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础工程用咬合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14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础工程用咬合桩结构,包括第一素混凝土桩,所述第一素混凝土桩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钢筋混凝土桩,所述第一素混凝土桩与第一钢筋混凝土桩有部分重叠,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桩远离第一素混凝土桩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素混凝土桩,所述第二素混凝土桩远离第一钢筋混凝土桩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钢筋混凝土桩,所述第二素混凝土桩与第一钢筋混凝土桩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桩均有部分重叠,所述第一素混凝土桩一侧固定设置有导向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新型一种基础工程用咬合桩结构具有较好的挡土防侧漏的作用,同时增加了锁紧装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全性和结构稳定性。全性和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础工程用咬合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基础工程用咬合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咬合灌注桩是基坑护壁的一种方式。基坑开挖后,边坡的土方会因为侧压力向坑内垮塌,所以需要基坑护壁。基坑护壁方法很多,打锚杆,土钉,喷射混凝土,护壁桩等等。护壁桩,按桩排列的形式又分咬合和非咬合,咬合桩截面类似奥迪车的标注,一个圆圈咬着另一个圆圈,这个形成的护壁桩墙,可以防止透水。而非咬合桩,是一个桩和相邻的桩间隔开,一般桩间还要做混凝土护壁。
[0003]在目前的咬合桩结构中,荤桩与素桩之间仅依靠咬合部位的混凝土连接,连接强度还不够,而当基坑周围的施工活动往往会冲击基坑开口的内侧壁,造成基坑开口内侧壁的变形甚至塌陷,影响基坑内的施工,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础工程用咬合桩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础工程用咬合桩结构,该新型一种基础工程用咬合桩结构具有较好的挡土防渗漏的作用,同时加强了结构稳定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础工程用咬合桩结构,包括第一素混凝土桩,所述第一素混凝土桩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钢筋混凝土桩,所述第一素混凝土桩与第一钢筋混凝土桩有部分重叠,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桩远离第一素混凝土桩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素混凝土桩,所述第二素混凝土桩远离第一钢筋混凝土桩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钢筋混凝土桩,所述第二素混凝土桩与第一钢筋混凝土桩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桩均有部分重叠,所述第一素混凝土桩一侧固定设置有导向墙,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桩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桩内部均设置有钢筋笼;
[0007]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桩、第二素混凝土桩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桩初凝时外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均设置有入料口,所述第二套管内部上端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U型板,所述U型板上端面中间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定位块,所述U型板U型角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一个连接安全块,两个所述定位块一侧壁均固定设置有螺栓并贯穿U型板,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三套管一侧壁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螺栓远离定位块的一端均分别贯穿通孔,两个所述螺栓外壁一侧活动套设有螺母。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一素混凝土桩、第一钢筋混凝土桩、第二素混凝土桩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桩进行挡土防渗漏,由锁紧装置对混凝土桩进行安全定位和增强结构稳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墙先于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存在;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墙最先生成,有利于咬合桩的建造。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素混凝土桩与第二素混凝土桩相同,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桩与第二钢筋混凝土桩相同;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有素混凝土桩相同、钢筋混凝土桩相同更有利于咬合桩契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素混凝土桩与第一钢筋混凝土桩为重复排列;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建筑要求来确定咬合桩的宽度。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素混凝土桩采用超缓凝混凝土材料组成;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素混凝土桩缓慢凝结,有利于钢筋混凝土桩的成型。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素混凝土桩先于第一钢筋混凝土桩存在;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先建造素混凝土桩方便对重复部分切割,更有利于咬合桩的契合。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素混凝土桩的长度越长桩径越大重叠部分越多;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咬合桩越长时,要求每个混凝土桩的桩径越大,则安全性更高。
[0021]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从入料口注入时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逐步抽离;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更有利于混凝土桩的成型。
[0023]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础工程用咬合桩结构,先设置导向墙,对咬合桩进行定位,再设置套筒,确定每个混凝土桩的精准位置,减少套筒的偏差,使每个混凝土桩的更加契合,实现较好的挡土防渗漏作用。
[0025]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础工程用咬合桩结构,在素混凝土桩的上方设置锁紧装置,螺母始终处于卡紧状态,使套筒之间更加稳固,同时增大混凝土桩的安全性和契合度。
[0026]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础工程用咬合桩结构,建造前根据施工要求可以判定咬合桩的长度和宽度,增大安全性,有着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础工程用咬合桩结构的轴测图;
[002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础工程用咬合桩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础工程用咬合桩结构第一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础工程用咬合桩结构锁紧装置的俯视图。
[0031]图例说明:
[0032]1、第一素混凝土桩;2、第一钢筋混凝土桩;3、第二素混凝土桩;4、第二钢筋混凝土桩;5、钢筋笼;6、导向墙;7、入料口;8、锁紧装置;9、定位块;10、连接安全块;11、U型板;12、螺栓;13、通孔;14、螺母;15、第一套管;16、第二套管;17、第三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基础工程用咬合桩结构,包括第一素混凝土桩1,第一素混凝土桩1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钢筋混凝土桩2,第一素混凝土桩1与第一钢筋混凝土桩2有部分重叠,第一钢筋混凝土桩2远离第一素混凝土桩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素混凝土桩3,第二素混凝土桩3远离第一钢筋混凝土桩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钢筋混凝土桩4,第二素混凝土桩3与第一钢筋混凝土桩2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桩4均有部分重叠,第一素混凝土桩1一侧固定设置有导向墙6,第一钢筋混凝土桩2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桩4内部均设置有钢筋笼5,由第一素混凝土桩1、第一钢筋混凝土桩2、第二素混凝土桩3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桩4进行挡土防渗漏;
[0035]第一钢筋混凝土桩2、第二素混凝土桩3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桩4初凝时外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套管15、第二套管16和第三套管17,第一套管15、第二套管16和第三套管17均设置有入料口7,第二套管16内部上端设置有锁紧装置8,锁紧装置8包括U型板11,U型板11上端面中间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定位块9,U型板11U型角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一个连接安全块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础工程用咬合桩结构,包括第一素混凝土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素混凝土桩(1)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钢筋混凝土桩(2),所述第一素混凝土桩(1)与第一钢筋混凝土桩(2)有部分重叠,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桩(2)远离第一素混凝土桩(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素混凝土桩(3),所述第二素混凝土桩(3)远离第一钢筋混凝土桩(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钢筋混凝土桩(4),所述第二素混凝土桩(3)与第一钢筋混凝土桩(2)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桩(4)均有部分重叠,所述第一素混凝土桩(1)一侧固定设置有导向墙(6),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桩(2)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桩(4)内部均设置有钢筋笼(5);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桩(2)、第二素混凝土桩(3)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桩(4)初凝时外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套管(15)、第二套管(16)和第三套管(17),所述第一套管(15)、第二套管(16)和第三套管(17)均设置有入料口(7),所述第二套管(16)内部上端设置有锁紧装置(8),所述锁紧装置(8)包括有U型板(11),所述U型板(11)上端面中间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定位块(9),所述U型板(11)U型角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一个连接安全块(10),两个所述定位块(9)一侧壁均固定设置有螺栓(12)并贯穿U型板(11),所述第一套管(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钧钟孟兰
申请(专利权)人:西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