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颗粒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359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颗粒阻尼器,包括壳体、阻尼颗粒、旋转叶片与旋转轴,壳体内部具有容腔,阻尼颗粒填充在容腔当中,旋转叶片设置在容腔内部,旋转轴一端位于壳体外部,另一端穿入容腔内部与旋转叶片相互连接并可带动旋转叶片旋转搅动阻尼颗粒,旋转叶片上远离旋转轴的边缘处具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叶缘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用于待减振的结构体时,有选择地将旋转轴与结构体相互连接并由结构体带动旋转轴转动可驱动旋转叶片旋转搅动阻尼颗粒,促进阻尼颗粒的摩擦与碰撞,加快振动能量耗散,减振的效果较好。旋转叶片具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叶缘部,即使在转动时触碰、压到容腔内壁,也能够变形、避让、复原,有利于旋转叶片充分搅动阻尼颗粒。充分搅动阻尼颗粒。充分搅动阻尼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颗粒阻尼器


[0001]本技术涉及振动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式颗粒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颗粒阻尼器是抑制机械振动产生、传递常用的阻尼器之一。颗粒阻尼器通过在结构上内置或者外置腔体并填充大颗粒或者微粒,在腔体随结构振动而一同振动时,腔体内部填充的颗粒通过相互碰撞、摩擦等运动引起能量耗散从而达到减振的目的,因此,颗粒阻尼器表现出很强的对各种工作条件的适用性,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减振频带宽等优点。但是目前常规的颗粒阻尼器主要用作控制结构的水平振动,减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颗粒阻尼器,能够旋转耗散振动能量,减振的速度快、效果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旋转式颗粒阻尼器,包括壳体、阻尼颗粒、旋转叶片与旋转轴,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容腔,所述阻尼颗粒填充在容腔当中,所述旋转叶片设置在容腔内部,所述旋转轴一端位于壳体外部,另一端穿入容腔内部与旋转叶片相互连接并可带动旋转叶片旋转搅动阻尼颗粒,所述旋转叶片上远离旋转轴的边缘处具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叶缘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容腔内壁面上沿旋转轴周向设置呈凹凸不平状。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容腔内壁面上具有若干凸条与凹槽,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槽均呈长条状且长度方向与旋转轴轴向一致,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槽沿旋转轴周向交错设置,并且相互平滑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表面以及所述凸条上与旋转轴位置正对的表面为曲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表面以及所述凸条上与旋转轴位置正对的表面为圆弧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叶片叶缘部可与所述凸条表面相接触并且与凹槽之间留有间距。
[0011]进一步的,所述叶片沿旋转轴轴向至少设置有两个。
[0012]进一步的,所述叶片与所述旋转轴之间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刚性壳体。
[0014]进一步的,所述阻尼颗粒的填充率为80%~90%。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该阻尼器通过旋转叶片促进阻尼颗粒减振,在使用时,有选择地将旋转轴与待减振的结构体相互连接使待减振的结构体可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转动时可带动旋转叶片旋转搅动容腔内所填充的阻尼颗粒,促进阻尼颗粒与阻尼颗粒之间、阻尼颗粒与容腔内壁面、旋转叶片之间的碰撞与摩擦,加快阻尼颗粒耗散振动能量,减振的效果较好。
[0017]2、该阻尼器当中搅动阻尼颗粒的旋转叶片上具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叶缘部,在旋
转搅动阻尼颗粒时,即使叶缘部触碰、压到容腔内壁,也能够变形、避让、复原,有利于旋转叶片充分搅动阻尼颗粒。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0]图3为图2当中A

