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三维立体雷达物位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799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干扰三维立体雷达物位计,属于物位计技术领域。工作人员将三组装置自上而下放置进入需要进行探测的釜体内,使三组的承接块的下端面贴合于需要测量的平面,当外接电机带动单组安装盘进行旋转,在其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标识机构进行同向旋转,贯穿竖杆在贯穿孔的内腔壁可进行横向摆动,使贯穿竖杆能够在整体装置旋转的过程中进行惯性摆动,在连接横杆的内腔预设有微波发射接收器,向需要测量的平面发出功率很低的极短的微波,利用三组微波发射接收器在惯性摆动的过程中,将传输回的微波信息,三组微波发射接收器接收的信息进行汇总,形成一个三维立体图像,从而使需要测量的物料在受到外界干扰时不会导致数据具有偏差的问题出现。有偏差的问题出现。有偏差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干扰三维立体雷达物位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位计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干扰三维立体雷达物位计。

技术介绍

[0002]雷达物位计采用微波脉冲的测量方法,并可在工业频率波段范围内正常,波束能量低,可安装于各种金属、非金属容器或管道内,对液体、浆料及颗粒料的物位进行非接触式连续测量。适用于粉尘、温度、压力变化大,有惰性气体及蒸汽存在的场合。雷达物位计对人体及环境均无伤害,还具有不受介质比重的影响,不受介电常数变化的影响,不需要现场校调等优点,不论是对工业需要,还是对顾客经济实惠的考虑,都是不错的选择。
[0003]专利号CN1037770A公开了索式物位计,选用一根长度与被测料仓高度相同並带有两个铁蕊的软索8将其用弹簧2悬吊在不锈钢套管5的顶端,当料面上升到L处时,吊索8被粉体或颗粒埋没部份的重量对吊簧2不再产生拉力,仅剩余未埋没部份吊索重量使吊簧2受拉变形、位于套管5外面的检测线圈4将输出正比于铁蕊3位移的电压信号。此信号经带微机的仪表1线性化处理后显示出对应的料位高度值,为了消除粉尘对吊索产生附加重量,利用套管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三维立体雷达物位计,包括探测机构(1)和标识机构(2),探测机构(1)的下端面安装有标识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机构(2)包括伸缩杆(21)、量位机构(22)和承接件(23),所述伸缩杆(21)的下端面安装有量位机构(22),所述量位机构(22)的底端面安装有承接件(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三维立体雷达物位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1)包括杆体(211)、伸缩组杆(212)和贯穿孔(213),所述杆体(211)的间隔处交替设置有伸缩组杆(212),所述杆体(211)的底端面中间设置有贯穿孔(2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三维立体雷达物位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量位机构(22)包括串联柱(221)、倾斜支撑杆(222)、套接环(223)和外接杆(224),所述串联柱(221)的外表面环形阵列设置有倾斜支撑杆(222),所述倾斜支撑杆(222)得到另一端连接于承重环(225)的上端面,所述串联柱(221)的外表面套接有套接环(223),所述套接环(223)的外圈环形阵列设置有外接杆(224),所述外接杆(224)的另一端与承重环(225)的内腔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三维立体雷达物位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量位机构(22)还包括承重环(225)、边缘槽(226)、贯穿孔(227)和组合件(228),所述承重环(225)的下端面环形阵列设置有边缘槽(226),所述边缘槽(226)的内腔设置有贯穿孔(227),所述贯穿孔(227)贯穿承重环(225)的表面,所述贯穿孔(227)的内腔贯穿设置有组合件(228),所述组合件(228)的下端面连接与边缘槽(226)的内腔壁。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明杨小忠黄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俊天电气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