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冷却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4362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油冷却输送装置,涉及食用油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框架,底座的上表面右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它能够通过设置降温机构,可以对冷却仓中进行冷气注入,使得冷却仓内部的食用油与冷气进行快速热交换,有效的提高食用油的降温速度,从而实现提升食用油的加工效率的目的,同时通过设置搅拌机构,能够对冷却仓中的食用油进行轻微晃动,使得食用油进一步的与降温机构释放的冷气结合进行热交换,极大的提升了食用油的冷却效率,通过设置输油泵,可以对食用油进行高效输送,以便冷却仓中继续注入温度较高的食用油进行降温,通过设置固定板,能够方便装置的安装和拆卸。能够方便装置的安装和拆卸。能够方便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用油冷却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油加工
,具体是一种食用油冷却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食用油是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榄油、山茶油、棕榈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等。
[0003]在食用油压榨完成之后,其温度通常较高,需要利用冷却装置对食用油进行降温,以便于后续的灌装工序正常进行,在现有的食用油冷却装置中,参考专利文件CN203286280U,此专利文件中提出的装置虽然能够对输送装置进行冷却,但并不能够有效的对食用油进行冷却,只是单纯的对食用油进行自然冷却,不利于提高食用油的加工效率;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食用油冷却输送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食用油冷却输送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油冷却输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油冷却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框架(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右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3),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冷却仓(4),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右部固定连接有输油泵(5),所述输油泵(5)的左侧面连通有输油管(6),所述输油管(6)的右端贯穿所述冷却仓(4)的外表面并延伸至所述冷却仓(4)的内部,所述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降温机构(7),所述第一框架(2)的上部设置有搅拌机构(8),所述第二框架(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风机组(10),所述输油管(6)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过滤头(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油冷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7)包括冷气泵(701),所述冷气泵(701)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左部,所述冷气泵(701)的右方设置有密封垫(702),所述密封垫(702)镶嵌于所述冷却仓(4)的左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油冷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泵(701)的右侧面连通有第一输气管(703),所述第一输气管(703)的右端通过所述密封垫(702)并延伸至所述冷却仓(4)的内部,所述密封垫(702)的右方设置有分流仓(70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油冷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仓(704)固定连接于所述冷却仓(4)的内底壁,所述第一输气管(703)的右端与所述分流仓(704)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分流仓(704)的右侧面连通有三个第二输气管(70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群英
申请(专利权)人:咸宁好吃佬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