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架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247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架,包括:架体系统;导向卸荷系统,其包括间隔设于架体系统靠墙一侧的一对导轨,一对导轨与除却对应的最下楼层的其它楼层的楼板间设置有附墙支座;防坠系统,其包括与位于最下方的导轮可拆卸连接的底座、通过气缸支撑设于底座上的第一支撑板、弹性设于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二支撑板、以所述第二支撑板为底包覆设置的气囊,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至少一个与气囊连通的单向阀,当无外部压力时,所述单向阀关闭;提升系统,其设于架体系统与其中一楼层的楼板间,用于提升架体系统。一种建筑施工架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高度调节不便问题的同时具备防坠落的有益效果。落的有益效果。落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施工架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架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施工架提高施工人员的作业高度,目前通常使用的为脚手架,其中,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指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将高处作业变为低处作业,将悬空作业变为架体内部作业,具有显著的低碳性,高科技含量和更经济、更安全、更便捷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尤其适用。
[0003]目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通常包括架体系统,附着导向、卸荷及防坠系统,提升系统及控制系统组成,附着导向、卸荷及防坠系统通常包括导轨、附墙支座,配合附墙支座设置卸荷支顶器,卸荷支顶器配合导轨上的防坠挡杆实现防坠落,其存在导轨只能沿着墙体单向运行,高度调节不便的问题,申请号为2020116085236,名称为一种用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防坠装置,当缓慢降落时,初始状态的触发端插入窗口内,并能够随导轨的上下移动发生转动与复位,实现正常的高度调节;当快速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系统;导向卸荷系统,其包括间隔设于架体系统靠墙一侧的一对导轨,所述导轨底端相对于架体系统向下延伸两个楼层,一对导轨与除却对应的最下楼层的其它楼层的楼板间设置有附墙支座,所述附墙支座靠近导轨的一端可拆卸设置一对导轮,一对导轮与对应导轨滑动连接;防坠系统,其包括与位于最下方的导轮可拆卸连接的底座、通过气缸支撑设于底座上的第一支撑板、弹性设于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二支撑板、以所述第二支撑板为底包覆设置的气囊,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至少一个与气囊连通的单向阀,当无外部压力时,所述单向阀关闭;提升系统,其设于架体系统与其中一楼层的楼板间,用于提升架体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周向向上延伸形成箱体,所述箱体内呈矩阵排列设置多个气缸,多个气缸的伸缩端密封穿过所述箱体顶端;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间呈矩阵排列设置多个弹性伸缩杆,每个弹性伸缩杆包括竖直固接于第一支撑板上的外筒、滑动设于外筒内的内筒、弹性支撑于内筒和外筒间的弹簧,所述第二支撑板支撑于多个内筒顶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系统包括一对上下承重梁,一对上下承重梁分别与一对导轨对应,每对上下承重梁包括上下间隔两个楼层设于架体系统内的上承重梁和下承重梁,与每对上下承重梁匹配包括:提升挂座,其固设于墙体上,且高度与上承重梁高度匹配;电动提升机,其固设于上承重梁上;钢丝绳,其一端固设于提升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光李东勇黄龙余奕明陈朔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