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棘轮换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766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棘轮换向机构,包括内棘轮结构、外棘轮结构、换向轴和传动轴,传动轴转动穿过换向轴,内棘轮结构的第一部分与换向轴的一侧相连接,内棘轮结构的第二部分与传动轴相连接,外棘轮结构第一部分与换向轴的另一侧相连接,外棘轮结构的第二部分与待安装件相连接,内棘轮结构处于静止状态时,以使传动轴和换向轴同步带动外棘轮结构顺时针转动,外棘轮结构处于静止状态时,以使传动轴带动内棘轮结构逆时针转动,能够解决现有的存在单棘爪棘轮承受能力弱,可靠性低,传统棘轮结构复杂,传动不稳定,以及易出现跳齿的问题。以及易出现跳齿的问题。以及易出现跳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棘轮换向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换向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双棘轮换向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单向机构广泛应用于机械装置,常见的单向机构包括单向轴承、擒纵机构和棘轮机构等。现有的存在单棘爪棘轮承受能力弱,可靠性低,传统棘轮结构复杂,传动不稳定,以及易出现跳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棘轮换向机构,能够解决现有的存在单棘爪棘轮承受能力弱,可靠性低,传统棘轮结构复杂,传动不稳定,以及易出现跳齿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棘轮换向机构,包括内棘轮结构、外棘轮结构、换向轴和传动轴;
[0005]传动轴转动穿过换向轴,内棘轮结构的第一部分与换向轴的一侧相连接,内棘轮结构的第二部分与传动轴相连接,外棘轮结构第一部分与换向轴的另一侧相连接,外棘轮结构的第二部分与待安装件相连接,内棘轮结构处于静止状态时,以使传动轴和换向轴同步带动外棘轮结构顺时针转动,外棘轮结构处于静止状态时,以使传动轴带动内棘轮结构逆时针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棘轮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棘轮结构、外棘轮结构、换向轴(9)和传动轴(10);传动轴(10)转动穿过换向轴(9),内棘轮结构的第一部分与换向轴(9)的一侧相连接,内棘轮结构的第二部分与传动轴(10)相连接,外棘轮结构第一部分与换向轴(9)的另一侧相连接,外棘轮结构的第二部分与待安装件相连接,内棘轮结构处于静止状态时,以使传动轴(10)和换向轴(9)同步带动外棘轮结构顺时针转动,外棘轮结构处于静止状态时,以使传动轴(10)带动内棘轮结构逆时针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棘轮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内棘轮结构的第一部分包括至少两个内扭簧(5)和至少两个内棘爪(7),内棘轮结构的第二部分包括内棘轮齿圈(11),内棘轮齿圈(11)设置在传动轴(10)的外侧壁,至少两个内扭簧(5)和至少两个内棘爪(7)均沿着换向轴(9)周向方向均匀转动设置在换向轴(9)的一侧壁上,其中,内扭簧(5)均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内扭簧(5)的第一段与换向轴(9)的侧壁相接触,内扭簧(5)的第二段与内棘爪(7)的一侧壁相接触,且至少两个内扭簧(5)和至少两个内棘爪(7)一一对应,至少两个内棘爪(7)均与内棘轮齿圈(11)相啮合,以使内棘爪(7)挤压内扭簧(5),内扭簧(5)处于压缩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棘轮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换向轴(9)的一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沿着换向轴(9)周向方向均匀设置,第一安装孔与内扭簧(5)和内棘爪(7)一一对应,其中,内棘爪(7)和内扭簧(5)均转动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棘轮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内棘轮结构的第一部分还包括至少两个内棘爪销钉(1)和至少两个内扭簧销钉(6),至少两个内棘爪销钉(1)和至少两个内扭簧销钉(6)均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内,内棘爪(7)均通过内棘爪销钉(1)转动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内扭簧(5)均通过内扭簧销钉(6)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棘轮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内棘爪(7)绕内棘爪销钉(1)转动的角度范围为0
°
~68
°
,内扭簧(5)绕内扭簧销钉(6)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凤曹洪达张春光徐方超裴文哲唐钧跃张伟伟姜生元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