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弧机构和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349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39
一种灭弧机构和断路器,断路器包括所述灭弧机构,所述灭弧机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灭弧室,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气通道和所述壳体的排气口,所述排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灭弧室的出口和排气口连通,所述排气通道至少包括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中气体流动方向与灭弧室中气体流动方向相反,通过排气通道的第二通道,将灭弧室尾部的电弧和气体沿相反方向排出,不仅可以充分冷却电弧和气体,提高灭弧机构消灭电弧的能力,而且还可以防止电弧和气体损害位于灭弧室尾部的零件。损害位于灭弧室尾部的零件。损害位于灭弧室尾部的零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灭弧机构和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灭弧机构和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插入式断路器应用越来越多。现有插入式断路器,大部分产品的灭弧装置均设置有出气口,将气体从内部排出,此种功能的断路器,如果气体中的电弧没有完全熄灭,在排出后会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它系统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直接排出电弧的灭弧机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灭弧机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灭弧室,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气通道和排气口,所述排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灭弧室的出口和所述壳体的排气口连通,所述排气通道至少包括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中气体流动方向与灭弧室中气体流动方向相反。
[0006]优选的,所述排气通道包括与灭弧室连通的第一通道,以及与排气口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在所述灭弧室与第二通道之间,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围绕灭弧室,且分别位于灭弧室的两个相邻侧面。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通道中气体流动方向与灭弧室中气体流动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通道中气体流动方向与灭弧室中气体流动方向以及第二通道中气体流动方向均垂直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排气通道内设有隔离板,在隔离板的两侧分别形成排气支道。
[0009]优选的,所述隔离板的数量为多个,在相邻两个隔离板之间,以及隔离板与壳体之间分别形成所述排气支道。
[0010]优选的,所述排气通道内设有隔离板,在隔离板的两侧分别形成排气支道,所述隔离板包括分别位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排气支道包括在第一通道内第一隔板两侧分别形成的两个第一支道,以及在第二通道内第二隔板两侧分别形成的两个第二支道;两个第一支道分别与两个第二支道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隔离板还包括位于第一通道内的第三隔板,第三隔板位于第一隔板与灭弧室之间,在第三隔板的两侧分别形成两个第三支道,两个第三支道分别与两个第一支道连通;所述第三支道内气体流动方向与第一支道内气体流动方向垂直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三隔板与第二隔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隔板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三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构成U型的隔离板。
[00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其包括所述的灭弧机构。
[0014]优选的,壳体内设有静触头和动触头,以及分别与静触头和动触头连接的两个接
线端子,动触头与静触头对应设置位于灭弧机构的灭弧室的进口一侧;一个接线端子位于动触头远离灭弧室的进口的一侧,以作为所述壳体的排气口,另一个接线端子位于灭弧室的出口的一侧;灭弧机构的排气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位于灭弧机构的出口和所述另一个接线端子之间,所述第二通道与灭弧室并排设置且向远离第一通道的一侧延伸。
[0015]本技术的断路器,通过排气通道的第二通道,将灭弧室尾部的电弧和气体沿相反方向排出,不仅可以防止电弧和气体损害位于灭弧室尾部的零件,而且还可以充分冷却电弧和气体,提高灭弧机构消灭电弧的能力。
[0016]此外,隔离板通过第三隔板在第一通道内形成第三支道,不仅能够改变气体流动方向,进一步提高提高冷却和排气的效果,而且还能够起到切割电弧的作用,防止电弧经过灭弧室后没有完全熄灭。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断路器的纵向截面图;
[0018]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3是断路器的横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灭弧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灭弧机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0021]如图1

