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2638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装置,涉及到呼吸装置领域,包括空气箱,所述空气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松紧带,左方所述第一松紧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座,右方所述第一松紧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头,所述空气箱的上表面设置有运气管,所述运气管的顶端设置有密封口罩,所述密封口罩的表面设置有佩戴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松紧带、第一插座、第一插头,便于使空气箱固定在佩戴者的腰间,通过设置运气管,将外界的过滤后的空气输送至密封口罩内,通过设置佩戴绳、第二松紧带,便于佩戴者佩戴密封口罩与面部适配,借由上述结构,便于在沙尘暴等天气恶劣的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沙粒,便于长时间佩戴使用和清洁。时间佩戴使用和清洁。时间佩戴使用和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呼吸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呼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呼吸装置是指自主通气时吸气动作产生胸腔负压,肺被动扩张出现肺泡和气道负压,从而构成了气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而完成吸气;吸气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相反的压力差完成呼气。
[0003]在遇到沙尘暴等自然天气灾害时,现有的呼吸装置佩戴使用时,无法将空气中的灰尘沙粒过滤干净,此时吸入人体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无法在特殊的环境下长时间使用,因此,需要一种呼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装置,包括空气箱,所述空气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松紧带,左方所述第一松紧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座,右方所述第一松紧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头,所述空气箱的上表面设置有运气管,所述运气管的顶端设置有密封口罩,所述密封口罩的表面设置有佩戴绳,左右两个所述佩戴绳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二松紧带,所述空气箱的内壁设置有过滤呼吸机构。
[0006]借由上述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松紧带、第一插座、第一插头,便于使空气箱固定在佩戴者的腰间,通过设置运气管,将外界的过滤后的空气输送至密封口罩内,通过设置佩戴绳、第二松紧带,便于佩戴者佩戴密封口罩与面部适配,通过设置密封口罩,与面部贴合,进行空气密封,通过设置过滤呼吸机构,对外界的空气进行多次过滤,去除空气中的灰尘沙粒,便于后续清洁。
[0007]优选地,所述过滤呼吸机构包括设置于空气箱内壁的安装圈,所述安装圈的内壁分别设置有固定板、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正面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圆形过滤网,所述圆形过滤网与安装圈的内壁相适配。
[0008]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安装圈,对固定板、连接板的安装进行定位,通过设置连接板,实现对第一伸缩杆的稳定支撑,通过设置圆形过滤网,过滤外界的空气,阻挡灰尘沙粒的进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圆形过滤网的背面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一复位弹簧,带动圆形过滤网复位,在按压圆形过滤网通过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圆形过滤网撞击固定板的表面,产生震动,去除表面的灰尘。
[0011]优选地,所述空气箱的内壁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设置有扇叶,所述扇叶与安装圈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驱动轴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锥齿轮。
[0012]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微型电机,启动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扇叶转动,驱动轴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
[0013]优选地,所述空气箱的内壁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开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的内壁设置有定位环与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适配槽,所述定位环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插接有C形过滤网,所述适配槽与C形过滤网相适配。
[0014]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进风孔,对空气的流动进行导向,通过设置定位环与底板,实现对C形过滤网的支撑,通过设置安装孔,对C形过滤网的放置安装进行避让,通过设置C形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
[0015]优选地,所述挡板的表面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离心转板、从动轮,所述空气箱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立轴,所述立轴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立轴的表面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表面设置有同一个皮带。
[0016]进一步地,通过设置避让槽,对从动轮的安装进行空间避让,通过设置旋转轴,保持对多个离心转板的固定支撑,通过设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立轴转动,通过设置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表面设置有同一个皮带,使得主动轮转动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转动通过旋转轴带动多个离心转板转动,通过设置离心转板,离心转板转动使空气产生离心,将空气中的灰尘沙粒过滤附着在C形过滤网的表面。
[0017]优选地,所述空气箱的上表面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拉板,所述空气箱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拉板的相对面设置有同一个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拉板与定位板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0018]进一步地,通过设置避让孔,对C形过滤网的安装过程进行避让,同时便于取出C形过滤网进行清洁,通过设置拉板,拉动拉板带动第二复位弹簧压缩变短,通过设置第二复位弹簧,带动拉板与密封板整体复位密封。
[0019]优选地,所述运气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左方所述第二松紧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座,右方所述第二松紧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头,所述密封口罩的左侧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0020]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防止空气倒流,通过设置第二插头、第二插座,便于使密封口罩佩戴在头部。
[0021]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安装圈,对固定板、连接板的安装进行定位,通过设置连接板,实现对第一伸缩杆的稳定支撑,通过设置圆形过滤网,过滤外界的空气,阻挡灰尘沙粒的进入,通过设置第一复位弹簧,带动圆形过滤网复位,在按压圆形过滤网通过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圆形过滤网撞击固定板的表面,产生震动,去除表面的灰尘。
[002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微型电机,启动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带动驱动轴转
动,驱动轴转动带动扇叶转动,驱动轴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通过设置进风孔,对空气的流动进行导向,通过设置定位环与底板,实现对C形过滤网的支撑,通过设置安装孔,对C形过滤网的放置安装进行避让,通过设置C形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
[002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避让槽,对从动轮的安装进行空间避让,通过设置旋转轴,保持对多个离心转板的固定支撑,通过设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立轴转动,通过设置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表面设置有同一个皮带,使得主动轮转动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转动通过旋转轴带动多个离心转板转动,通过设置离心转板,离心转板转动使空气产生离心,将空气中的灰尘沙粒过滤附着在C形过滤网的表面。
[0025]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避让孔,对C形过滤网的安装过程进行避让,同时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装置,包括空气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箱(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松紧带(2),左方所述第一松紧带(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座(3),右方所述第一松紧带(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头(4),所述空气箱(1)的上表面设置有运气管(5),所述运气管(5)的顶端设置有密封口罩(6),所述密封口罩(6)的表面设置有佩戴绳(7),左右两个所述佩戴绳(7)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二松紧带(8),所述空气箱(1)的内壁设置有过滤呼吸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呼吸机构(9)包括设置于空气箱(1)内壁的安装圈(901),所述安装圈(901)的内壁分别设置有固定板(902)、连接板(906),所述连接板(906)的正面设置有第一伸缩杆(905),所述第一伸缩杆(905)的一端设置有圆形过滤网(903),所述圆形过滤网(903)与安装圈(901)的内壁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905)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904),所述第一复位弹簧(904)的一端与连接板(906)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904)的另一端与圆形过滤网(903)的背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箱(1)的内壁设置有微型电机(907),所述微型电机(907)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922),所述驱动轴(922)的一端设置有扇叶(908),所述扇叶(908)与安装圈(90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驱动轴(92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锥齿轮(9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箱(1)的内壁设置有挡板(909),所述挡板(909)的表面开设有进风孔(910),所述进风孔(910)的内壁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路朱翠玲闫奎坡孙彦琴刘刚李佩卿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