A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2]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壳体;2、直筒体;3、盖体;4、内腔;5、凸条;6、凹槽;7、阻尼颗粒;8、旋转轴;9、旋转叶片;10、叶缘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颗粒阻尼器,包括壳体1、阻尼颗粒7、旋转叶片9与旋转轴8,壳体1内部具有容腔,阻尼颗粒7填充在容腔当中,旋转叶片9设置在容腔内部,旋转轴8一端位于壳体1外部,另一端穿入容腔内部与旋转叶片9相互连接并可带动旋转叶片9旋转搅动阻尼颗粒7,旋转叶片9上远离旋转轴8的边缘处具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叶缘部10。其中,弹性材料可为橡胶、乳胶、海绵等受到外力作用就变形,而外力撤销后能迅速恢复原来形状的材料。容腔最好密闭。
[0025]容腔内壁面上沿旋转轴8周向设置呈凹凸不平状,能够增大容腔内壁面表面积,有效促进阻尼颗粒7与容腔内壁面之间的碰撞与摩擦,加快振动能量耗散。进一步的,容腔内壁面上具有若干凸条5与凹槽6,凸条5与凹槽6均呈长条状且长度方向与旋转轴8轴向一致,凸条5与凹槽6沿旋转轴8周向交错设置,并且相互平滑连接。各凸条5与各凹槽6的尺寸可设置一致形成如图2中所示的规则的、凹凸不平的容腔内壁面,也可设置不一致形成如图4中所示的不规则、凹凸不平的容腔内壁面。凹槽6表面以及凸条5上与旋转轴8位置正对的表面为曲面,有利于减小与旋转叶片9叶缘部10之间的接触面积,对旋转叶片9旋转的阻碍较小,也有利于阻尼颗粒7滚动。凹槽6表面以及凸条5上与旋转轴8位置正对的表面优选为圆弧面。旋转叶片9叶缘部10可与凸条5表面相接触并且与凹槽6之间留有间距。在旋转叶片9转动时,叶缘部10可扫到凸条5表面,将阻尼颗粒7充分打落,叶缘部10扫到凸条5表面时,如图4所示,可发生变形、避让,在扫过凸条5表面之后复原。叶片沿旋转轴8轴向至少设置有两个,搅动效果较好。叶片与旋转轴8之间可固定连接,也可通过其他传动件传动连接。壳体1为刚性壳体1,包括盖体3以及一端开口或者两端开口的直筒体2,盖体3封闭直筒体2开口形成容腔,旋转轴8设置在容腔中心处。阻尼颗粒7的填充率为80%~90%。
[0026]该阻尼器内设旋转叶片9促进阻尼颗粒7减振,可适用于普通情况减振,也可适用于由变速器、马达等旋转运动引起的旋转振动减振。在使用该阻尼器时,有选择地将旋转轴8作为从动轴与待减振的结构体相互连接,例如通过联轴器或者其他传动部件将旋转轴8与待减振结构体的主动轴或者其他部件相连接,使待减振的结构体可带动旋转轴8转动从而带动旋转叶片9旋转搅动阻尼颗粒7,在各阻尼颗粒7受振动能量激发相互碰撞摩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促进阻尼颗粒7与阻尼颗粒7之间、阻尼颗粒7与容腔内壁面、旋转叶片9之间的
碰撞与摩擦,加快阻尼颗粒7耗散振动能量,减振的效果优良。阻尼器内部用以搅动阻尼颗粒7的旋转叶片9具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叶缘部10,在旋转时即使扫到、压到容腔内壁面,也可通过叶缘部10的变形避让开,避免影响正常转动,有利于延长旋转叶片9的叶片部分,以充分扫动阻尼颗粒7,配合容腔内壁面凹凸不平的设置,阻尼颗粒7耗散振动能量的速度快,减振的效果好。
[0027]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颗粒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阻尼颗粒、旋转叶片与旋转轴,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容腔,所述阻尼颗粒填充在容腔当中,所述旋转叶片设置在容腔内部,所述旋转轴一端位于壳体外部,另一端穿入容腔内部与旋转叶片相互连接并可带动旋转叶片旋转搅动阻尼颗粒,所述旋转叶片上远离旋转轴的边缘处具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叶缘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颗粒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内壁面上沿旋转轴周向设置呈凹凸不平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颗粒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内壁面上具有若干凸条与凹槽,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槽均呈长条状且长度方向与旋转轴轴向一致,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槽沿旋转轴周向交错设置,并且相互平滑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颗粒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元易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环寂高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