涵的顶部敞口区段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缆井,所述管线通道的前、后端与所述电缆井相连通。
[001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1)该结构形式解决了下立交纵断面受限区域横向管线问题,可避免大量管线绕行搬迁,减少相交道路空间资源,降低管线搬迁费用;(2)结构覆土的减少,可减少引道的长度,大大降低了下立交工程的建安费,并可将出口处远离横向道路;对于设计条件充足地段,能减少埋深2m左右,节省投资费用,改善下立交线路条件;(3)避免了暗埋箱涵的顶板内预埋管,电气涡流对电缆的影响;(4)避免了电缆从下立交内部穿越时、火灾、管线脱落对行车的风险;避免了侧墙穿孔渗漏水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预留地下管线通道的下立交顶板结构平面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A

A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B

B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管线通道横断面结构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

4,图中各标记分别为:暗埋箱涵1、顶板1a、管线通道2、顶板梁2a、预制盖板2b、梁间薄板2c、电缆井3、管线4。
[0014]实施例: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预留地下管线通道的下立交顶板结构,该下立交顶板结构包括暗埋箱涵1以及与暗埋箱涵1相交的管线通道2,暗埋箱涵1在与管线通道2相交的区段位置取消了常规顶板的设置并呈顶部敞口结构(若干U型箱槽),管线通道2横向固结于暗埋箱涵1的顶部敞口区段上,管线通道2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顶板梁2a以及设置于相邻顶板梁2a之间的贯通仓体,各贯通仓体内分别布设有管线4。
[0015]如图1、2、3、4所示,暗埋箱涵1的顶部敞口区段位置取消了常规的顶板1a的设置,从而空出多余的空间以供管线通道2横向穿过,管线通道2在顶部敞口区段位置间隔架设了若干顶板梁2a,如图2所示,顶板梁2a和下部的梁间薄板2c组合呈“U”型,顶板梁2a的侧边预留有台阶。相邻的顶板梁2a之间设置有贯通仓体以供管线4的布设,贯通仓体由两侧的顶板梁2a以及分别位于上部的预制盖板2b和下部的梁间薄板2c围合而成,其中,预制盖板2b的两侧缘支撑架设于相邻顶板梁2a的台阶上。此外,在暗埋箱涵1的两侧布置有电缆井4,管线通道2的前后端与电缆井4相连通。
[0016]如图2和4所示,本实施例中下立交顶板结构的设置是为了避免横向管线通道在与暗埋箱涵1相交时需要降低埋深或者绕行搬迁的弊端,因此对于暗埋箱涵1相交段的顶部空间的结构尺寸具有相应的要求。顶板梁2a在架设时,应确保其底面与暗埋箱涵1非顶部敞口区段的顶板1a的底面相齐平,并使其顶面与暗埋箱涵1非顶部敞口区段的顶板1a的顶面相齐平或略高出一定距离;梁间薄板2c的下表面与顶板梁2a的下表面保持齐平,且梁间薄板2c与位于其上的预制盖板2b之间的竖向间距应确保可以布设管线4,本实施例中布设于各个贯通仓体内的管线4的数量为3根管线4,管线4采用MPP材质预埋管,内径175mm,壁厚
14mm。
[0017]如图1

4所示,暗埋箱涵1的顶板1a距道路整平设计标高40

100cm之间,管线通道2的顶面距道路整平设计标高50

100cm之间,相当于可近似保持与地面相平,相较于以往的方法可以减少2m左右的埋深,管线通道2的上方直接铺设路面结构。
[0018]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结构形式解决了下立交纵断面受限区域横向管线问题,可避免大量管线绕行搬迁,减少相交道路空间资源,降低管线搬迁费用;(2)结构覆土的减少,可减少引道的长度,大大降低了下立交工程的建安费,并可将出口处远离横向道路;对于设计条件充足地段,能减少埋深3m左右,节省投资费用,改善下立交线路条件;(3)避免了暗埋箱涵的顶板内预埋管,电气涡流对电缆的影响;(4)避免了电缆从下立交内部穿越时、火灾、管线脱落对行车的风险;避免了侧墙穿孔渗漏水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留地下管线通道的下立交顶板结构,涉及暗埋箱涵和管线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埋箱涵在与所述管线通道的相交区段内呈顶部敞口结构,所述管线通道横向固结于所述暗埋箱涵的顶部敞口区段上,所述管线通道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顶板梁以及设置于相邻所述顶板梁之间的贯通仓体,各所述贯通仓体内分别布设有管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留地下管线通道的下立交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管线通道的所述顶板梁侧边留有台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留地下管线通道的下立交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仓体由位于下部的梁间薄板以及位于上部的预制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艳唐国胜徐志兵王璐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