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真空吸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374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真空吸塑模具,涉及自动上料技术领域,包括箱体与吸塑机,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在放料盒中将片材分开,利用第一、二主动锥齿轮与第一、二从动锥齿轮的啮合,使两个运动块分别在第一从动轴与第二从动轴上移动,通过拨杆将片材推动,配合可升降的放置板,可调整下一次上料时片材的位置,提高了上料效率,极大的降低了劳动力;通过采用在吸塑机上安装导轨,可以引导已被推出的片材,利用第二电机带动转动轮,使得防滑套持续将片材送入工作区域,利用现有的夹紧装置对片材固定,提升了上料时的定位精度,使吸塑成型的效果更加美观。使吸塑成型的效果更加美观。使吸塑成型的效果更加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料真空吸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上料
,具体为一种自动上料真空吸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吸塑成型技术即塑料片(板)材热成型加工技术,是塑料二次加工工业技术中的一种。它不同于注塑,挤出等一次加工工艺,不是针对塑料树脂或颗粒进行加热模塑成型或通过口模同截面连续成型;也不是利用机床,刀具等机械进行加工手段,将一部分塑料材料切削下来,获得需要的形状,尺寸,而是针对塑料片(板)材,进行加热,利用模具,真空或压力使片(板)材变形,达到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辅以配套工序,实现应用目的,目前,在对片材进行吸塑成型时,需要人工将片材放置在工作台上,再使用夹紧装置固定,但人工上料效率较低,且对片材边角的定位难以把控,为此,提出一种自动上料真空吸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上料真空吸塑模具,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对片材进行吸塑成型时,需要人工将片材放置在工作台上,并使用夹紧装置固定,但人工上料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料真空吸塑模具,包括箱体(1)与吸塑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与吸塑机(3)铰接,所述箱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柱(25),两个所述液压柱(2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活动轴(26),两个所述活动轴(2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8),所述支撑板(2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3),所述放置板(23)的顶部插接有放料盒(17),所述放料盒(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隔板(32),所述放料盒(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30),所述箱体(1)相互远离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3),两个所述支撑块(13)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轴(12)与第二从动轴(22),所述第一从动轴(1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箱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从动轴(1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锥齿轮(9),所述第二从动轴(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锥齿轮(10),所述第一从动轴(12)与第二从动轴(22)的外壁均螺纹连接有运动块(11),两个所述运动块(1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拨杆(29),两个所述拨杆(29)均滑动连接于放料盒(17)的内部,两个所述运动块(11)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9),两个所述滑块(19)均滑动连接于箱体(1)的内部,所述箱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箱(2),所述第一电机箱(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轴(6),所述主轴(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锥齿轮(7)与第二主动锥齿轮(8),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7)与第一从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健
申请(专利权)人:龙口市庆丰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