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作物喷洒的履带式无人植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85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农作物喷洒的履带式无人植保机,涉及果树保护领域,包括履带行走底盘、装载板、被动伸缩结构、喷淋结构、主水箱、主进药管、角度调节结构和压力泵,履带行走底盘上方设置装载板,装载板上方中间位置设置主水箱,主水箱两侧对称设置喷淋结构,喷淋结构与主水箱之间通过主进药管连接,主进药管与主水箱之间设置压力泵,喷淋结构上设置用于驱动其转动的角度调节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药液要求不高,并且喷淋结构喷洒角度可至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农作物喷洒的履带式无人植保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果树保护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农作物喷洒的履带式无人植保机。

技术介绍

[000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1993年至今,我国果树种植面积和水果总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南方植保市场规模更大的要属于果树植保,果树一年打药差不多需要12次~20次左右,相比于季节性作物3~5次的植保作业,果树植保可全年作业受季节性影响比较小,更有可持续性。而且,相比大田作业,果树植保单亩价格也更高一些。但是在广西、江西等地有大面积的柑橘,管理是柑橘种植的最大难点,目前柑橘种植区的劳动力流失严重,人工成本日渐升高。
[0003]目前常用的植保方法有无人机按棵植保、弥雾机植保、油动无人机以及传统人工植保四种。
[0004]其中,无人机按棵植保为了解决在采用传统的无人机进行植保时植保难度大、药雾不容易穿透以及操作要求高等问题,采用定点航线,一般悬停时间设为五秒,每株果树用药量120毫升,作业高度根据果树高度来决定,通常无人机喷洒距离在1.8至2米左右,并且旋翼无人机下压风场产生乱流,树叶翻转从而将雾滴覆盖到树叶背面。但是多旋翼无人机续航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按棵打药更是将此缺点暴露出来,加速

