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棒材称量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3811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包棒材称量识别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称量装置和设置在称量装置外侧的摄像头,所述称量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称量打包好的棒材,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棒材的端部外侧,且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拍摄棒材端部状态并发送至控制装置,用于判断棒材的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拍摄棒材端面,根据端面的形态、平整度的来识别是否是非定尺棒材。材。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包棒材称量识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识别装置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打包棒材称量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钢铁企业中,棒材产线打包分定尺与非定尺,定尺即在一个捆包中所有的棒材长度直径都一样,打包成捆的材料两侧平整、整齐。非定尺的棒材捆包长度不一。定尺与非定尺的棒材捆包在后续的称量环节处理流程是不一样的,实际生产过程中,99%以上都是定尺棒材捆包,所以识别出非定尺的棒材捆包并高告诉后续称量环节就很重要,当前主要的判定方法是人工观察判定,当出现非定尺的捆包就告诉后续称量流程。这目前的判定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始终需要观察人员在称量设备处肉眼观察棒材状况,劳动强度大,容易出现误判漏判,且判断效率低。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打包棒材称量识别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包棒材称量识别装置,通过拍摄棒材端面,根据端面的形态、平整度的来识别是否是非定尺棒材。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打包棒材称量识别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称量装置和设置在称量装置外侧的摄像头,所述称量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称量打包好的棒材,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棒材的端部外侧,且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拍摄棒材端部状态并发送至控制装置,用于判断棒材的状态。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的数量至少是两个,所述摄像头分别设置在棒材的前后两端部外侧。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的数量是三个,其中两个所述摄像头分别设置在棒材的前后两端部外侧,作为外摄像头,第三个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棒材其中一端端部的正上方,作为上摄像头。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称量装置上方设置有水平双轴移动装置,所述水平双轴移动装置包括由丝杆机构驱动的横向移动机构和由丝杆机构驱动的纵向移动机构,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设置在横向移动机构下,由横向移动机构驱动横向移动,位于棒材端部上方的所述上摄像头设置在纵向移动机构下,由水平双轴移动装置驱动在横向及纵向移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下还设置有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位于所述上摄像头的一侧,用于检测上摄像头是否位于棒材端面的正上方。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向移动机构的长度大于棒材的长度,便于所述上摄像头从棒材的一端移动到棒材的另一端。
[001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通过外摄像头及上摄像头抓拍捆包端面照片,然后上摄像头移动至捆
包的另一端抓拍另一端的端面照片,在此过程中,上摄像头抓拍捆包顶面的照片,根据端面的形态、平整度的来识别是否是非定尺捆包,有效地提高了判断的准确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4]图中:1

称量装置,2

棒材,3

外摄像头,4

上摄像头,5

测距传感器,6

横向移动机构,7

纵向移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16]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涉及的“上”“下”等方位词均相对于附图视角而定,仅仅只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够理解为对技术方案的限制。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打包棒材称量识别装置,通过摄像头拍摄已打包好的棒材2的状态,来自动判断该打包棒材2是定尺棒材2还是非定尺棒材2。
[0018]具体地,打包棒材称量识别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称量装置1和设置在称量装置1外侧的摄像头,所述称量装置1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称量打包好的棒材2,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棒材2的端部外侧,且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拍摄棒材2端部状态并发送至控制装置,用于判断棒材2的状态。
[0019]在本技术中,控制装置是指作为上位机的计算机及作为下位机的PLC系统,摄像头拍摄到的照片由计算机接收及判断棒材2的状态。
[0020]本技术的原理是,当拍摄的是定尺棒材2时,棒材2的端面是对齐的,当拍摄的是非定尺棒材2时,棒材2的端面是明显不对齐的。
[0021]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的数量至少是两个,所述摄像头分别设置在棒材2的前后两端部外侧。由于棒材2打包前会先将棒材2向其中一端对齐,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和避免漏检的情况,至少在棒材2的两端分别设置摄像头,同时拍摄棒材2两端面的状态,综合起来判断棒材2是否为非定尺。
[0022]更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的数量是三个,其中两个所述摄像头分别设置在棒材2的前后两端部外侧,作为外摄像头3,第三个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棒材2其中一端端部的正上方,作为上摄像头4。
[0023]除了棒材2端面状态可以判断棒材2捆包是否为非定尺捆包,从棒材2上方拍摄棒材2端部,也能直观地判断,位于棒材2端部上方的上摄像头4拍摄棒材2端部,当明显拍摄到部分棒材2的端部相较于其余部分棒材2的端部更短。
[0024]更进一步的,所述称量装置1上方设置有水平双轴移动装置,所述水平双轴移动装置是常规的由丝杆驱动的双轴移动装置,包括由丝杆机构驱动的横向移动机构6和由丝杆机构驱动的纵向移动机构7,所述纵向移动机构7设置在横向移动机构6下,由横向移动机构6驱动横向移动,位于棒材2端部上方的所述上摄像头4设置在纵向移动机构7下,由水平双轴移动装置驱动在横向及纵向移动。
[0025]其中,横向移动机构6包括丝杆驱动装置及由丝杆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
一连接板横向移动,所述纵向移动机构7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也即,横向移动机构6驱动纵向移动机构7整体横向移动,同理,纵向移动机构7包括丝杆驱动装置及由丝杆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纵向移动,上摄像头4安装在第二连接板下方,由此,水平双轴移动装置驱动上摄像头4自由地横向或纵向移动。
[0026]除了棒材2端部可以反映棒材2是定尺或非定尺外,棒材2顶面的状态也能反映,在本技术中,上摄像头4除了拍摄棒材2端部外,在横向移动到棒材2另一端的过程中,也拍摄棒材2的状态,控制装置结合棒材2不同位置的照片来判断棒材2是否为非定尺。
[0027]更进一步地,所述纵向移动机构7下还设置有测距传感器5,所示测距传感器5是常规的红外测距传感装置,所述测距传感器5位于所述上摄像头4的一侧,用于检测上摄像头4是否位于棒材2端面的正上方。由于测距传感器5与称量装置1的平台的距离是确定的,当测距传感器5检测到的距离恰好是测距传感器5与称量装置1的平台的距离时,说明上摄像头4位于棒材2端部的正上方。
[0028]更进一步地,所述横向移动机构6的长度大于棒材2的长度,便于所述上摄像头4从棒材2的一端移动到棒材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包棒材称量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称量装置(1)和设置在称量装置(1)外侧的摄像头,所述称量装置(1)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称量打包好的棒材(2),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棒材(2)的端部外侧,且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拍摄棒材(2)端部状态并发送至控制装置,用于判断棒材(2)的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包棒材称量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的数量至少是两个,所述摄像头分别设置在棒材(2)的前后两端部外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包棒材称量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的数量是三个,其中两个所述摄像头分别设置在棒材(2)的前后两端部外侧,作为外摄像头(3),第三个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棒材(2)其中一端端部的正上方,作为上摄像头(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包棒材称量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喜光钟春华付秋红卢智杰许晓滢陈桂才林基伟邓小波郝松涛李智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昆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