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树形叶根动叶片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72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纵树形叶根动叶片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加工工艺如下:纵树形叶根动叶片的毛坯在锻造成型时未锻造出叶根齿形结构,防止采用齿形锻造模具锻造出的坯料叶根部分容易出现错位量大的情况;在后续的加工中先采用线切割的方式来切割出型线,该线切割的方式所耗费的时间以及后续铣削消耗的时间相比于采用锻造出较大加工余量带有齿形的坯料进行加工仍能够节省较长的时间,避免了消耗掉大量的合金刀头,占用大量机床的工时的问题,实现纵树形叶根动叶片的快速加工,提升了加工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纵树形叶根动叶片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纵树形叶根动叶片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纵树形叶根动叶片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纵树形叶根动叶片常见用于负荷比较大的叶轮级别,这种动叶片毛坯有440mm,叶根和叶冠内径向面都带有高低面,有斜角以加强叶片的出汽边部分;由于这种形状较为复杂;常见的加工工艺中采用毛坯锻造出初始形态再进行铣削加工,常见的毛坯锻造成型中纵树形叶根直接从锻造模具中锻造成型,这种锻造成型的结构后续不需要采用线切割的方式切割出齿形,直接可进行粗铣和精铣加工;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锻造的产生的齿形结构存在较大的错移量,不利于整体的加工;另一方面锻造产生的齿形结构需要较大的加工余量以保证后续的铣削,这样就导致铣削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纵树形叶根动叶片加工工艺,能够解决一般的纵树形叶根动叶片加工中齿形结构采用直接锻造成型,存在较大错移量且后续铣削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加工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纵树形叶根动叶片加工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具体加工工艺如下:S1:预锻件的成型:采用高铬合金钢浇铸出整体待锻造的叶根动叶片的预锻件;S2:叶根动叶片的精锻:将预锻件放入到精锻模具中,通过精锻模具进行锻压成型,成型后取出精锻件并去除飞边;精锻件的表面不允许存在折叠、裂纹、凹坑和夹杂缺陷,锻造后产生的缺陷允许采用打磨的方法去除,且打磨深度不允许超过实际余量1/2,打磨部位宽深比不小于6:1;S3:确定中心点:在精锻件的两端确定中心且中心点钻顶针孔,其中叶冠端面为单顶针孔,叶根端面为三顶针动;并在精锻件的两端面上打上钢印>符号,开口方向为出汽边;S4:精锻件的铣削加工:将完成钻顶针孔的精锻件采用顶针夹具放置在四轴加工中心上进行铣削加工;通过指形铣刀铣削加工出工艺夹持头处的夹持台阶;铣床通过工艺夹的中心顶针孔定位且夹紧工艺夹持头处的夹持台阶,预留出要加工端部尺寸长度;S4.1:粗铣加工:先粗铣叶根与围带处进出汽侧面、粗铣装配内、背弧面;粗铣汽道内、背弧面及根冠转接处;同时铣出叶根的工艺基准;S4.2:叶根齿形的加工:采用线切割的方式在叶根部分切割出叶根齿形,同时采用线切割的方式切割出叶冠的总长;对叶根部分采用精铣的方式铣出叶根端面和叶根齿形;S4.3:径向面的加工:采用精铣的方式铣出内径向面及内斜角,内径向面与出汽侧垂直度≤0.02,与背平面角度相差≤0.02;最后精铣背径向面;
S4.4:汽道抛光:抛光汽道内弧型线、背弧型线及转接处,通过汽道型线量具、型线样板及弧形面装配导叶总长量具进行装配导叶的测量;抛光纹路与气流方向相同,进、出边不可烧焦且不能抛成刀口;S4.5:工艺夹持端面切割:加工到设计尺寸后,通过线切割工艺夹持端面,不可碰伤已加工表面,加工结束。
[0005]进一步的,所述S2:叶根动叶片的精锻中,精锻件横向错移量与纵向错移量均不得大于1mm,精锻件残余飞边不得大于2mm。
[000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纵树形叶根动叶片的毛坯在锻造成型时未锻造出叶根齿形结构,防止采用齿形锻造模具锻造出的坯料叶根部分容易出现错位量大的情况;在后续的加工中先采用线切割的方式来切割出型线,该线切割的方式所耗费的时间以及后续铣削消耗的时间相比于采用锻造出较大加工余量带有齿形的坯料进行加工仍能够节省较长的时间,避免了消耗掉大量的合金刀头,占用大量机床的工时的问题,实现纵树形叶根动叶片的快速加工,提升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纵树形叶根动叶片加工工艺流程图。
[000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纵树形叶根动叶片锻造出的坯料状态图。
[001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纵树形叶根动叶片加工成型前状态图。
[001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纵树形叶根动叶片加工成型后状态图。
[0012]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1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16] 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 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
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7]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纵树形叶根动叶片加工工艺,具体加工工艺如下:S1:预锻件的成型:采用高铬合金钢浇铸出整体待锻造的叶根动叶片的预锻件;S2:叶根动叶片的精锻:将预锻件放入到精锻模具中,通过精锻模具进行锻压成型,成型后取出精锻件并去除飞边;精锻件的表面不允许存在折叠、裂纹、凹坑和夹杂缺陷,锻造后产生的缺陷允许采用打磨的方法去除,且打磨深度不允许超过实际余量1/2,打磨部位宽深比不小于6:1;S3:确定中心点:在精锻件的两端确定中心且中心点钻顶针孔,其中叶冠端面为单顶针孔,叶根端面为三顶针动;并在精锻件的两端面上打上钢印>符号,开口方向为出汽边;S4:精锻件的铣削加工:将完成钻顶针孔的精锻件采用顶针夹具放置在四轴加工中心上进行铣削加工;通过指形铣刀铣削加工出工艺夹持头处的夹持台阶;铣床通过工艺夹的中心顶针孔定位且夹紧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树形叶根动叶片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加工工艺如下:S1:预锻件的成型:采用高铬合金钢浇铸出整体待锻造的叶根动叶片的预锻件;S2:叶根动叶片的精锻:将预锻件放入到精锻模具中,通过精锻模具进行锻压成型,成型后取出精锻件并去除飞边;精锻件的表面不允许存在折叠、裂纹、凹坑和夹杂缺陷,锻造后产生的缺陷允许采用打磨的方法去除,且打磨深度不允许超过实际余量1/2,打磨部位宽深比不小于6:1;S3:确定中心点:在精锻件的两端确定中心且中心点钻顶针孔,其中叶冠端面为单顶针孔,叶根端面为三顶针动;并在精锻件的两端面上打上钢印>符号,开口方向为出汽边;S4:精锻件的铣削加工:将完成钻顶针孔的精锻件采用顶针夹具放置在四轴加工中心上进行铣削加工;通过指形铣刀铣削加工出工艺夹持头处的夹持台阶;铣床通过工艺夹的中心顶针孔定位且夹紧工艺夹持头处的夹持台阶,预留出要加工端部尺寸长度;S4.1:粗铣加工:先粗铣叶根与围带处进出汽侧面、粗铣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严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