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主体设备及附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450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34
本申请主要是涉及电子设备、主体设备及附件总成,电子设备包括主体设备和与主体设备可拆卸连接的附件设备,主体设备包括主显示模组、副显示模组和背壳,副显示模组与主显示模组相背设置,并经由背壳的开口区域显露,副显示模组设置成能够相对于背壳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附件设备设置成能够在副显示模组位于第二位置时至少部分嵌入开口区域内。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在主体设备用于与附件设备连接的位置设置一较小的副显示模组,且副显示模组设置成能够靠近或者远离主显示模组,以允许附件设备经由副显示模组所在位置而至少部分嵌入主体设备,进而有效地控制电子设备的整机厚度。电子设备的整机厚度。电子设备的整机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主体设备及附件总成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
,具体是涉及电子设备、主体设备及附件总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电子装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娱乐工具,人们对于电子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手机这类电子设备为例,他们不仅追求极致的屏占比,还追求设计上的轻薄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主体设备和与主体设备可拆卸连接的附件设备,主体设备包括主显示模组、副显示模组和背壳,背壳设有开口区域,副显示模组与主显示模组相背设置,并经由开口区域显露,副显示模组设置成能够相对于背壳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且相较于第一位置,副显示模组位于第二位置时更靠近主显示模组,附件设备设置成能够在副显示模组位于第二位置时至少部分嵌入开口区域内。
[000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主体设备,主体设备包括主显示模组、副显示模组和背壳,背壳设有开口区域,副显示模组与主显示模组相背设置,并经由开口区域显露,副显示模组设置成能够相对于背壳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且相较于第一位置,副显示模组位于第二位置时更靠近主显示模组。
[0005]本申请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附件总成,附件总成包括附件设备和与附件设备可拆卸连接的配件,附件设备设置成能够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主体设备可拆卸连接,并在副显示模组位于第二位置时至少部分嵌入开口区域内,配件设置成允许附件设备与主体设备分离之后进一步固定在除主体设备之外的外物上。
[000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附件设备与主体设备可拆卸连接,既可以代替或者升级主体设备的原有功能,又可以进一步拓展主体设备的其他功能;并通过在主体设备用于与附件设备连接的位置设置一较小的副显示模组,且副显示模组设置成能够靠近或者远离主体设备的主显示模组,既可以增强主体设备的交互能力,又可以允许附件设备经由副显示模组所在位置而至少部分嵌入主体设备,进而有效地控制电子设备的整机厚度。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中主体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图2中主体设备揭去副显示模组之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图1中附件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是图4中附件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6是图2中副显示模组显示内容一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7是图1中副显示模组显示内容一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附件总成一实施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16]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附件总成另一实施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8]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0019]共同参阅图1至图5,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主体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主体设备揭去副显示模组之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附件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附件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副显示模组而言,图1可以简单地视作副显示模组相对于背壳移动至第二位置,图2可以简单地视作副显示模组相对于背壳移动至第一位置。
[0020]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1,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主体设备10和与主体设备10可拆卸连接的附件设备20。其中,附件设备20可以代替或者升级主体设备10的某些结构部件,以实现主体设备10原有的相应功能;也可以作为主体设备10一额外的结构部件,并与主体设备10配合使用,以拓展主体设备10的其他功能。例如:附件设备20具有摄像头、扬声器、游戏手柄等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以代替或者升级主体设备10原有的前置/后置摄像头、扬声器、实体/虚拟按键等。再例如:附件设备20具有投影模块、打印模块等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并与主体设备10配合使用,使之兼顾投影仪、打印机等的功能。
[0021]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2,主体设备10可以包括主显示模组11、副显示模组12和背壳13。其中,主显示模组11可以借助胶接、卡接、焊接等组装方式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与背壳13装配连接;副显示模组12则可以设置在主显示模组11朝向背壳13的一侧。换言之,副显示模组12与主显示模组11可以相背设置,也即是两者的出光方向可以相背设置。当然,主体设备10还可以包括主板、电池等结构部件,以使得主体设备10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其中,主显示模组11、副显示模组12等结构部件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分别与主板、电池等电性连接,以使得他们能够得到电池的电能供应,并能够在主板的控制下执行相应的指令。
[0022]一般地,主显示模组11和副显示模组12可以分别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这类显示屏,也可以分别是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QLED
(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这类显示屏,还可以分别是Mini

LED、Micro

LED这类显示屏。
[0023]进一步地,结合图2,背壳13可以设有开口区域131,开口区域131例如位于背壳13的上半部分,副显示模组12则可以经由开口区域131显露。其中,副显示模组12的出光面积可以小于主显示模组11的出光面积。基于此,对于主体设备10而言,主显示模组11可以简单地视作“主屏”,副显示模组12可以简单地视作“副屏”。显然,主屏和副屏均可以分别显示内容,两者显示的内容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互不相同,也即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或者需求进行个性化定义。其中,由于主屏较副屏要大些,所以用户一般情况下可以主要是使用主屏,而副屏则可以用于显示日历、时间、天气等基础功能,也可以用作“番茄钟”等,以帮助用户管理时间。
[0024]进一步地,结合图1及图2,副显示模组12设置成能够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体设备和与所述主体设备可拆卸连接的附件设备,所述主体设备包括主显示模组、副显示模组和背壳,所述背壳设有开口区域,所述副显示模组与所述主显示模组相背设置,并经由所述开口区域显露,所述副显示模组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背壳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且相较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副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更靠近所述主显示模组,所述附件设备设置成能够在所述副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至少部分嵌入所述开口区域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设备设置成能够以磁吸方式贴合固定在所述副显示模组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成能够驱动所述副显示模组远离或者靠近所述主显示模组,以使得所述副显示模组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设置成能够维持所述附件设备与所述副显示模组之间的贴合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磁发生件、磁吸件和弹性件,所述电磁发生件和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主体设备内,所述磁吸件设置在所述附件设备内;其中,当所述附件设备与所述副显示模组贴合时,所述电磁发生件产生一磁场,以磁性吸引所述磁吸件,进而使得所述副显示模组和所述附件设备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性支撑力而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设备嵌入所述开口区域时部分遮挡所述副显示模组,所述主体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副显示模组耦接的显示控制模组,所述显示控制模组根据所述附件设备对所述副显示模组的遮挡调整所述副显示模组的显示内容,以使得所述显示内容在所述副显示模组未被所述附件设备遮挡的区域进行显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设备包括摄像头模块、通信模块和用户输入模块,所述附件设备设置成能够响应由所述通信模块从所述主体设备接收的第一拍摄指令和用户通过所述用户输入模块输入的第二拍摄指令;其中,当所述附件设备嵌入所述开口区域时,所述附件设备对所述第二拍摄指令的响应被禁能,当所述附件设备与所述主体设备分离时,所述附件设备响应所述第一拍摄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挺王焱楚王子超张思沅陈心怡姜士一范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