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涉及园林雨水再利用技术领域,旨在改善暴雨天时,雨水不便及时排除,易导致园林内部排水不畅,雨水不便循环利用的问题。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包括设置于园林绿地内部的集水沟;所述集水沟一端设置有引流管道,所述引流管道内部设置有多层过滤网,所有所述过滤网的网孔尺寸均朝向远离集水沟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引流管道末端设置有集水罐,所述集水罐内部设置有潜水泵,所述集水罐外部设置有用于对园林绿地上表面的植物进行喷淋的喷淋组件。本申请具有引导园林内部雨水及时排出并对园林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再利用的效果。水进行收集过滤再利用的效果。水进行收集过滤再利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园林雨水再利用
,尤其是涉及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园林是指通过人为的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营造而成的一种自然环境。
[0003]下大雨或暴雨天时,园林绿地内往往积聚有大量的雨水,容易造成内涝,为减少园林绿地发生内涝的现象,园林绿地内部往往设置排水明渠或设置雨水篦子和雨水管道系统,以利于将多余的雨水排放至市政排水管道内。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下大雨或暴雨天时,雨水不便及时排除;易产生因树叶、杂物、泥沙等堵塞问题,造成排水不畅,雨水不便循环利用,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暴雨天时,雨水不便及时排除,易导致园林内部排水不畅,雨水不便循环利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包括设置于园林绿地内部的集水沟;所述集水沟一端设置有引流管道,所述引流管道内部设置有多层过滤网,所有所述过滤网的网孔尺寸均朝向远离集水沟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引流管道末端设置有集水罐,所述集水罐内部设置有潜水泵,所述集水罐外部设置有用于对园林绿地上表面的植物进行喷淋的喷淋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沟内部的雨水受重力作用的影响,逐渐顺延引流管道的长度方向,流向集水罐内部进行收集;多组不同网孔尺寸的过滤网对雨水内部的杂质进行逐级过滤,同时,减少了雨水中的杂质堆积于一处过滤网处,造成引流管道发生堵塞的现象,提高了对雨水的过滤效果;过滤完毕的雨水可在集水罐中进行静置处理,使得雨水中混杂的细小的杂质和淤泥沉淀至集水罐中,实现了对雨水的进一步过滤,最后通过潜水泵将集水罐中净化后的雨水抽吸至喷淋组件内部,并通过喷淋组件将雨水喷淋至植物上,从而实现了对雨水的收集、过滤和再利用。
[0009]优选的,所述喷淋组件包括排水管和喷淋头,所述排水管设置于潜水泵的输出端,所述排水管远离潜水泵的一端贯穿集水罐并延伸至园林绿地的上表面,所述喷淋头设置于排水管的外侧壁,以用于对植物进行喷淋。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潜水泵将集水罐内部的雨水进行抽吸,将雨水通过排水管输送至喷淋头处,喷淋头将排水管内部的雨水喷淋至植物上,以实现对雨水的再利用。
[0011]优选的,所述集水罐的罐底设置有用于抽取泥浆的排污泵,所述排污泵的输出端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远离排污泵的一端贯穿集水罐。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罐中的雨水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后,罐底堆积有大量的淤泥,排污泵可将淤泥通过输送管排放至集水罐外部,一方面,便于操作人员对集水罐底部进行快速清理,另一方面,便于操作人员对淤泥进行再利用,减少了土壤资源的浪费。
[0013]优选的,所述引流管道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引流管道均连接集水沟和集水罐之间,且两组所述引流管道与集水沟连接于同一处;两组所述引流管道的连接处转动设置有导流板,每一所述引流管道与集水沟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供导流板抵入的抵接缺口。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转动导流板,将导流板抵入不同的抵接缺口内部,以将集水沟内部的雨水导入不同的引流管道内部,从而实现了工作的引流管道的快速更换;通过快速更换引流管道,使得操作人员清洁其中一组引流管道内部的杂质时,另一组引流管道可保障整体系统的正常运作,减少了清理引流管道内部杂质,所干扰整体系统运行的时间。
[0015]优选的,所述引流管道包括引流渠和多组设置于引流渠顶部的盖板,所述引流渠的顶部开设有供盖板抵入的放置缺口;所述引流渠内侧壁开设有多个便于过滤网滑动抵入的安装缺口,所述安装缺口与放置缺口相连通。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通过翻开盖板,顺延安装缺口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过滤网,即可实现过滤网的快速拆装和更换;同时,盖板抵入放置缺口内部,盖板可将过滤网封堵于安装缺口内部;过滤网与安装缺口的内侧壁相抵,减少了雨水中的杂物冲击过滤网,导致过滤网移位的现象发生。