2所示,本技术的灭弧机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灭弧室1,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气通道10和排气口,所述排气通道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灭弧室1的出口和所述壳体的排气口连通,所述排气通道10至少包括第二通道12,所述第二通道12中气体流动方向与灭弧室1中气体流动方向相反。
[0022]本技术的灭弧机构,通过排气通道10的第二通道12,将灭弧室1尾部的电弧和气体沿相反方向排出,不仅可以防止电弧和气体损害位于灭弧室1尾部的零件,而且还可以充分冷却电弧和气体,提高灭弧机构消灭电弧的能力。
[002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断路器,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接线端子,两个接线端子分别为进线接线端子和出线接线端子,进线接线端子位于灭弧室1左侧,出线接线端子位于灭弧室1右侧,所述排气通道10包括设置在所述灭弧室1与出线接线端子之间的第一通道11,所述第一通道11与灭弧室1连通,所述排气口设置在第一通道11远离出线接线端子的一侧,即在灭弧室1中气体流动方向上,第一通道11位于排气口和出线接线端子之间,所述第一通道11连通在所述灭弧室1与第二通道12之间,通过第一通道11转移,第二通道12反向传送再排出,形成长距离的排气通道10,通过长距离对电弧冷却和熄灭,能够防止直接排出电弧和高温气体,避免对其它电气系统造成损害。
[0024]优选的,所述排气通道10至少围绕灭弧室1的部分设置,如图1

2所示,所述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围绕灭弧室1,且分别位于灭弧室1的两个相邻侧面,第一通道11位于灭弧室1右侧,与灭弧室1的出口对应,第二通道12位于灭弧室的下侧,排气口与第二通道12连通,当然根据需要第二通道12也可以位于灭弧室的上侧或图中的前后两侧。优选的,所述排
气通道10围绕灭弧室1设置形成内循环,第二通道12与灭弧室1的进口直接或间接连通,气体从排气口排出。
[0025]本技术的断路器,通过所述灭弧机构将灭弧室1的电弧和气体沿远离出线接线端子的方向排出,不仅可以防止电弧和气体损害出线接线端子,而且还可以充分冷却电弧和气体,提高灭弧机构消灭电弧的能力。
[0026]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断路器为一种插入式断路器,所述断路器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座2、盖9和操作件,在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进线接线端子和出线接线端子,本实施例接线端子为母线夹,所述灭弧室1内气体向靠近母线夹方向移动,操作件可以为按钮或者手柄,用于驱动断路器分合闸,所述壳体内设有操作机构、动触头5、静触头4、引弧片3、隔弧壁7、导磁板8,以及所述灭弧室1和排气通道10,动触头5与操作机构连接,操作件与操作机构联动带动动触头摆动与静触头4接触和分离实现断路器的合分闸操作,动触头5与静触头4对应设置位于灭弧室1的进口一侧,一个接线端子位于动触头5远离灭弧室1的进口的一侧,另一个接线端子位于灭弧室1的出口的一侧,本实施例与动触头5连接的进线接线端子位于灭弧室1入口的一侧,即与操作件一起位于壳体的一端,该进线接线端子可以作为壳体的排气口;与静触头4连接的出线接线端子位于灭弧室1的出口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弧机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灭弧室(1),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气通道(10)和排气口,所述排气通道(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灭弧室(1)的出口和所述壳体的排气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10)至少包括第二通道(12),所述第二通道(12)中气体流动方向与灭弧室(1)中气体流动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10)包括与灭弧室(1)连通的第一通道(11),以及与排气口连通的第二通道(12),所述第一通道(11)连通在所述灭弧室(1)与第二通道(12)之间,所述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围绕灭弧室(1),且分别位于灭弧室(1)的两个相邻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12)中气体流动方向与灭弧室(1)中气体流动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通道(11)中气体流动方向与灭弧室(1)中气体流动方向以及第二通道(12)中气体流动方向均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所述的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10)内设有隔离板(20),在隔离板(20)的两侧分别形成排气支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20)的数量为多个,在相邻两个隔离板(20)之间,以及隔离板(20)与壳体之间分别形成所述排气支道。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10)内设有隔离板(20),在隔离板(20)的两侧分别形成排气支道,所述隔离板(20)包括分别位于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内的第一隔板(21)和第二隔板(22),所述排气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斌斌卢科军刘书富付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诺雅克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