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站的安全应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245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气安全领域内的一种配电站的安全应对方法,A,电站运行的安全应对方法;B,电缆火灾安全应对方法;C,变压器火灾的安全应对方法;D,配电装置的安全应对方法;E,照明系统的安全应对方法;F,防雷接地网系统的安全应对方法;G,污闪事故的安全应对方法;H,监测监控系统失灵的应对方法;通过配电站中运行安全、电缆安全、变压器、配电装置、照明系统、防雷系统、污闪以及监控系统全方面的进行应对,从而建立配电站完整的安全应对措施,确保配电站的安全性,有效降低配电站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生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站的安全应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气设备安全领域内的安全应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站,将电送到用电设备或用户的站点。位于电网的末端,是放射形网络上的一个点,上连变电站,下连各用电设备。一般容量较小,电压等级在35千伏以下。分两类,大多为调度使用,调度各线路,以及平衡各线路的负载;也有一些独立的,起到改变传输方式的作用。因此,电站的安全是重中之重。现有技术中,电站的安全应对方法包括一下内容:应做好该建设项目运行准备期的安全工作,制定详细全面的人员培训计划。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力求实效,做到持证上岗。加强与有设计、制造,运行经验等单位、人员的交流,加强对制造厂家、相同类型运行电厂的收资与调研以及现场学习等。收集各类技术资料,结合工程实际编制运行规程、系统图、事故处理规程、检修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工作票、操作票;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与轮换制),做好由基建向生产过渡的安全措施。但是,仅仅这这些,是不足的,安全事故依然频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站的安全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A,电站运行的安全应对方法;B,电缆火灾安全应对方法;C,变压器火灾的安全应对方法;D,配电装置的安全应对方法;E,照明系统的安全应对方法;F,防雷接地网系统的安全应对方法;G,污闪事故的安全应对方法;H,监测监控系统失灵的应对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站的安全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电站运行的安全应对方法具体内容如下,A1, 选用合适的滤波设备消除谐波;A2,利用屏蔽、接地及隔离等手段将谐波源设备有效隔离;A3,电站并网运行后6个月内,电场的最大功率变化率、电压偏差、电压变动、闪变、谐波应有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部门测试,并在测试前将测试方案报接入电网管理部门备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站的安全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电缆火灾安全应对方法具体内容如下,B1,特别重要的电源回路包括高、低压厂用变压器进线、联络电源、火灾监测报警系统、事故照明、计算机的重要负荷线路,选用满足《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中A类耐火强度试验条件的耐火分隔型电缆;若采用非耐火型电缆,应将其布置在两个相互独立或有耐火分隔的通道中,也可对其中每个回路电缆作耐火处理;B2,不得在一条电缆通道中埋敷容纳全部主电源回路的电缆;B3,公共主沟道的分支处、多级配电装置对应的沟道适当分段处、长距离沟道中相隔200m或通风区段处以及至控制室或配电装置的沟道入口,厂区围墙处;B4,在密集敷设电缆的主控制室下电缆沟内,不能布置热力管道、油气管以及其它可能引起着火的管道和设备;电缆沟装设火灾自动监测报警装置和水喷射雾灭火装置,大负荷重要回路电缆宜设置防护层绝缘监测装置;电缆沟排水畅通,盖板及支架应足够强度,防止电缆沟倒塌或支架脱落;B5,筑物中电缆引至电气柜、盘或控制屏、台的开孔部位,电缆贯穿隔墙、楼板的空洞应采用电缆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其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被贯穿物的耐火极限,且不应低于1h;B6,防火墙上的电缆孔洞应采用电缆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其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应为3h;B7,建立健全电缆维护、检查及防火、报警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定期巡视检查,对电缆中间接头定期测温,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站的安全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变压器火灾的安全应对方法具体内容如下,C1,对主变压器及厂用变压器,应赴厂监造和验收,按变压器赴厂监造关键控制点的要求进行监造,监造验收工作结束后,赴厂人员应提交监造报告,并作为设备原始资料存档;
C2,变压器套管安装就位后,带电前必须静放,套管静放时间不得小于24h;C3,变压器投运前应作详细检查,以确认变压器及其保护装置是否在良好状态,是否具备带电运行条件,特别注意临时地线是否拆除,变压器上无异物,分接开关位置是否正确,各阀门开闭是否正确等。投运前变压器的保护应按规定投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站的安全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电装置的安全应对方法具体内容如下,D1,加强对隔离开关转动部件、接触部件、操作部件、操作机械、机械及电气闭锁装置的检查和润滑,并进行操作试验,防止机械卡涩、触头过热、绝缘子断裂等事故的发生,确保隔离开关操作与运行的可靠性;D2,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配电装置室可按事故排烟要求,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家军赵顺元
申请(专利权)人:宝应隆之昌电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