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珍珠棉回收装置及珍珠棉回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珍珠棉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珍珠棉回收装置及珍珠棉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珍珠棉是一种新型包装材料,例如聚乙烯发泡棉是非交联闭孔结构,又称EPE珍珠棉,它由低密度聚乙烯脂经物理发泡产生无数的独立气泡构成。克服了普通发泡胶易碎、变形、恢复性差的缺点。具有隔水防潮、防震、隔音、保温、可塑性能佳、韧性强、循环再造、环保、抗撞力强等诸多优点,亦具有很好的抗化学性能。是传统包装材料的理想代替品。
[0003]经查,申请号为CN201720807859.2(公告号为CN20702793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珍珠棉废料回收装置》,该珍珠棉废料回收装置包括上料斗、破碎机、高温箱、挤出机、水冷槽、切割机和储料仓;上料斗设置在破碎机上,破碎机与高温箱的进料口连通,高温箱的出料口与挤出机连接;水冷槽设于挤出机与切割机之间;切割机对应水冷槽的方向设有进料滚轴,切割机内设有切刀;切割机下端的位置设有排料口,排料口下方设有集料槽;储料仓对应切割机设置。通过上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珍珠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00),前后延伸;上料箱(2),设置在车体(100)上,用于储放回收的珍珠棉,上料箱(2)具有容纳回收的珍珠棉的容纳腔、与容纳腔连通的出料口(21);压缩组件(1),设置在车体(100)上,与上料箱(2)的出料口(21)连通,用于对上料箱(2)内的珍珠棉进行压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珠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带动上料箱(2)翻转使上料箱(2)至少具有两个状态的翻转机构(500):在第一状态下,上料箱(2)的出料口(21)位于上料箱(2)的侧壁的上部,此时上料箱(2)设置在车体(100)的尾部;在第二状态下,上料箱(2)的出料口(21)朝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珍珠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500)包括支架(501),前后延伸,设置在车体(100)的外底壁上;第一驱动件(3),设置在支架(501)上,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上料箱(2)传动连接,能使上料箱(2)翻转而使得上料箱(2)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珍珠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01)包括上下延伸的固定部(501a)和能相对固定部(501a)前后移动的活动部(501b),该固定部(501a)与车体(100)的底部相连,该活动部(501b)向外移动而将上料箱(2)向外推出车体(100)外,该活动部(501b)向前移动而将上料箱(2)向前返回到车体(100)上,该活动部(501b)与上料箱(2)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3)包括中间液压杆(31),其输出端(31a)与上料箱(2)的底部转动连接,其固定端(31b)位于其输出端前侧且与车体(100)的底部相连,其输出端(31a)与上料箱(2)的底部转动连接的位置、活动部(501b)与上料箱(2)的底部转动连接的位置(2a)在左右方向上对齐;左侧液压杆(32),其输出端(32a)与上料箱(2)的底部转动连接,其固定端(32b)与支架(501)的活动部(501b)转动连接,其固定端(32b)位于其输出端(32a)前侧;右侧液压杆(33),其输出端(33a)与上料箱(2)的底部转动连接,其固定端(33b)与支架(501)的活动部(501b)转动连接,其固定端(33b)位于其输出端(33a)前侧;所述车体(100)的底部具有前后延伸的导向孔(101),各液压杆的输出端穿过车体(100)对应的导向孔(101)后与上料箱(2)对应位置转动连接,导向孔(101)的延伸方向与对应的液压杆的移动方向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珠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箱(2)还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进料口(22),所述进料口(22)和出料口(21)位于上料箱(2)的同一个侧壁上;在第一状态下,所述上料箱(2)的出料口(21)的位置高于所述进料口(22)。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珍珠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箱(2)上活动设置有用于推动上料箱(2)内的珍珠棉朝出料口(21)移动的第一推料机构;所述第一推料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5)、第一传动组件(4)和第一推料件(9),所述第二驱动件(5)设置在上料箱(2)上,第一传动组件(4)分别与第二驱动件(5)的输出端和第一推料件(9)相连,所述第一推料件(9)设置在上料箱(2)内且用于向上推动回收的珍珠棉,第二