减速

悬停

加速这个过程耗电量要比定速飞行更大,一个架次只能打8棵左右的果树,导致效率低下,虽然多旋翼无人机能够产生下压风场,但是下洗气流弱,地效不明显,遇到树龄大的果树更是很难打透,喷洒触杀性的药物由于没有连贯性,对会飞的害虫杀伤力小。况且,有些果树枝干上都有刺,风场紊乱,会使枝叶乱摆,划伤果实。
[0005]弥雾机植保时,其作业喷幅高度达12米,宽度达6~7米,每分钟流量45ML左右(甘油酒精与药液混合物),烟雾颗粒直径2μm,使用烟雾剂类型一般为丙三醇和酒精按3:1比例混合的混合物。但是履带行走底盘受农药成分酸碱性和丙三醇混比用量和未知匹配度限制;装载板弥雾机雾化温度在80
°
左右,高温会影响某一些药的药效;被动伸缩结构作业环境的湿度、温度对其影响大;喷淋结构施用烟雾时,虫害可迁移,需同时多架设备运作。
[0006]油动无人机植保时,其高载重、长续航的优势以及单旋翼单一风场,可以有效控制喷洒药剂的漂移问题,还能吹动叶面,形成很好的药剂穿透力。但是其结构复杂,维护保养难度大,操作起来要求高,购买价格昂贵,发动机振动大,寿命不长等缺点也同样明显。
[0007]传统的果树植保方式具有劳动力短缺、作业效率低、成本昂贵、管理难度大、打药频次高五大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农作物喷洒的履带式无人植保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农作物喷洒的履带式无人植保机,包括履
带行走底盘、装载板、被动伸缩结构、喷淋结构、主水箱、副进药管、主进药管、角度调节结构和压力泵。
[0010]所述履带行走底盘上方设置所述装载板,所述装载板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所述主水箱,所述主水箱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喷淋结构,所述喷淋结构与所述主水箱之间通过所述主进药管连接,所述主进药管与所述主水箱之间设置所述压力泵,所述喷淋结构上设置用于驱动其转动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
[0011]所述喷淋结构包括支撑座、主管、从管、U型管、阀门、陶瓷喷头、单向阀、伸缩管和旋转接头,所述主管两端对称设置所述支撑座,主管的其中一段贯穿支撑座后通过所述旋转接头与所述副进药管连接,主管上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所述从管,从管上端设置所述U型管,U型管一端设置所述阀门,阀门上端通过管道设置所述陶瓷喷头,所述U型管另一端设置所述单向阀,单向阀上端设置所述伸缩管,伸缩管上端设置有被动伸缩结构,为了保证主管灵活转动的同时,还不影响药液输送,因此主管的端部设置所述旋转接头;所述被动伸缩结构包括阀管、截止板、流通孔、堵头、导向柱、安装杆和弹簧,所述阀管其中一端固定在所述伸缩管上,所述阀管内设置所述截止板,截止板圆心处开有所述流通孔,所述流通孔上设置所述堵头,堵头的面积小于阀管的截面积,堵头圆心处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导向柱,导向柱上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杆之间,安装杆的另一端固定在阀管内壁上,堵头与导向柱之间设置所述弹簧。
[0012]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结构、所述主水箱以及所述压力泵下方均安装有与其大小对应的限位板,所述装载板上开有与各个所述限位板对应的限位槽。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主水箱内壁上对称设置竖轨,竖轨之间设置有分药结构,所述分药结构包括供药管、潜水泵、进药管和分药管,所述分药管内均设置有所述潜水泵,潜水泵通过供药管和主管另一端的副进药管与主管连通,每个分药管上均设置有用于用于添加药液的所述进药管。
[0014]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调节电机,所述从动齿轮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调节电机安装在所述喷淋结构对应的限位板上,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所述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
[0015]进一步的,所述装载板上方设置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包括箱体、喷淋窗、顶盖和插装槽;所述插装槽设置在所述装载板上,插装槽之间设置有所述箱体,箱体在所述喷淋结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喷淋窗,箱体上方铰接有所述顶盖。
[0016]进一步的,所述履带行走底盘尾部设置有拖拽勾。
[0017]进一步的,所述履带行走底盘前部设置有照明灯,所述顶盖上方平行设置两根安装架,便于通过绳子捆扎货物。
[0018]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药液要求不高,并且喷淋结构喷洒角度可至90
°
覆盖果树的低中高三部分,实现果树的全覆盖,并且半径可达6—8米,大面积覆盖果树,省时省力,并且喷淋结构还能完成喷雾和喷灌多种功能,可以适用于不同农艺和种植模式农作物植保;2、本专利技术一机多用,拆掉喷淋结构、主水箱、压力泵以及防护箱就可以当田间搬运
机使用,做到植保期施药,收获期搬运双重作用,实现多情景利用;3、本专利技术中的喷淋结构、主水箱和压力泵均通过限位板安装在对应的限位槽中,能够实现模块化安装,方便清洗和排水;4、本专利技术中的履带行走底盘采用履带底盘设计、具有良好的行走性能和大负载能力,节省人力物力;5、本专利技术在主水箱中设置若干分药结构,通过将不同的药液分装进各个分药管内,则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喷洒指定的药液。
[0019]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履带式无人植保机去掉顶盖后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履带式无人植保机的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履带式无人植保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履带式无人植保机的左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履带式无人植保机中喷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被动伸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履带行走底盘;2、装载板;3、被动伸缩结构;31、阀管;32、截止板;33、流通孔;34、堵头;35、导向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农作物喷洒的履带式无人植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行走底盘(1)、装载板(2)、被动伸缩结构(3)、喷淋结构(4)、主水箱(5)、副进药管(8)、主进药管(9)、角度调节结构(10)和压力泵(13);所述履带行走底盘(1)上方设置所述装载板(2),所述装载板(2)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所述主水箱(5),所述主水箱(5)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喷淋结构(4),所述喷淋结构(4)与所述主水箱(5)之间通过所述主进药管(9)连接,所述主进药管(9)与所述主水箱(5)之间设置所述压力泵(13),所述喷淋结构(4)上设置用于驱动其转动的所述角度调节结构(10);所述喷淋结构(4)包括支撑座(41)、主管(42)、从管(43)、U型管(44)、阀门(45)、陶瓷喷头(46)、单向阀(47)、伸缩管(48)和旋转接头(49),所述主管(42)两端对称设置所述支撑座(41),主管(42)的其中一段贯穿支撑座(41)后通过所述旋转接头(49)与所述副进药管(8)连接,主管(42)上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所述从管(43),从管(43)上端设置所述U型管(44),U型管(44)一端设置所述阀门(45),阀门(45)上端通过管道设置所述陶瓷喷头(46),所述U型管(44)另一端设置所述单向阀(47),单向阀(47)上端设置所述伸缩管(48),伸缩管(48)上端设置有被动伸缩结构(3),为了保证主管(42)灵活转动的同时,还不影响药液输送,因此主管(42)的端部设置所述旋转接头(49);所述被动伸缩结构(3)包括阀管(31)、截止板(32)、流通孔(33)、堵头(34)、导向柱(35)、安装杆(36)和弹簧(37),所述阀管(31)其中一端固定在所述伸缩管(48)上,所述阀管(31)内设置所述截止板(32),截止板(32)圆心处开有所述流通孔(33),所述流通孔(33)上设置所述堵头(34),堵头(34)的面积小于阀管(31)的截面积,堵头(34)圆心处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导向柱(35),导向柱(35)上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杆(36)之间,安装杆(36)的另一端固定在阀管(31)内壁上,堵头(34)与导向柱(35)之间设置所述弹簧(37)。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钢马春燕杨柄忠范德颖李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云展创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