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储能系统的选址定容优化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2589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4
本公开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储能系统的选址定容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混合储能系统;构建所获取的混合储能系统的选址定容双层优化模型,其中,所述选址定容双层优化模型包括上层优化模型和下层优化模型,所述上层优化模型以混合储能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为目标,所述下层优化模型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基于二阶锥松弛进行所述下层优化模型的线性化计算,将所述下层优化模型的计算结果反馈至所述上层优化模型,完成所述选址定容双层优化模型的优化求解,得到混合储能系统的选址定容优化配置方案。系统的选址定容优化配置方案。系统的选址定容优化配置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储能系统的选址定容优化方法及系统


[0001]本公开属于电力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储能系统的选址定容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以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密集接入配电网系统后,输出功率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会改变传统配电网原有的辐射状供电模式,极易引起系统馈线功率波动,使配电网末端出现电压波动和电压越限等供电质量问题,同时面临网损增加及灵活性失衡等威胁,进而限制了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规模。因此,需要在配电系统中配置储能以缓冲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随机性造成的不良影响。储能系统作为改善功率平衡的关键技术,其接入配电系统时应充分考虑经济成本和系统运行安全等多方面目标,建立面对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配电系统的储能配置优化模型,实现对可再生能源和负荷的波动性在配电网造成不利影响的缓冲,提升系统供配电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这使得对储能装置选址定容配置策略的优化研究非常必要。
[0004]针对配电网中储能配置优化模型,目前较多研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储能系统的选址定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混合储能系统;构建所获取的混合储能系统的选址定容双层优化模型,其中,所述选址定容双层优化模型包括上层优化模型和下层优化模型,所述上层优化模型以混合储能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为目标,所述下层优化模型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基于二阶锥松弛进行所述下层优化模型的线性化计算,将所述下层优化模型的计算结果反馈至所述上层优化模型,完成所述选址定容双层优化模型的优化求解,得到混合储能系统的选址定容优化配置方案。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混合储能系统的选址定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储能系统包括采用蓄电池的能量型储能子系统和采用超级电容器的功率型储能子系统。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混合储能系统的选址定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优化模型采用混合储能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以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为上层目标函数f1;即得:f1=minC=min(C
sys
+C
rep
+C
dis
+C
ope
))))其中,C表示混合储能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C
sys
、C
rep
、C
ope
及C
dis
分别表示混合储能系统的初始安装成本、更换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及回收成本;E
HESS
、P
HESS
分别表示混合储能系统的额定容量和额定功率;C
E,sys
、C
P,sys
分别表示混合储能系统的配置容量和功率的初始安装成本系数;C
E,rep
,C
P,rep
分别表示混合储能系统的的配置容量和功率的更换成本系数;C
E,dis
,C
P,dis
分别表示混合储能系统的配置容量和功率的回收成本系数;k表示储能装置的更换次数;Y表示储能项目规划年限;σ表示折现率;P
HESS
(t)表示储能系统日内输出功率;C
c
(t)表示实时电价;G表示年运行总天数。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混合储能系统的选址定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目标函数对所述上层优化模型中的储能配置总节点数,以及各节点配置的额定容量和额定功率进行约束,即:P
HESS,min
≤P
HESS,i
≤P
HESS,max
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龙孙东磊孙凯祺石冰珂王耀刘晓明梁荣陈博张中娜李猛宁静孙毅王宪刘蕊田鑫曹相阳王轶群高效海袁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