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织造布生产原料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920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合机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混合机在使用时存在混合效率较低的问题,公开了一种非织造布生产原料混合机,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通过安装座活动安装有卧式混合壳体;卧式混合壳体的侧面开设有料口,用于卧式混合壳体内原料的上料和下料;料口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密封部件,所述卧式混合壳体为椭球结构;还包括搅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搅动机构对卧式混合壳体内的原料进行搅动混合,同时驱动机构驱动卧式混合壳体转动,在卧式混合壳体转动的过程中,活动部件在重力的作用下,在导向部件上往复水平移动,并对原料进行水平方向上的往复拨动,提高对原料的混合效率,保证对汇聚在卧式混合壳体底部的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在卧式混合壳体底部的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在卧式混合壳体底部的原料进行充分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织造布生产原料混合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机
,尤其涉及一种非织造布生产原料混合机。

技术介绍

[0002]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非织造布的原料为丙纶、涤纶、粘胶纤维、腈纶、锦纶、棉、醋酸纤维、维纶等,非织造布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混合机对原料进行混合,而现有的卧式混合机在使用时存在原料汇聚在卧式混合机的底部,不具备对汇聚在卧式混合机底部的原料进行多个方向拨动混合的效果,从而导致混合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非织造布生产原料混合机。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织造布生产原料混合机,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通过安装座活动安装有卧式混合壳体;卧式混合壳体的侧面开设有料口,用于卧式混合壳体内原料的上料和下料;料口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密封部件,用于对卧式混合壳体的内部进行密封,所述卧式混合壳体为椭球结构;还包括搅动机构,用于对卧式混合壳体内的原料进行搅动混合;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卧式混合壳体转动;所述卧式混合壳体的内壁安装有弧形结构的导向部件,导向部件靠近卧式混合壳体侧面的一侧为外弧面;导向部件上活动套设有活动机构,用于在导向部件随卧式混合壳体转动时,在导向部件上往复滑动;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套设在导向部件上的活动部件,活动部件靠近卧式混合壳体侧面的一侧设置有拨动侧翼,用于当活动部件在导向部件上移动时,对卧式混合壳体内的原料进行拨动混合;还包括缓冲机构,用于当活动部件在导向部件上活动靠拢时,对相邻的活动部件之间进行缓冲。
[0005]优选的,所述搅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卧式混合壳体内的转轴,转轴的侧面设置有搅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转轴转动。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卧式混合壳体外壁的从动齿;活动设置在安装座侧面的驱动齿,驱动齿的圆周与从动齿啮合;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驱动齿转动。
[0007]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开设在活动部件上的空腔;空腔的两侧活动设置有缓冲侧翼,缓冲侧翼的一端延伸至空腔的外部,用于在活动部件相互靠近时,对相邻的活动部件进行分隔和缓冲。
[0008]优选的,所述空腔的侧面开设有穿孔。
[0009]优选的,所述缓冲侧翼的一端延伸至空腔内部,所述缓冲侧翼位于空腔内部的一端安装有活动塞;相邻的活动塞远离缓冲侧翼的一侧通过第一缓冲部件相互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导向部件的侧面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滚动件,用于减小活动部件与导向部件之间的摩擦力。
[0011]优选的,所述卧式混合壳体的侧面安装有侧翼;还包括定位机构,用于对侧翼进行限位,实现对卧式混合壳体的定位。
[0012]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伸缩部件,伸缩部件靠近卧式混合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定位部件;定位部件的位置与侧翼的位置相对应。
[0013]优选的,所述定位部件的侧面通过弹簧安装有第二缓冲部件,用于对定位部件和侧翼的接触进行缓冲。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搅动机构对卧式混合壳体内的原料进行搅动混合,同时驱动机构驱动卧式混合壳体转动,在卧式混合壳体转动的过程中,导向部件改变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当弧形结构的导向部件随卧式混合壳体转动至卧式混合壳体内部的顶部时,活动部件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导向部件的中间位置滑落至导向部件的两端,当导向部件随卧式混合壳体转动至卧式混合壳体内部的底部时,活动部件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导向部件的两端滑动至导向部件的中间位置,即在卧式混合壳体转动的过程中,活动部件和拨动侧翼在卧式混合壳体内沿卧式混合壳体的内壁往复水平方向移动,同时拨动侧翼对原料进行水平方向上的往复拨动,提高对原料的混合效率,保证对汇聚在卧式混合壳体底部的原料进行充分混合。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非织造布生产原料混合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非织造布生产原料混合机的定位机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非织造布生产原料混合机的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底座、2

安装座、3

驱动机构、31

驱动齿、32

第一驱动部件、33

从动齿、4

搅动机构、41

转轴、42

第二驱动部件、43

搅动部件、5

卧式混合壳体、6

密封部件、7

导向部件、8

侧翼、9

定位机构、91

伸缩部件、92

定位部件、93

第二缓冲部件、10

活动机构、101

拨动侧翼、102

活动部件、11

缓冲机构、111

缓冲侧翼、112

空腔、113

第一缓冲部件、114

活动塞、115

穿孔、12

滚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参照图1至图4,一种非织造布生产原料混合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通过安装座2活动安装有卧式混合壳体5;卧式混合壳体5的侧面开设有料口,用于卧式混合壳体5内原料的上料和下料;料口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密封部件6,用于对卧式混合壳体5的内部进行密封,所述卧式混合壳体5为椭球结构;还包括搅动机构4,用于对卧式混合壳体5内的原料进行搅动混合;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卧式混合壳体5转动;所述卧式混合壳体5的内壁安装
有弧形结构的导向部件7,导向部件7靠近卧式混合壳体5侧面的一侧为外弧面;导向部件7上活动套设有活动机构10,用于在导向部件7随卧式混合壳体5转动时,在导向部件7上往复滑动;所述活动机构10包括套设在导向部件7上的活动部件102,活动部件102靠近卧式混合壳体5侧面的一侧设置有拨动侧翼101,用于当活动部件102在导向部件7上移动时,对卧式混合壳体5内的原料进行拨动混合;还包括缓冲机构11,用于当活动部件102在导向部件7上活动靠拢时,对相邻的活动部件102之间进行缓冲。
[0019]通过搅动机构4对卧式混合壳体5内的原料进行搅动混合,同时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织造布生产原料混合机,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通过安装座活动安装有卧式混合壳体;卧式混合壳体的侧面开设有料口,用于卧式混合壳体内原料的上料和下料;料口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密封部件,用于对卧式混合壳体的内部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混合壳体为椭球结构;还包括搅动机构,用于对卧式混合壳体内的原料进行搅动混合;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卧式混合壳体转动;所述卧式混合壳体的内壁安装有弧形结构的导向部件,导向部件靠近卧式混合壳体侧面的一侧为外弧面;导向部件上活动套设有活动机构,用于在导向部件随卧式混合壳体转动时,在导向部件上往复滑动;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套设在导向部件上的活动部件,活动部件靠近卧式混合壳体侧面的一侧设置有拨动侧翼,用于当活动部件在导向部件上移动时,对卧式混合壳体内的原料进行拨动混合;还包括缓冲机构,用于当活动部件在导向部件上活动靠拢时,对相邻的活动部件之间进行缓冲;所述搅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卧式混合壳体内的转轴,转轴的侧面设置有搅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转轴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卧式混合壳体外壁的从动齿;活动设置在安装座侧面的驱动齿,驱动齿的圆周与从动齿啮合;第一驱动部件,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帅盈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