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力流合理弧线的储气库气塞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空间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力流合理弧线的储气库气塞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在我国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但是实际运行中存在大量弃风和弃光的现象,使得新能源的利用率长期处于减低水平。而目前比较成熟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主要体现在抽水蓄能、蓄电池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三种,但抽水蓄能对地理生态条件具有严格的限制,蓄电池储能又受制于造价、寿命和环保等问题,从而导致大规模应用受限很高,而压缩空气储能具有储能容量大、技术可靠、运行寿命长和不受地形限制的优点,因此近年来被我国大量推广建造,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多个地区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并网实验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新型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巨大进展。
[0003]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虽然不受制于地形选址,但是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储气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决定了项目能否正常运行。储气库一般由两层结构组成,即内部密封层和支护作用的衬砌层,密封层外侧与衬砌层内侧仅仅贴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力流合理弧线的储气库气塞结构,包括地下储气库和固定铰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储气库由第一弹簧(1)、铰支座(2)、第二弹簧(3)、管道(4)、上拱线结构(5)、第一铰支点(6)、温度板(7)、预应力装置(8)、围岩(9)、拉杆(10)、下拱线结构(11)、密封层(12)、衬砌层(13)和加固层(14)构成,所述固定铰支座由螺母(15)、上钢片结构(16)、缓冲液(17)、下钢片结构(18)和第二铰支点(19)构成,所述地下储气库整体由围岩(9)包围组成,所述地下储气库上下两侧为加固层(14),所述加固层(14)内侧通过第一弹簧(1)、第二弹簧(3)和铰支座(2)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第二弹簧(3)和铰支座(2)与位于上侧的压杆(11)连接,上侧所述压杆(11)与加固层(14)中间内部为缓冲液体(19),上侧所述压杆(11)中间通过预应力装置(8)连接,上侧所述压杆(11)内侧连接有拱线结构(5),所述拱线结构(5)中间内部嵌入第一铰支点(6),所述加固层(14)和位于上侧压杆(11)内部贯穿有管道(4)并延伸至地下储气库内部,所述地下储气库内部存在大量均匀分布的温度板(7),所述地下储气库的两侧分别为密封层(12)和衬砌层(13),下侧所述压杆内侧连接有拱线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锐,王建国,李培博,张凯,李福清,胡波文,羊嘉杰,梁伟,刘奇,朱晨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