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模式包皮高效整形切割钳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308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铸模式包皮高效整形切割钳组件,其整体采用铸模一体成型,包括两个钳体,两个钳体的中部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两钳体的前端分别具有半环形的钳口,钳口上设有半环状的切割导向槽;两钳口相向的侧面上且在切割导向槽内侧均设有闭合面,两闭合面上分别设有多个一一对应的缝合孔,切割导向槽和闭合面的交界位置上设有半环状的切割凸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术中定位、调整包皮内外板长度功能,伤口对合整齐,出血少,术中固定确切,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可单人操作,缝合简易,可用于隐匿阴茎、蹼状阴茎或伴有其它畸形、粘连的复杂阴茎包皮手术中应用,此外能够有效解决,无法使用一次性包皮缝合器或商环完成的疑难手术病例。手术病例。手术病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模式包皮高效整形切割钳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包皮手术操作器械
,尤其涉及铸模式包皮高效整形切割钳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上包茎、包皮过长是常见病、多发病,阴茎畸形行阴茎包皮整形手术亦较为常见,在全国三甲及各级医院均有较多病人就诊手术,特别是基层医院。在伊斯兰教信徒中,出生后该手术作为一种成年礼进行常规手术。传统手术及最新各包皮环切种改良术式(器械辅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利弊无法同时兼顾,特别是在合并粘连或其它畸形的复杂性患者中,无法使用器械辅助完成手术。而传统手术中,仅能依靠有经验助手以提拉血管钳固定,并通过术者不断调整才能达到切除相对合适长度包皮组织,切割缘亦不整齐 ,迄今为止,国内外没有一种合适器械解决这一术中问题线。长期以来,传统手术,切口不整齐,术中定位固定存在困难,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手术操作难度大,需要一定学习曲线。最新各种包皮环切改良术式(如一次性包皮缝合器、商环等器械辅助),存在术中整形局限性,异物刺激感、伤口疼痛明显,伤口裂开或愈合不良,吻合钉脱落困难等并发症,费用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模式包皮高效整形切割钳组件。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铸模式包皮高效整形切割钳组件,其整体采用铸模一体成型,包括两个钳体,两个钳体的中部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两钳体的前端分别具有半环形的钳口,钳口上设有半环状的切割导向槽;两钳口相向的侧面上且在切割导向槽内侧均设有闭合面,两闭合面上分别设有多个一一对应的缝合孔,切割导向槽和闭合面的交界位置上设有半环状的切割凸线。
[0006]进一步的,所述闭合面上均布有固定齿。
[0007]进一步的,所述闭合面为斜面,两钳口上的闭合面相互靠近闭合时,形成内松外紧的闭合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凸线和切割导向槽均与钳口同心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钳体的后端由前至后设有依序连接在一起的折形部和钳臂,钳臂的后端设有手持环。
[0010]进一步的,两个钳臂上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棘爪,棘爪具有三挡结构。
[0011]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具有术中定位、调整包皮内外板长度功能,伤口对合整齐,出血少,术中固定确切,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可单人操作,缝合简易,可用于隐匿阴茎、蹼状阴茎或伴有其它畸形、粘连的复杂阴茎包皮手术中应用,此外能够有效解决,无法使用一次性包皮缝合器或商环完成的疑难手术病例。
附图说明
[001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14]图2为钳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请参照图1

2,本技术铸模式包皮高效整形切割钳组件,其整体采用铸模一体成型,包括两个钳体1,两个钳体1的中部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两钳体1的前端分别具有半环形的钳口2,钳口2上设有半环状的切割导向槽3,沿钳口2上留置的切割导向槽3,以锋利尖刀片切割离断切除需要切除的组织,能够明显提升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难度,同时可解决无法使用一次性包皮缝合器或商环完成的疑难手术病例。两钳口2相向的侧面上且在切割导向槽3内侧均设有闭合面4,两闭合面4上分别设有多个一一对应的缝合孔5,切割导向槽3和闭合面4的交界位置上设有半环状的切割凸线6,切割凸线6和切割导向槽3均与钳口2同心设置。
[0016]闭合面4上均布有固定齿7,以增加被固定组织内侧闭合效果。此外,闭合面4为斜面,两钳口2上的闭合面4相互靠近闭合时,形成内松外紧的闭合结构。最大程度保护切口组织,避免切口边缘皮肤坏死。
[0017]钳体1的后端由前至后设有依序连接在一起的折形部8和钳臂9,钳臂9的后端设有手持环10,手持环10呈椭圆形设计,长轴内径2.7cm,横轴内径2.2cm。
[0018]两个钳臂9上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棘爪11,棘爪11具有三挡结构,用于控制闭合面4的松紧度及切割程度。
[001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闭合面4的宽度为4mm,切割凸线6高度1mm,有利于组织的离断。闭合面4内有共有4个“8”字形的缝合孔5,缝合孔5用于缝合加固,特别可以用于血管的结扎,“8”字形缝合孔5的孔连接处未闭合,缝合孔5直径1.5mm。
[0020]本技术中的钳口2内半径具有13mm、15mm、17mm、19mm和21mm五种型号,适合不同患者的需要。
[0021]本技术的使用方法:麻醉完善后,取平卧位,自然状态下标记切除包皮或需切除部位,6点、12点位置切开至标记部位,以铸模式包皮高效整形切割钳固定包皮(两把切割钳共同使用,两把切割钳上对应的钳口2形成环状),此时闭合状态为固定档,处于相对无损状态,可随时调整切割位置至满意为止,操作灵活,对包皮组织没有切割作用。确认位置后,钳体1加压,调整至切割档,观察导向切割槽内包皮离断情况,如未完全离断,以尖刀片沿导向切割槽切割彻底离断组织。最后以可吸收线在预设计的缝合孔5处机械缝合8针,另外此状态下可同时处理系带异常、包皮龟头粘连等病变,松开铸模式包皮高效整形切割钳后,再次观察出血包皮外观情况,术毕。
[002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加以描述,但是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是示意性而不是加以局限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
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铸模式包皮高效整形切割钳组件,其特征在于:其整体采用铸模一体成型,包括两个钳体,两个钳体的中部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两钳体的前端分别具有半环形的钳口,钳口上设有半环状的切割导向槽;两钳口相向的侧面上且在切割导向槽内侧均设有闭合面,两闭合面上分别设有多个一一对应的缝合孔,切割导向槽和闭合面的交界位置上设有半环状的切割凸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模式包皮高效整形切割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面上均布有固定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铸模式包皮高效整形切割钳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显钟于忠英李金雨赵力林伟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