[0017]优选的,每一所述过滤网靠近集水沟的一侧均设置有提斗,所述提斗包括承接板、限位板、剐蹭板、立杆和挂杆;所述承接板与引流渠的渠底相贴合,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承接板靠近过滤网的一端,且限位板与过滤网靠近集水沟的侧壁相贴合;所述剐蹭板相对限位板设置于承接板的两侧,且每一剐蹭板均与引流渠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立杆设置于承接板靠近盖板的侧壁,所述挂杆设置于立杆的顶端,所述放置缺口的内侧壁开设有供挂杆抵入的抵接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引流渠内部的杂质堆积一定数量后,操作人员打开盖板,可将引流渠内部的杂质堆积于承接板上,然后通过提拉立杆和承接板,可将引流渠内部的杂质快速移动至引流渠的外部,实现了引流渠内部杂质的快速清理;在承接板移动的过程中,限位板和剐蹭板减少了承接板上表面堆积的杂质脱离承接板,提高了承接板携带杂质的效率;同时,在承接板移动的过程中,剐蹭板可将引流渠内侧壁上沾附的杂质剐蹭至承接板上,限位板可将过滤网上的部分杂质剐蹭至承接板上,以便于对引流渠和过滤网进行清理;挂杆抵入抵接槽内部,盖板可将挂杆封堵于抵接槽内部,减少了雨水中的杂质冲击提斗,造成提斗发生移位的现象。
[0019]优选的,所述园林绿地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位于引流渠靠近集水罐的一端,所述引流渠内侧壁贯穿设置有与容纳腔内部相连通的让位缺口;所述容纳腔内部滑动设置有用于封堵引流渠的隔断板,所述引流渠的内侧壁开设有供隔断板滑动抵入的滑动缺口。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在清理引流渠之前,将容纳腔内部的隔断板滑动抵入滑动缺口内部,隔断板与滑动缺口的内侧壁相抵,以实现隔断板将引流渠进行封堵,减少了清理过滤网和引流渠内部时,引流渠内部的杂质受重力作用影响掉落至集水罐
中,对集水罐中的过滤后的雨水造成污染。
[0021]优选的,所述隔断板长度方向两端均设置有便于顶出滑动缺口内部杂质的棱边。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棱边便于隔断板将承接于滑动缺口内部的淤泥顶出滑动缺口,从而为操作人员移动隔断板提供了便捷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设置引流管道、过滤网和集水罐,以将集水沟内部的园林雨水进行收集和过滤,通过设置喷淋组件,以将集水罐中过滤净化后的雨水喷淋至植物上,以实现对园林雨水的收集、过滤和再利用,并且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0025]2.通过设置两组引流管道与集水沟相连通,并通过转动导流板,以实现快速更换整体系统中工作的集水沟,从而减少了清理引流渠内部杂质,所导致耗费整体系统停运的时间,更进一步的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包括设置于园林绿地(1)内部的集水沟(1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沟(11)一端设置有引流管道(3),所述引流管道(3)内部设置有多层过滤网(30),所有所述过滤网(30)的网孔尺寸均朝向远离集水沟(11)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引流管道(3)末端设置有集水罐(4),所述集水罐(4)内部设置有潜水泵(412),所述集水罐(4)外部设置有用于对园林绿地(1)上表面的植物进行喷淋的喷淋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5)包括排水管(51)和喷淋头(52),所述排水管(51)设置于潜水泵(412)的输出端,所述排水管(51)远离潜水泵(412)的一端贯穿集水罐(4)并延伸至园林绿地(1)的上表面,所述喷淋头(52)设置于排水管(51)的外侧壁,以用于对植物进行喷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罐(4)的罐底设置有用于抽取泥浆的排污泵(6),所述排污泵(6)的输出端设置有输送管(61),所述输送管(61)远离排污泵(6)的一端贯穿集水罐(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道(3)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引流管道(3)均连接集水沟(11)和集水罐(4)之间,且两组所述引流管道(3)与集水沟(11)连接于同一处;两组所述引流管道(3)的连接处转动设置有导流板(311),每一所述引流管道(3)与集水沟(1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供导流板(311)抵入的抵接缺口(3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道(3)包括引流渠(31)和多组设置于引流渠(31)顶部的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鸣宇,曹桂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园林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