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极、二次电池和用电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极、二次电池和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锂金属负极其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mAh/g)和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
‑
3.041V vs标准氢电极),被广泛应用在二次电池中。然而,在锂金属负极的实际应用中,在锂金属负极中,由于相对较短的扩散路径和较强的电场,锂离子倾向于聚集在优先形成的锂尖端,因此,导致锂离子分布和传输的不均匀,从而导致枝晶的严重生长,减低电池的循环寿命,且容易出现刺穿隔膜的隔膜,造成电池短路,引发安全问题,因而阻止了锂金属负极的商业化应用。因此,如何克服现有锂金属负极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容易出现锂枝晶的生长,且生长不均匀,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负极、二次电池以及用电设备,旨在解决现有锂金属负极在循环过程中容易发生析锂,且析锂不均匀,所导致的电池循环寿命差,容易引发电池短路的问题。
[0004]鉴于此,本申请首先提供一种负极,包括:锂金属基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锂金属基体;锂氮界面层,处于所述锂金属基体至少一表面;氮基修饰层,处于所述锂氮界面层的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基修饰层包括g
‑
C3N4、α
‑
C3N4、β
‑
C3N4、立方相C3N4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基修饰层的密度为12~20g/cm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基修饰层的孔隙密度为20ppi~500ppi。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氮界面层的厚度为1nm~200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传明,张子栋,陈鹏,褚春波,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