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仪器仪表防护用过热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450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仪器仪表防护用过热保护装置,包括安装承载组件、持续散热组件和过热保护组件,所述安装承载组件包括外壳、安装架、收集底座和仪器仪表本体,所述持续散热组件包括通风格栅、散热风扇和防尘网,所述过热保护组件包括存储顶罐、温度传感器、单向阀口、喷口、旋盖、指示灯和液面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仪器仪表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在正常使用时能够为仪器仪表提供持续散热功能的、在监测到温度高于正常工作温度有损坏仪器可能时紧急散热提供过热保护的、可多次进行回收利用的自动化仪器仪表防护用过热保护装置。热保护装置。热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仪器仪表防护用过热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仪器仪表防护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自动化仪器仪表防护用过热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仪器仪表是用以检出、测量、观察、计算各种物理量、物质成分、物性参数等的器具或设备。真空检漏仪、压力表、测长仪、显微镜、乘法器等均属于仪器仪表。广义来说,仪器仪表也可具有自动控制、报警、信号传递和数据处理等功能,例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中的气动调节仪表,和电动调节仪表,以及集散型仪表控制系统也皆属于仪器仪表,现有的自动化仪器仪表在使用时,仪表内部容易产生较多的热量,长时间使用后,仪表内部的温度过热,对仪表会造成一定的损坏,现有的同样存在能够在使用时为仪器仪表散热的装置,但当温度过高超出散热能力时,没有紧急措施为仪器仪表紧急散热,提供过热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在正常使用时能够为仪器仪表提供持续散热功能的、在监测到温度高于正常工作温度有损坏仪器可能时紧急散热提供过热保护的、可多次进行回收利用的自动化仪器仪表防护用过热保护装置。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的一种自动化仪器仪表防护用过热保护装置,包括安装承载组件、持续散热组件和过热保护组件,所述持续散热组件连接设于安装承载组件外侧,所述过热保护组件连接设于安装承载组件上,所述安装承载组件包括外壳、安装架、收集底座和仪器仪表本体,所述安装架连接设于外壳内底部侧壁上,所述收集底座连接设于外壳底部,所述仪器仪表本体连接设于安装架上,所述持续散热组件包括通风格栅、散热风扇和防尘网,所述通风格栅均匀铰接镶嵌设于外壳侧壁上,所述散热风扇连接设于通风格栅外侧,所述防尘网覆盖设于散热风扇外侧,所述过热保护组件包括存储顶罐、温度传感器、单向阀口、喷口、旋盖、指示灯和液面传感器,所述存储顶罐底部螺接设于外壳顶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设于存储顶罐下方两侧,所述单向阀口均匀贯穿设于存储顶罐底部,所述喷口连接设于单向阀口下方,所述旋盖螺接设于存储顶罐顶部,所述指示灯连接设于存储顶罐顶部一侧,所述页面传感器连接设于存储顶罐内侧壁底部。
[0005]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为镂空设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通风格栅为统一开闭设置且各通风格栅之间粘接设有密封胶条。
[0007]进一步地,所述存储顶罐外侧壁上覆盖设有防滑橡胶层。
[0008]进一步地,所述存储顶罐内部存储设有低温电子氟化液且存储顶罐内部覆盖设有隔热层。
[0009]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与通风格栅、单向阀口电连接,所述液面传感器与指示灯电连接。
[0010]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自动化仪器仪表防护
用过热保护装置,能够在持续散热的同时有效在过热状态下迅速为仪器仪表降温,保护其安全,也能有效提示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检修与更换,保证长时间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方案一种自动化仪器仪表防护用过热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3]其中,1、安装承载组件,2、持续散热组件,3、过热保护组件,4、外壳,5、安装架,6、收集底座,7、仪器仪表本体,8、通风格栅,9、散热风扇,10、防尘网,11、存储顶罐,12、温度传感器,13、单向阀口,14、喷口,15、旋盖,16、指示灯,17、液面传感器,18、密封胶条,19、防滑橡胶层,20、低温电子氟化液,21、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如图1所示,本方案的一种自动化仪器仪表防护用过热保护装置,包括安装承载组件1、持续散热组件2和过热保护组件3,所述持续散热组件2连接设于安装承载组件1外侧,所述过热保护组件3连接设于安装承载组件1上,所述安装承载组件1包括外壳4、安装架5、收集底座6和仪器仪表本体7,所述安装架5连接设于外壳4内底部侧壁上,所述收集底座6连接设于外壳4底部,所述仪器仪表本体7连接设于安装架5上,所述持续散热组件2包括通风格栅8、散热风扇9和防尘网10,所述通风格栅8均匀铰接镶嵌设于外壳4侧壁上,所述散热风扇9连接设于通风格栅8外侧,所述防尘网10覆盖设于散热风扇9外侧,所述过热保护组件3包括存储顶罐11、温度传感器12、单向阀口13、喷口14、旋盖15、指示灯16和液面传感器17,所述存储顶罐11底部螺接设于外壳4顶部,所述温度传感器12连接设于存储顶罐11下方两侧,所述单向阀口13均匀贯穿设于存储顶罐11底部,所述喷口14连接设于单向阀口13下方,所述旋盖15螺接设于存储顶罐11顶部,所述指示灯16连接设于存储顶罐11顶部一侧,所述页面传感器连接设于存储顶罐11内侧壁底部。
[0016]其中,所述安装架5为镂空设置;所述通风格栅8为统一开闭设置且各通风格栅8之间粘接设有密封胶条18;所述存储顶罐11外侧壁上覆盖设有防滑橡胶层19;所述存储顶罐11内部存储设有低温电子氟化液20且存储顶罐11内部覆盖设有隔热层21;所述温度传感器12与通风格栅8、单向阀口13电连接,所述液面传感器17与指示灯16电连接。
[0017]具体使用时,首先打开旋盖15将低温电子氟化液20加注在存储顶罐11内部并旋转在外壳4上,随后即可开始正常工作,此时通风格栅8为打开状态,散热风扇9工作,将热量持续带走,当所有温度传感器12同时检测到温度过高时,关闭通风格栅8,打开单向阀口13,低温电子氟化液20通过喷口14均匀喷洒在仪器仪表上,为其迅速降温,同时液面传感器17感应到液面降低到底部,控制指示灯16亮起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修与更换,收集底座6可将电子氟化液二次收集利用避免浪费,这样能够在持续散热的同时有效在过热状态下迅速为仪
器仪表降温,保护其安全,也能有效提示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检修与更换,保证长时间的正常运行。
[0018]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仪器仪表防护用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承载组件、持续散热组件和过热保护组件,所述持续散热组件连接设于安装承载组件外侧,所述过热保护组件连接设于安装承载组件上,所述安装承载组件包括外壳、安装架、收集底座和仪器仪表本体,所述安装架连接设于外壳内底部侧壁上,所述收集底座连接设于外壳底部,所述仪器仪表本体连接设于安装架上,所述持续散热组件包括通风格栅、散热风扇和防尘网,所述通风格栅均匀铰接镶嵌设于外壳侧壁上,所述散热风扇连接设于通风格栅外侧,所述防尘网覆盖设于散热风扇外侧,所述过热保护组件包括存储顶罐、温度传感器、单向阀口、喷口、旋盖、指示灯和液面传感器,所述存储顶罐底部螺接设于外壳顶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设于存储顶罐下方两侧,所述单向阀口均匀贯穿设于存储顶罐底部,所述喷口连接设于单向阀口下方,所述旋盖螺接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卫玲唐金宇于沁雯唐美月李博君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