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龙虾养殖用附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3939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龙虾养殖用附着结构,涉及小龙虾养殖技术领域,包括附着网,所述附着网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钢圈,所述附着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十字板,所述附着网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十字板,所述第二十字板远离附着网的一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第一十字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它通过附着网、钢圈、第一十字板、第二十字板、配重块、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之间的配合,利用附着网、钢圈、第一十字板、第二十字板和配重块可供小龙虾在附着网上攀爬,利用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可便于对附着网进行拆装,从而便于根据小龙虾的数量和大小来调整附着网的长度。根据小龙虾的数量和大小来调整附着网的长度。根据小龙虾的数量和大小来调整附着网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龙虾养殖用附着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小龙虾养殖
,具体是一种小龙虾养殖用附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北美洲,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小龙虾自然种群繁殖力强,能生活在各种水域,食性范围广泛,适合养殖,同时,小龙虾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到2017年,全国小龙虾养殖总面积已经超过1000万亩,总产量达112.97万吨,小龙虾已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养殖淡水经济虾类,小龙虾在生长期间喜欢攀爬,因此需要为其供附着网供其攀爬。
[0003]现有的小龙虾养殖用附着结构不便于对附着网进行拆装,从而不便于根据小龙虾的数量和大小来调整附着网的长度;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小龙虾养殖用附着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小龙虾养殖用附着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龙虾养殖用附着结构,包括附着网,所述附着网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钢圈,所述附着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十字板,所述附着网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十字板,所述第二十字板远离附着网的一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第一十字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十字板上表面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还包括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底面插接在矩形框的内部,所述矩形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绳。
[0007]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块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直角板,两个所述直角板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
[0008]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板。
[000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滑板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直角板的内部,两个所述滑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拉板,所述拉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杆,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远离拉板的一端分别插接在两个限位块的内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拉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拉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直角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小龙虾养殖用附着结构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附着网、钢圈、第一十字板、第二十字板、配重块、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之间的配合,利用附着网、钢圈、第一十字板、第二十字板和配重块可供小
龙虾在附着网上攀爬,利用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可便于对附着网进行拆装,从而便于根据小龙虾的数量和大小来调整附着网的长度。
[0014]2、本技术通过第二限位杆、限位块、直角板、第一弹簧、移动板、第一限位杆和滑板之间的配合,当将矩形块插接在矩形框的内部并将第二限位杆从限位块的内部拉出时,可使移动板、第一限位杆、滑板和限位块向矩形块的方向移动,进而第一限位杆会贯穿矩形框的一侧面并插接在矩形块的内部来对矩形框和附着网等进行限位,从而就完成了对附着网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附着网、钢圈、第一十字板、第二十字板、配重块和矩形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第二限位机构和第一限位机构隐藏矩形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第一弹簧、移动板、第一限位杆、滑板、限位块和第二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附着网;2、钢圈;3、第一十字板;4、第二十字板;5、配重块;6、第一限位机构;601、矩形框;602、矩形块;603、直角板;604、第一弹簧;605、移动板;606、第一限位杆;607、滑板;608、限位块;609、拉绳;7、第二限位机构;701、拉板;702、第二限位杆;703、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龙虾养殖用附着结构,该装置用于在小龙虾生长期间工期攀爬,通过设置的第一限位机构6和第二限位机构7,可便于对附着网1进行拆装,从而便于根据小龙虾的数量和大小来调整附着网1的长度。
[0022]参见图1~图4,一种小龙虾养殖用附着结构,包括附着网1,附着网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钢圈2,附着网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十字板3,附着网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十字板4,第二十字板4远离附着网1的一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块5,第一十字板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6,第一限位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十字板3上表面的矩形框601,矩形框60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7,矩形框601的两侧面均开设有与第一限位杆606相适配的圆孔,通过设置配重块5,在释放拉绳609时,可使附着网1顺利沉入水底,利用第一限位机构6和第二限位机构7可便于对附着网1进行拆装,从而便于根据小龙虾的数量和大小来调整附着网1的长度。
[0023]第一限位机构6还包括矩形块602,矩形块602的底面插接在矩形框601的内部,矩形块6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绳609,矩形块602的两侧面均开设有与第一限位杆606相适配的第一限位孔,在完成对附着网1的安装后,矩形块602的底面与附着网1的上表面相接触,拉板701的内部开设有与拉绳609相适配的通孔,通孔的直径大于拉绳609的直径。
[0024]矩形块602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直角板603,两个直角板603的外表面均固定连
接有第一弹簧604,两个第一弹簧604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605,在未对附着网1进行安装时,第一弹簧604为压缩状态。
[0025]两个移动板605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606,两个移动板605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板607,两个滑板607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直角板603的内部,两个滑板607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8,直角板603的内部开设有与滑板607相适配的滑槽,限位块608的底面与直角板603的上表面相接触。
[0026]第二限位机构7包括拉板701,拉板70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杆702,两个第二限位杆702远离拉板701的一端分别插接在两个限位块608的内部,限位块608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限位杆702相适配的第二限位孔。
[0027]拉板70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703,两个第二弹簧703远离拉板70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直角板60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向上拉动拉板701,拉板701可带动第二限位杆702向上移动并拉长第二弹簧703,然后向远离矩形框601的方向拉动移动板605,移动板605可带动第一限位杆606、滑板607和限位块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龙虾养殖用附着结构,包括附着网(1),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网(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钢圈(2),所述附着网(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十字板(3),所述附着网(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十字板(4),所述第二十字板(4)远离附着网(1)的一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块(5),所述第一十字板(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6),所述第一限位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十字板(3)上表面的矩形框(601),所述矩形框(60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龙虾养殖用附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6)还包括矩形块(602),所述矩形块(602)的底面插接在矩形框(601)的内部,所述矩形块(6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绳(60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龙虾养殖用附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602)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直角板(603),两个所述直角板(603)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04),两个所述第一弹簧(604)相互靠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诗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绿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