驱动件(5)通过第一传动组件(4)带动第一推料件(9)上下移动,从而推动位于第一推料件(9)上的珍珠棉向上移动到靠近出料口(21)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珍珠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包括第一螺杆(45),上下延伸地布置在上料箱(2)的左侧壁外或右侧壁外,第一螺杆(45)的一端与第二驱动件(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在第二驱动件(5)的驱动下,第一螺杆(45)能绕其自身轴线转动;支撑块(41),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11)和第二连接部(412),第一连接部(411)套装在第一螺杆(45)上并与第一螺杆(45)螺纹连接,第二连接部(412)与第一推料件(9)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411)和第二连接部(412)在前后方向上插配连接,该第一连接部(411)具有前后延伸的插槽(411a),该第二连接部(412)的一侧具有能前后插入插槽(411a)内且与能插槽(411a)的槽壁上下相抵的插接凸部(412a),第二连接部(412)的另一侧与第一推料件(9)相连;限位杆(42),具有用于支撑块(41)横向伸入的导向槽(421),该导向槽(421)上下延伸且用于导向支撑块(41)的上下移动;主伞齿轮(46),与第二驱动件(5)相连且由第二驱动件(5)驱动而转动;从动伞齿轮(47),与主伞齿轮(46)啮合且设置在第一螺杆(45)上。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珍珠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具有两组,包括设置在第一推料件(9)左侧的主第一传动组件(4a)、设置在第一推料件右侧的副第一传动组件(4b)、连接主第一传动组件(4a)和副第一传动组件(4b)的联动组件(6);所述联动组件(6)包括主动齿轮(61),设置在主第一传动组件(4a)的第一螺杆(45)上;从动齿轮(62),设置在副第一传动组件(4b)的第一螺杆(45)上,环状链条(63),分别与主动齿轮(46)和从动齿轮(48)啮合并且左右延伸地布置在上料箱(2)的顶壁外。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珍珠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上料箱(2)和压缩组件(1)之间的送料组件,该送料组件用于将上料箱(2)内的珍珠棉移动到压缩组件(1)中;所述送料组件包括送料箱(300),具有左右贯通的送料腔,该送料腔分别连通上料箱(2)的出料口(21)和压缩组件(1);第三驱动件(600),其动力输出端与下述第二推料件(900)相连,用于带动第二推料件(900)横向往复移动从而进出所述出料口(21);第二传动组件(8),分别与第三驱动件(600)的输出端和下述第二推料件(900)相连;第二推料件(900),能相对上料箱(2)前后活动且用于向出料口(21)外推动回收的珍珠棉,第三驱动件(600)通过第二传动组件(8)带动第二推料件(900)进出出料口(21),从而使第二推料件(900)进入容纳腔内和将位于容纳腔内的珍珠棉移动到送料箱(300)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珍珠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8)包括第二螺杆(85),前后延伸地布置在上料箱(2)外,第二螺杆(85)的一端与第三驱动件(60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在第三驱动件(600)的驱动下,第二螺杆(85)能绕其自身轴线转
动;移动件(81),其一侧套装在第二螺杆(45)上并与第二螺杆(85)螺纹连接,其另一侧与第二推料件(900)相连;限位杆(82),具有用于移动件(81)的局部伸入的第一导向槽(821),该第一导向槽(82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螺杆(85)的延伸方向一致,该第一导向槽(821)用于导向移动件(81)的前后移动。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珍珠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料件(900)包括竖向部(901),竖向延伸;横向部(902),与竖向部(901)的上端相连,该横向部(902)与移动件(81)相连,在第二推料件(900)朝出料口(21)移动的方向上,横向部(902)位于竖向部(901)的前侧。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珍珠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还包括第四驱动件(700),设置在送料箱(300)上;第三传动组件(7),分别与第四驱动件(700)的输出端和下述第三推料件(800)相连;第三推料件(800),第四驱动件(700)使第三推料件(800)从靠近送料箱(300)的入口的第一状态移动到靠近压缩组件(1)的第二状态,从而将送料箱(300)内的珍珠棉推入压缩组件(1)中,所述第四驱动件(700)还使所述第三推料件(800)具有第三状态,在第三状态下,第三推料件(800)位于送料箱(300)外的底部位置;第二推料件(900)位于送料箱(300)内时,第三推料件(800)处于第三状态;第三推料件(800)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时,第二推料件(900)位于上料箱(2)内。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珍珠棉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组件(7)包括传动轴(72),左右延伸,且位于容纳箱(2)内的上部位置;主动齿轮(71),与第四驱动件(700)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设置在传动轴(72)上;外齿轮组(73),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外齿轮单元(73a),每个外齿轮单元(73a)包括设置在传动轴(72)上的主动外齿轮(731)、设置在主动外齿轮(731)下方的第一从动外齿轮(732)、设置在第一从动外齿轮(732)后侧的第二从动外齿轮(733)、设置在第二从动外齿轮(733)上方的第三从动外齿轮(734)、设置在第三从动外齿轮(734)前侧且位于主动外齿轮(731)后侧的第四从动外齿轮(735)以及外环形链条(736),该外环形链条(736)啮合在主动外齿轮(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储绩,杨昌茂,许京山,顾成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塑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